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傳奇-熱讀
陳真:憑空杜撰
受李小龍版《精武門》和李連杰版《精武英雄》的影響,關于陳真,最出名的要數其為報師仇,獨闖虹口道場擊殺一眾日本武術高手,轟動全上海的傳奇事件。而關于陳真的下落,兩部電影也各有說法,《精武門》的結尾定格于陳真騰空躍起,四下一片槍聲。而《精武英雄》卻為陳真覓得一個替死鬼,陳賓得以浪跡天涯。于是。今年的《精武英雄·陳真》在事隔16年之后,終于講起了陳真的“后傳”。
但歷史上卻并無陳真其人,這個角色于1972年誕生自香港作家倪匡的筆下,來源于他為李小龍量身定做的《精武門》的電影劇本。陳真被塑造為霍元甲的弟子,在多年的影視演繹下己成為國人心中一個關乎功夫和民族大義的英雄。
葉問:名副其實
早年說起葉問,可能坊間知之甚少,但葉問卻有個名揚四海的徒弟——李小龍。而李小龍知名的截拳道功夫是在葉問教授的詠春拳基礎上衍生而出。葉問作為詠春拳的宗師,近年來,經由電影《葉問》系列的包裝,才為人們所知。葉問生平或可分為三個階段:6歲始師從陳華順學習詠春拳直至16歲時赴港求學,抗戰前的青年時期于武術之都佛山悠閑地生活、切磋武藝,為人低調,從不爭強好勝。上世紀40年代末赴港,在香港教授詠春拳并將其發揚光大。
此三個階段分別被投諸電影《葉問前傳》、《葉問》以及《葉問2:一代宗師》中。成為電影的脈絡,各路編劇們在此基礎上著墨、衍生出豐富的枝葉。
黃飛鴻:來源史實
要說最為觀眾熟知和喜愛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非徐克導演、李連杰版的《黃飛鴻》莫屬。徐克自己也說:“歷史事件只是作為借用的背景,我想表現的是在中西文化沖擊下的社會里。黃飛鴻作為一個民族英雄,是如何面對社會上的變化的。”
于是,便有了黃飛鴻生逢清末亂世,弘揚國粹、自強救國、習武德為先的思想,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高超醫術以及舞獅的絕技等等。徐克就在這些史實的基礎上作戲劇化的處理,意圖讓黃飛鴻更人性化,他會有自己的局限、痛苦和茫然,但也有博大的胸襟接受外來的新文化。
方世玉:功夫皇帝
歷史上的方世玉生于明末清初,功夫了得,屬“少林十虎”之一,他“性情剮烈,專打抱不平”,屢屢引得禍端。14歲那年因打死了武當派李巴山的女婿雷老虎,而致少林與武當兩派恩怨爆發。自此,連番惡斗,少林派的一眾青年都在激戰中死去。據說,方世玉死時年僅24歲。
上世紀90年代的《方世玉》系列電影一反歷史上悲劇之說,承繼了喜劇式的功夫電影的特色,雷老虎不僅“以德服人”,還與“大仇人”方世玉彼此結親,成為丈婿關系,方世玉之母苗翠花反串方世玉兄長,并贏得了雷老虎之妻李小環的芳心,使其至死難忘……
霍元甲:尚武精神
作為迷蹤拳一代大師,霍元甲有著一種“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的“尚武精神”。
歷史中,霍元甲武藝超群,曾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電影中也嵌入了這兩起事件。所不同的是,在霍元甲的死法上,無論是電影《霍元甲》還是《精武門》中作為故事背景出現的——霍元甲因食用了有毒的餅干(誤喝被人放了毒的水),之后與日本人比武,因毒發被日本人擊斃在擂臺之上。
實際卻并無如此戲劇化,據《精武本紀》記載,霍元甲自少時便體弱多病,成年后患有咳血癥,日本人推薦醫生為其醫治,“霍先生信之,購服之后,病轉加劇。”經查證,霍元甲吃的藥中被放入了慢性爛肺藥,導致一代武術大師撒手人寰。
洪熙官:反清義士
洪熙官與方世玉同為“少林十虎”之一,他作為反清義士,一生都在為此奔忙,習武、策反、潛逃、隱跡,后游走四方、創立勇猛渾厚的洪拳。
影視劇中除了喜拿其武功修為來做文章之外,關于其感情事也眾說紛紜。在電影《洪熙官》中,洪熙官之妻便是傳說中方世玉的侄女方詠春,兩人生下一子洪文定,文定繼承了洪熙官的虎形拳及其母方詠春的鶴形拳,糅合而成虎鶴雙形,并大戰金鐘罩鐵布衫。還有一說法稱,洪熙官的妻子是詠春拳的創始人嚴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