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的七個“新玩法”-成長
據統計,在校大學生中有80%熱衷于打工兼職;而他們之中,又有超過60%的學生有自己創業的意向。現在的大學生,膽子越來越大,想法也是越來越新奇,傳統的打工模式,像家教、促銷等已不再適合他們的口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大學生創業的七個“新玩法”。
外貿服飾店→
“獨一無二”的選擇
許多大學附近的外貿服飾店很多,他們抓住了大學生追求個性、時尚的心理,店鋪都開得紅紅火火。陳陽,在大二的時候,因為空閑時間很多,家里經濟條件又不錯,于是便想著找點事做。暑假時他便和幾個朋友一合計,每人出了幾千塊錢,在學校附近的街上租了一間門面房,開始做起了生意。
與一般的外貿服飾店不同的是,他們店里的服飾一般都是從香港直接進貨,而且僅此一件,為的是抓住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他透露說,現在的女大學生,擁有一件獨一無二的靚裝,就能讓她們在朋友面前炫上好一陣子了。他還介紹,自己是跑進貨這條線,看店經營是其他哥們兒的事,因為自己不大喜歡安穩地坐在一個地方。現在這個小店已經小有名氣了,特別是在大學校園中,陳陽的店是一個另類的代名詞。
酒吧DJ→我清醒,我沉醉
喜歡音樂的小王在學校就是個文藝骨干,大三的時候想出來打工掙點錢,經朋友介紹干起了這行。他向筆者介紹,其實做這行也很簡單,稍微懂點樂理和機器方面的知識就可以了,重點是要喜歡音樂,喜歡在燈光下搖擺的感覺。他說酒吧DJ就是放音樂,再加點特殊的電子感覺,要讓來這里的人充分放松,充分High起來。問他以后是否會以此作為自己的職業,小王笑笑說,至少目前我很喜歡。
旅游團日托→在游山玩水中賺錢
小艾是大學在讀生,平時愛好旅游,周游世界是她的夢想。自大一開始,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利用暑期隨旅游團周游全國,她的職務是“日托”,負責看管游客的小孩,雖然這份工作經常日曬雨淋非常辛苦,但她樂在其中,50元錢一天的利潤也讓她很滿意。她已經連續三年都利用節假日干這份工作。在這期間,她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大景點,結交了好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現在她正在準備考導游證。
自由撰稿人→
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夢想
喜歡碼字,有點才氣,有獨到的視角,再加點多愁善感,你完全可以做一個自由撰稿人。小菲是學中文的,平時就喜歡看書聽音樂,今年大三了,暑假里不想出去實習,整天待在家里沒事,便寫點心情小記,隨意地貼到西祠的一個BBS上面,沒有想到跟帖的人還挺多。其中就有一家雜志社的編輯留言給她,希望她能投稿給雜志社。
小菲說可能是自己的文字中有點憂傷的因素吧,現在網絡上又特別流行這種“疼痛文學”,所以也算是機緣巧合。現在小菲可以算是一個自由撰稿人了,每天都有寫作任務,問她是否覺得很有成就感,她坦言,以前就夢想著能夠以碼字為職業,沒有想到來得這么快,當然有時也會覺得很疲憊,但看到自己的名字變成了鉛字,還是很有滿足感。
業余主持人→學會“煽情”
你知道嗎?產品發布會上那些口若懸河、巧舌如簧,說起產品來頭頭是道,涮起觀眾來老練圓滑的主持人,大多數卻并不是專職,更多的是業余的。黃瑩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她今年大二,在某藝術院校學播音主持。她告訴筆者,來做這個是由朋友介紹的,一來賺錢很快,兩個小時就能拿到一二百塊錢;另一方面也是與專業對口,上手很快,也算是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
她直言不諱地說,干這個就是要學會煽情,臉皮厚點,學校學的知識其實用到的很少,大多數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其實做這一行也很辛苦:動輒站上一下午,雙腿發麻不算,還要忍受風吹日曬,對活動商還要言聽計從……
房產中介→夠膽就去闖
張偉,大學畢業,在大學里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由于個性使然,他喜歡經商的那種刺激和冒險的感覺。在大二時他就對中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在這一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講起自己剛開始創業時的情景,他也是感慨頗多,因為房產這一行并不是一般人敢做的,風險大,投資大。當初下海,他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現在兩年過去了,他說一路走來還算平坦。忙碌,但忙得有價值。他說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自己當老板的感覺很好”!
書店→愛好也是創業途徑
李炯,一個儒雅又非常有經濟頭腦的男生,大四的他是一個酷愛讀書的狂人。在大一大二時就開始醞釀開一個大學生書店,方便大學生有一個便利的渠道看到自己喜愛的書籍。他說自己很幸運,父母都非常支持自己的想法,也給了他很大一筆經濟支援。他眼光獨到,將自己的店址選擇在兩個大學之間,不用愁會沒有讀者。
他的書店規模不大,但布置獨特,好多同學都喜歡在業余時間到他的書店看書買書。他不定期地在各大高校搞宣傳活動,還經常請一些學生們喜歡的DJ、名人來店與學生交流。現在,在同學們眼中他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