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作業引發的法律變革-視野
阿爾喬亞·沃克和妻子貝蒂住在美國紐約,沃克在一家公司做銷售總監,貝蒂在一家商場作物管。隨著女兒艾倫的出生,他們的生活更充滿了歡樂和幸福,可孩子一天天長大,特別是孩子開始讀書時,就得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長,不管工作多忙碌,沃克和妻子總會想辦法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玩耍,細心輔導孩子完成課外作業。
可沃克漸漸發現,孩子小學每天只需做半小時作業,12歲升入初中后,課外作業的時間延長了至少15分鐘,初三時甚至比小學多了一個小時,周日和節假日也有少量作業。沃克想,自己和妻子忙于工作,孩子作業多無疑增大了自己的負擔,而一下子延長這么長時間,對孩子的健康也不好。沃克知道,法律早有規定,如果父母或監護人覺得孩子不應該做作業,可以提出書面申請,學校可以免除。沃克到學校問詢,老師拿出作業操作指導原則告訴他:“5~7歲的孩子,每周半個小時,7~11歲每天半個小時,11~14歲,每天45~90分鐘,14~16歲,每天兩個半小時,我是按法規布置作業的,沒有超量。”而當沃克征詢孩子的意見時,艾倫竟然不同意,說自己不想搞特殊。
對于沃克,養家糊口的工作可是第一位的,而孩子也不能不管,要兩頭兼顧。沃克好多時候覺得自己有些力不從心,想尋求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也為此多了煩惱。
一天,在《教育心理學學報》上,沃克忽然看到了一篇論文,它像火光一下子點亮了他。這篇論文說,經過對西班牙平均年齡在14歲的7725名男女學生進行調查,這些學生的平均家庭作業量都在每天1~2個小時。研究發現,如果老師每天有規律地布置家庭作業,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要高出50分,所以家庭作業的意義是沒有爭議的;做重復或復現課本內容的作業效率最低,這也沒有爭議。可研究通過數據進一步顯示,每天1個小時的作業量才是最高效的。當每天作業量在70~90分鐘時,學生的標準考試成績只會有一點點提升,這一點點提升完全不值得學生每周多付出2~3個小時。而更重要的數據是,如果每天作業超過90分鐘,成績反而會下降一點點。
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沃克高興地想:“《教育心理學學報》是美國心理學學會的官辦刊物,它的引文排行在全部心理學學術刊物中排在全球第五,其權威性是沒有問題的。這項研究能在這份學報發表,學術界對于其水平的認可也是明擺著的。”接著他去查詢了現行的作業操作指導原則,發現竟然是1998年制定實施的。沃克想自己該為孩子做點什么了。
沃克將這篇論文和1998年的作業操作量表發布在推特網上,就孩子是否應該減少課外作業量征求大家的看法。沒想到,這項提議一經上傳,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一些人認為這是經過多年驗證過的法規,應該有其合理性,但好多人卻認為,現有的作業操作指導原則沒有與時俱進地適應社會發展,又不符合科學研究指出的最合理作業時間,廢除舊有規則,制定滿足新時代孩子身心特征的新規則,才能切實減輕孩子們的課外作業負擔。
隨著這些建議的大量轉發,紐約州教育部門也開始重視此事。英國已經在調整和限制小學生的作業量了;美國近年來一直在做調研,也準備修改作業的內容和數量,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專家也加入了沃克的隊伍,不停地呼吁,紐約州好多州議員也提議提交該議案。
一份學生的課外作業,竟然引發了一項法規的變革,這體現了民眾的法律意識,更體現了政府真正以人為本的制度化。這也許是我們減負要努力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