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花-成長視窗
很多年前,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小的蘋果樹。每年,這棵蘋果樹都要開花、結果。
記得我9歲那一年,蘋果樹又開花了。一朵朵雪白的或鑲有粉色花邊的蘋果花綴滿了樹枝,仔細看看每朵花,好像都在笑:開得早的張著嘴樂呵呵地笑,開得稍遲些的抿著嘴微微地笑,就連那小小的花骨朵也都忍不住隱隱約約露出了幾絲笑紋。
站在蘋果樹下,我伸著小小的手指頭,情不自禁地數起樹上的花來:“一朵、兩朵、三朵……”我數呀、數呀,數了老大一會兒,胳膊都數酸了才數完,記得這棵蘋果樹上當時共開了大約300朵花。立時,我陶醉了,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五彩繽紛的景象:樹上,結滿了紅潤潤、圓溜溜的大蘋果。我摘呀、不停地摘呀,摘了一筐又一筐,我仿佛掉進了蘋果堆里,讓蘋果給埋住了……
晚上,躺在被窩里,我還在一直盤算著秋天如何來分這300個蘋果:爸爸、媽媽、奶奶、弟弟、妹妹、我各40個,剩下的再給鄰居家送40個,余下20個,留個機動數,要是誰來家串門兒,能不讓人家嘗個嗎?
從這以后,我就一直盼啊盼,盼望著秋天快快到來,盼望著蘋果快快成熟。
秋天到了,蘋果熟了!我把摘下來的蘋果一個挨一個地仔細數了一遍,沒想到竟只有200多一點。咦,這是怎么回事呢?蘋果樹就長在我們家的院子里面,一到晚上門就插上了,外人是不會進來的;院墻也挺高,小偷也不可能翻墻而過;平時我雖嘴饞,有時望著那快成熟的香甜的紅蘋果,也真想摘下吃一個,但還是忍住了,連半個也沒舍得吃……可是,蘋果卻平白無故地少了將近100個。這一下,可怎么按我原來的計劃分呀?我心里十分納悶,連忙去問媽媽:“媽媽,咱家這棵蘋果樹為啥少結了100個蘋果呀?”
媽媽望望我,不解地問:“怎么少結了,它不是比去年結得還多一點兒嗎?”“不,我是說,它本來應該結300個蘋果哩,可現在只結了200個,這不是少結了100個蘋果嗎……”“咦,你怎么會知道它應該結這么多蘋果的?”“我……我會算嘛!因為,它開了300朵花,所以就應該結300個蘋果!”我歪著腦袋,很自信地說著。
誰知媽媽一聽我這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哎呀,原來是這么回事。蘋果樹開多少朵花,是誰對你說的就一定要結多少個蘋果呢?”“沒人對我說呀,是我自己想的,不是常說一朵花兒一顆果嗎?”“說是那么說的,可實際上它卻根本結不了那么多的果!”“那……那這是為什么呢?”我不懂了,睜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直盯盯地望著媽媽。
媽媽說:“蘋果樹的確是先開花后結果的,只有把花開好了,才會結出又大又甜的果實來。但也有一些花是只開花不結果的,那花叫‘謊花’。雖然它們一樣享受陽光雨露,但也許是沒有把花開好,也許只是開開當做樣子,當然就不可能結出果兒來了。”
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吭聲了。哦,原來,同一棵蘋果樹上開的花,有的能結出又大又甜的蘋果,有的卻只是開開漂亮的花而已。
“既然那些花不結果,干脆提前把它們摘掉不就行了,省得影響那些結果的花。”媽媽聽我這樣說,又笑了:“謊花與結果的花長得一模一樣,你怎么知道哪一朵花是謊花?”
哦,謊花之所以不易識別,是因為它打扮得與其他花一樣漂亮,當時,年幼的我不解的是,為什么這么美麗的花也會說謊、也要說謊、也愛說謊?是漂亮的笑容里易于藏匿謊言,還是謊言生來就愛穿著美麗的外衣?!
從此,在我幼小的心靈里,“謊花”便成了我最不喜歡的一種花,也成了花中最丑的花。因為這種花雖炫耀一時,但最終欺騙了別人,也欺騙了自己。
長大后我才發現:人如一棵樹,風風雨雨幾十年都曾開過無數的花,但并不是每一朵都能結出碩大果實的,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也曾開過謊花,關鍵是你是否有勇氣拿起心中的剪刀,時時剪除這些或明或暗但美麗誘人的“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