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使體質變“酸”-視野
近年來,“酸性體質”這個詞語頻頻進入公眾視野,令人們對自己體質的酸堿度產生了空前的重視和關心。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健康狀況與其體液酸堿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一般認為: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液的pH值約為7。35~7。45,呈弱堿性;而一個人在心情平靜、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體液的pH值連續4天內低于7。35,就屬于酸性體質。
醫學專家提出,人體酸性化是當代人的“百病之源”。當人體的體液呈酸性時,某些細胞會發生突變,成為非正常的癌細胞,癌細胞周圍的pH值通常為6。85~6。95。此外,酸性體質會促進氧自由基的增加,不利于鈣的吸收,還易使酸性物質在血管和肝臟堆積,形成脂肪肝和高血脂,引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數據表明,70%的疾病好發于酸性體質者身上。
要預防或改善酸性體質,須適當調整飲食結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堅持適量運動、戒除不良嗜好,盡量避免熬夜亦很重要。
如果到凌晨一點還不睡覺的話,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就完全由身體分泌的各種激素供給,這時內分泌的代謝會產生很多毒素,使得體質變酸。所以每天應盡量在午夜之前睡覺,如果必須要熬夜,那么熬夜的次數以一周一次為限。在飲食方面,熬夜時宜食用碳水化合物,盡量避免肉類食物,以減少體內酸性物質的產生,將熬夜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