攀登科學勤奮的名句
大學當局決定由居里夫人接替皮埃爾空出來的位置,講授大學課程,雖說是代授,這仍然是法國有史以來沒有先例的事情,而沒有先例的事情總會遭到一部分守舊勢力的反對。從古到今概莫能外。現在,居里夫人的升遷,引起了一些人強烈的反對,認為大學當局的決定極端荒謬,他們拿出祖宗的成法和慣例等一些貌似強大的棍棒,向當局進行多方威脅。甚至有人還心懷惡意地散布一種說法:皮埃爾是這位著名的遺孀過去能作出創造性工作唯一的原因。“等著瞧吧,用不了兩年的時間,這位夫人就會像影子一樣消失在大學講臺上!”不過,這些人總算沒有公開這么講,他們多少還有點良知,不愿意進一步傷害遭到巨大不幸、心神俱疲的居里夫人。而且,鐳這個魔鬼般的元素,也使那些本來想大聲疾呼的人不得不少安毋躁。居里夫人走上索爾本大學講臺,這件事不僅僅是科學家、教授們關心的事,而且也是巴黎市民十分感興趣的事。當時巴黎的許多報紙都刊登了這件事。
《新聞報》上報道說:居里夫人,不幸去世的著名學者的遺孀,已正式受聘繼任她丈夫在索爾本的教席,將于1906年11月3日13時30分第一次授課。居里夫人在開始的一課中,將闡述關于氣體中離子的學說,并探討放射性現象。居里夫人將在一個階梯教室里上課,然而這些教室都只有120個座位,其中大多數將為學生們占去。大眾和新聞界雖然也有聽講的權利,但至多只能分到20個座位!考慮到這是索爾本歷史上僅有的情形,為什么不能背離一下規章,讓居里夫人到更大一些的階梯教室里去上第一次課呢?看了這則報道,我們也許要為法國公眾和輿論對科學界的關心而感到驚訝!1891年11月3日,星期一,是15年前瑪麗第一次走進索爾本課堂聽講的一天,那時她是剛從波蘭來的窮學生,為能最終走進向往已久的科學殿堂而激動得一顆心狂跳不止。
15年后的今天,居里夫人將以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身份,在同一個階梯教室里,開法國高等教育之先例,為大學生們講授大學課程。真是滄海桑田啊!盡管通告上已經講明是13時30分上課,但正午就有人擁到大學理學院階梯教室門口等候。13時整,小小的階梯教室已經座無虛席。人們如果掃視一下整個教室,將會驚訝地發現,聽課的人中有科學院的成員,有各科學團體的代表和各界知名人士。還有許多是根本聽不懂講課的貴婦、藝術家、新聞記者、波蘭移民,而那些來聽課的大學生則滿臉怒氣地瞪著這莫名其妙的吵吵嚷嚷的課堂,為自己沒占到座位而嘟嘟噥噥。那些從女子高師來為她們的老師和為法國歷史上破天荒的歷史行動助陣的女大學生們,則只好自認倒霉地站在走道和最后面的空處。
人們好奇地悄悄議論:“居里夫人會穿喪服上講臺嗎?”“她會怎么講她的頭幾句話呢?會表示感謝嗎?”“肯定要對她的已故丈夫講幾句贊美詞,這是毫無疑問的……”13時20分,理學院院長阿佩爾站起來向大家宣布:根據居里夫人的愿望,既不需要就職儀式,也不發表頌詞。13時30分,身著黑色外套的居里夫人從側門步入講臺。擠滿教室的人激動地鼓起掌來,向她表示最深切的敬意。這位柔弱的夫人還帶著明顯的憂愁和哀傷,只是輕輕地點了一下頭,算是感謝大家的抬愛。掌聲突然停止了,某種神秘的、高尚得連自己也會驚奇的情緒,使前排那些花枝招展的貴婦和正襟危坐的名流們悄然無聲地傾聽居里夫人的開場白。整個教室靜得連針落地的聲音都可以聽見。居里夫人把講義放到講臺上,又摸出懷表,她輕輕地撫摸它,似乎在感覺什么。居里夫人用一種聲調不高但穿透力頗強的聲音,開始了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講:“當我們考慮到近十年來物理學所取得的進步時,我們將不得不對電和物質方面的新思想表示驚嘆。”
聽眾們十分驚訝,大家原以為她一定會從贊揚她已故丈夫的工作開始,但她卻對可能會引起人們同情的往事只字不提,她只是正好從皮埃爾上次講完的地方接著往下講。她講得從容不迫,純熟的法語里夾著一點波蘭口音。她沒有雄辯家那種陣陣爆發式的熱情,她像一個冷靜的精靈,一個探索科學真理的化身。那些一直聽皮埃爾課程的學生,聽見居里夫人的開場白,不禁鼻子發酸,眼淚悄悄地流到雙頰上,也許只有他們能夠理解居里夫人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深沉哀痛。當講課結束時,教室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連大門外許多不能入場的聽眾,都可以清楚地聽見這掌聲。那個女學者以同樣堅定而且差不多單調的聲音,把那一天的課一直講完。她講到關于電氣結構、原子蛻變、放射物質的新學說。她毫不畏縮地做完這種枯燥的說明,最后由那個小門退去,像進來的時候一樣地快。在波蘭的約瑟夫和布羅妮婭比任何人都更急切地等待著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講課的報道;還有那年邁的門捷列夫因肺部感染正經受著死亡的威脅,當居里夫人講課成功的消息傳到彼得堡時,他歡欣地笑了。
