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司機最早到站-視野
有時候。很多事情可能會違背我們的“常識”,比如多修路能緩解交通擁堵就是其中之一。一些數學家發現。當增加一個網絡(比如交通道路網)的能力(多修一條路)時,讓網絡中可以移動的實體(比如汽車)自行選擇自己的路線。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降低網絡整體的效率(更加堵車)。
造成這種悖論的根本原因要用博弈論來解釋。在博弈論中。當在對方的策略確定的情況下,每個游戲參與者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時,博弈的結果就穩定了。可是,這種均衡對于交通道路網的整體效率而言。并不是最佳的。當所有的司機都聰明時,整個交通網絡“變得愚蠢”了。
這絕不是學者們玩的理論游戲,我們城市的道路上每天都在發生著這樣的悖論!最近美國圣塔菲研究所的三位科學家利用網絡地圖信息。研究了美國波士頓、紐約和英國倫敦的交通路線。他們發現,當作為個體的司機尋求最快途徑時,有時最終的結果是使每個人的速度都減緩下來。
比如在波士頓地區,如果從一個廣場到市議會大廳,納什均衡導致的行駛時間和最優的交通時間相比,多浪費了30%的時間。而如果關閉其中的一些道路,讓作為個體的司機不能夠自行改變道路、優化他們的路徑。只能走一些固定的道路時,城市中兩個地點之間的整體交通時間竟然縮短了。科學家斷言,在波士頓和劍早到站橋有六條道路應該禁止車輛行駛,這樣整個道路網的效率將會提高。
如何破解道路上的這個悖論呢?一種方案是讓司機們“變傻”,在明知有一條更為節省時間的道路存在時,有一半的司機卻選擇了花費時間更長的另一條道路,于是整個交通道路網的效率被提高了。但是如今,私人汽車上也大量安裝了智能的導航系統,甚至還有實時的路況信息更新,每個司機都變得聰明無比,能夠迅速掌握道路擁堵情況,迅速改變自己的行車路線。當然,他們也會更迅速地掉入悖論的陷阱中,整體上花在路上的時間變長了。
既然不能讓司機們“變傻”,那就讓道路“變傻”吧!當城市中出現交通擁堵時,我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這是道路修得不夠多造成的,因為還存在另一種原因,即我們修的道路過多了。道路修得越多,就越可能讓司機們陷入悖論,讓我們的某些道路上越來越擁堵,而有的道路上卻空空如也。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博弈論的知識,重新審視我們的交通道路網,看看哪些地方還缺少道路,需要修路;而哪些地方的道路是多余的,需要禁止車輛行駛。
道路更少了,司機們的車速雖然不快,但整個交通系統卻更加通暢,沒有擁堵,這樣的城市對我們每個人應該更舒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