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壞書送人-人生
我有個習慣,不愛鎖門。為什么?因為我家里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只有大量的書。這年頭,哪會有人偷書呢?如何處理那么多的書,倒成了我的必修課。在我家,有三類書是可以被處理掉的。
第一類就是壞書。哪怕是有豐富閱讀經驗的人,也難免買到壞書。哪怕是再出名的作家,也有寫得差的時候;哪怕是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喜歡的書,放在你手里的時候也可能變得特別無聊。我就是個經常買到壞書的人,一方面是常有朋友推薦我去看奇怪的書,美其名曰“掃雷”,結果我被雷得外焦里嫩,朋友們卻樂呵呵地來一句“還好我沒買”;另一方面,我很容易被廣告煽動,看見一本吹得天花亂墜的書,就容易變得不理智。這樣一來,每個月手頭都會積攢很多我不喜歡的書,這種書統統被我歸結為壞書。
第二類書雖然好看,但沒有保留的必要。在我看來,很多能被稱為佳作但稱不上是杰作的類型小說和暢銷作品都有這樣的特性——看的時候非常有趣,但并不具備反復閱讀的價值。
第三類,就是擁有電子版的書。我知道很多讀書者都對電子閱讀心存芥蒂,覺得電子書不如紙質書高大上,我卻覺得,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書籍都能做成電子版就好了,這樣我的家就徹底“家徒四壁”,每天都不用鎖門了。
如何處理這三類書?我的方法是送人。那如何讓別人愉快地接受我的書,尤其是壞書呢?我的方法是,曉之以理加點兒甜棗。
讀壞書也是有理由的——任何愛書之人,都必須讀點壞書?,F在想獲取一本書的信息,渠道真是越來越多,只要書不是特別冷門,都能在網上看到各種評價??纱蟛糠值那涝谒]書,很少能看見誰在認真地告訴你哪本書是壞的。如果缺乏差的標準,就會讓人搞不清美的真相。這和吃飯一樣,假如總是在吃山珍海味,最后反而會喪失對味覺的把控。一個愛書的人,怎么能缺乏對好壞的判斷呢?
理講完了,還有甜棗。我在送別人壞書的時候,往往會搭配一些第二類和第三類書。這些書中,有不少值得閱讀,只是不具備收藏價值。
對我來說,閱讀是工具化的:從中獲得娛樂,獲得新知,甚至完成一次審丑。我并不執著于藏書,發現壞書,果斷送人。
要是書籍不能讓自己快樂,又何必做個愛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