雖然第一次講課很多來賓都聽不懂居里夫人講些什么,但他們也許因為受到她那圣母般的光輝的影響,都一致認為她的講課大獲成功!而學術界守舊的人仍然心懷嫉妒地說一些悄悄話:傳統、靈悟、科學和婦女等,似乎一個居里夫人會擾亂整個科學界一樣。他們仍然不相信居里夫人的能力。居里夫人也耳聞一些含含糊糊的謠言,但她守口如瓶,不予理睬。她的事業還遠遠沒有完成,她沒有時間也沒有任何精力和必要去為此爭個水落石出,事實將是最好的裁判。她真正要認真對待的是開爾文勛爵的反對意見。開爾文勛爵曾情篤意深地由英國趕到巴黎為皮埃爾送葬,他對居里夫人周到的關懷讓人感動,但這位在學術上頗有建樹卻保守固執的老人,直言不諱地對居里夫人說:“鐳絕不可能是一種元素。”開爾文勛爵可不是隨意說著玩的,他對放射性現象和放射性元素的正確理論一直持反對態度,十多年來從未改變過。
的確如此!當盧瑟福開始對放射性現象和它的規律作出正確解釋時,開爾文立即堅決反對把放射性現象解釋為元素自身的衰變,他認為放射性元素釋放出的能量,是該元素從一種“以太波”中吸收的能量,然后又釋放出來,所以它只不過是起一種能量轉換器的作用罷了。開爾文是英國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他對熱力學的創建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所熟知的“開氏溫標K”,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科學偉人的功績而設立的一種溫度單位。他的反對,對盧瑟福來說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盧瑟福曾因此一度為自己的職位和名譽憂心忡忡。盡管居里夫婦在1903年6月以后表示同意盧瑟福的放射性衰變理論,但開爾文仍然固執己見。他指出,鐳很可能是由鉛和氨的原子核組成的一種分子化合物。他的這一假設,不僅否定了居里夫人關于鐳的發現,而且對盧瑟福和索迪兩人有關原子能的思想也是一種徹底否定。1906年夏天,一場激烈的爭辯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展開了,許多科學界和非科學界的名流都卷入進去了;后來,連英國最負盛名的科學期刊《自然》雜志也卷入了這場爭論。
主要是討論關于太陽的年齡問題,這個問題與鐳元素的存在和放射性衰變理論有著密切關系。19世紀末,開爾文和其他一些物理學家根據熱力學理論,推算出地球的年齡為2400萬年,他還推斷,如果太陽的能量來自于引力的作用,則太陽的年齡差不多也是2000萬年。但地質學家的估算值為9000萬年或上億年。后來,由于居里夫婦在1902年分離出鐳之后,大家普遍認為開爾文對地球年齡的估算值太小了。因為居里夫婦的工作業已表明,單是地殼中的鐳就能夠產生足夠的熱量,這熱量比地球輻射到空間的熱量多得多。這樣,開爾文的估算就完全不合理了。后來,盧瑟福聲明:利用放射性衰變等實驗數據,可以推算地球的年齡為5億年,大大超過開爾文的估計值。1905年2月,盧瑟福發表《鐳——球熱的原因》一文,他根據在太陽上發現氦氣而推論太陽上也存在著放射性現象,又根據物質由電子組成的理論,推斷出重元素在衰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盧瑟福由此寫道:如果原子能在太陽中的存儲可以利用,并且如果原有元素在衰變中放出像鐳一樣多的熱量,而且這些熱量可以利用的話,那么它們就足以維持太陽釋放能量50億年。而未來太陽熱的釋放時間將是開爾文所估計的100倍。開爾文對盧瑟福的理論十分惱火,并且持斷然反對的態度;對居里夫人認為鐳是一種元素的結論,也毫不通融。他堅持認為,鐳是一種由鉛和5個氦原子組成的化合物,它所釋放的能量來自于它長期從以太波中吸收的能量。因此,太陽的年齡只能根據在引力作用下的收縮理論進行計算。居里夫人似乎并不愿意介入報紙上的這場爭論,她以高傲的口氣說:“我看不出擊敗開爾文勛爵的理論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她的意思是說試圖靠爭論說服對手是毫無希望的,唯有在實驗室里提煉出鐳,不是鐳鹽粉末,而是金屬鐳!而要想做到這一點,除居里夫人外再無別人。居里夫人決心以自己的實驗結果來擊敗開爾文的否定,并在公眾面前證實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她又一次要攀登科學高峰了,這次是她一個人。
喜歡小編寫的文章可以點贊評論轉發收藏哦!謝謝大家的支持小篇會寫出更好的文章呈現給大家。
什么是“低質量的勤奮”
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低水平的勤奮是這兩年我們常常聽到的詞,聽到的時候也會被扎心。也會不自覺地問自己是不是也陷在低水平的勤奮里。我非常喜歡的《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老師,在他的書中,詳細寫到了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奮,他說之前自己每年閱讀一兩百本書,但是卻收效甚微。
他反思的時候自己提到就是他沒有把讀到的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或者說沒有把一個一個零散的知識點,穿在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不斷地學,也只是不斷地學到了一個一個孤立的點,然后用來記憶不但耗時費力,也很難達到效果。
我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他每天都非常的刻苦學習,晚上12點睡覺。課間從來不玩兒,都是在學習。在我看來,他就是低水平勤奮,可能他就找不到一個知識點本質的地方,學習時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概念之間的聯系。
在工作上也有很多低水平勤奮的例子,就是去完成任務,不去想任務背后要實現的目標,為什么要去做這件事情。不從本質的角度去思考,在這里想要擺脫低質量的勤奮,強烈推薦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推薦黃金思維圈的思維方法: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請你都要問清楚自己,為什么做這件事,又為什么開始由內而外,只要你在讀一本書,你在完成一個工作任務是,你要知道你現在所做的是什么樣的更大圖景中怎樣的一塊,是怎樣的一個體系內嵌入的一塊,要達成一個什么樣的目標,實現什么樣的目的。這樣以終為始,不斷反思復盤,每做一份工作,都有相應的提升,而不是原地打轉。
我是職場喵女王,用專業的能力和美麗的態度行走職場,關注我,助力職場,一路UPUP~~~~
本回答由喵女王原創并首發頭條,歡迎點贊關注O(∩_∩)O~哦!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第8句】: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第26句】: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勤奮真的能讀好書嗎
勤奮讀書,但要勤學活用,不要使讀書,讀使書。要靈活應運,讓腦子,也有一點生活的空間,方好學習起來,進步的更快。
如何改變假勤奮的狀態
好面子,不切實際,活在夢里,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不知你多大年紀,三十而立,你可能年齡不大,不太定性,還有些幼稚。說成熟不成熟,不成熟還有點半成熟,半生不熟。也還好,不是無藥可救,還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假勤奮,假勤勤懇懇。也明白,自己是自欺欺人,一時的圖自在,圖貪歡。這就叫華而不實,耍小聰明吃大虧,誤人誤己誤青春。知道“寒號鳥”的故事嗎?因為別的鳥,在寒冬來臨之際,都忙的不亦樂乎,筑巢的筑巢,壘窩的壘窩,儲糧的儲糧。而它卻整天搖頭晃腦,無所事事,不是貪睡就是貪玩兒,不急不緩,懶惰慵散。別的小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心提醒它,“寒冬來了快壘窩”,它非但不聽勸,還自以為是,甚至孤立自己,說著風涼話,看人家忙還生氣,和鄰里不搞好關系,不是打架就是斗氣。最后是不學無術,一事無成,待寒冬來臨之際,手忙腳亂,窩也沒壘起來。沒了棲身之地,平時跟鄰里關系緊張,盡管無家可歸,也沒有誰愿意接納它,最后只能餓死,凍死在雪地里,后悔晚已。所以既然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就要努力的去轉變,去改變,浪子回頭金不換嘛!這樣你才能離成功,不會太遙遠了!
記錄攀登珠峰的書有哪些
九死一生攀高峰
你最喜歡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友情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友情,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比較常見的歌詠對象。名句很多,比如:
【第1句】: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寫信請李白來坐客,信中說我這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就愛賞花喝酒,一看來信,非常高興就來了,發現被騙了。所謂十里桃花,不過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所謂萬家酒店,不過是一個姓萬的開的酒店。但好在汪倫仰慕李白的大名是真的,李白的詩詞倒背如流,讓李白非常感動,于是臨別時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贈汪倫》。
【第2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元二,是王維的好友元常,排行第二,將要出使西北邊疆。王維的詩自然流暢,感情真摯,朗朗上口,流傳十分廣泛。
【第3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的詩如行云流水,看似一般,其實簡樸中見厚重,既有送別的蒼涼感,亦充滿別后重逢、心意相通的希望。特別適合朋友間互道珍重,相互寬慰。
送別詩詞有很多,自以為以上三首屬于個中精品,望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