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吹牛-幽默故事
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既喜歡吹牛,又常常把牛吹“爆”。
在美國人當中,得州佬是大家公認的“吹牛大王”——他們不吹牛則已,一吹起牛來,就一定要把牛吹“爆”才算數。
有一次我去得州的達拉斯城出差。早上在旅館的餐廳里吃早點,看見鄰座三位土生土長的得州佬向我示意,要我過去跟他們同坐一桌,以便一道吹牛。果然是本性難移,我一坐下來他們就開始向我吹牛。
得州是出產石油的地方,所以那天他們都向我吹噓他們的石油財富。才開始還照“牌理”出牌;到了后來,他們就越吹越離譜了。其中一位夸耀地說:“你們知道嗎?我家后院就有8口油井。”
“這算不了什么!”第二位反駁,“你知道嗎?我家廚房里就有一口油井——燒飯都是直接在油井上點火燒的!”
“這也不稀奇!”第三位也不服輸,“我家汽車的后座還有一口油井呢!所以我的汽車永遠不需要加油。”
這最后一句話一出,引得我們四個人都笑了,因為最后這個人終于把牛吹“爆”了。
后來我去新澤西州訪友,我發現那里的居民也有“吹牛不打草稿”的習慣。
新澤西州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帶領的殖民軍和英軍進行拉鋸戰的主要戰場,所以當地居民以這段歷史為榮,尤其喜歡把這段歷史加油添醋地講述給外地人聽。
當地居民一看見我這樣的東方人,就非拉住我聽他們講述曾經在當地發生的著名戰役不可。
就這樣聽來聽去,聽多了也就發覺,很多人講的其實都是同一場戰役嘛。更令我忍俊不禁的是,很多人都用“最后華盛頓就睡在這里”作故事結尾。譬如第一個是如此說的:
“經過一天的鏖戰,大家都打累了,最后華盛頓就倒在一棵橡樹下睡覺。喏,你看,就是你左邊那棵。”
第二個人因為向我講歷史的地點不同,結果把華盛頓睡覺的地點也做了如下的修改:
“經過一天的鏖戰,大家都打累了,最后華盛頓就倒在一塊墓碑邊睡覺了。喏,你看,就是你右邊那塊。”
第三、第四、第五位講述者又各有各的說法,不過使我受寵若驚的是:他們指出當年華盛頓倒地就睡覺的地點,總是在我身旁不遠之處。這種巧合已經令我難以置信了;更使我不能接受的是——在同一個晚上,華盛頓怎么可能在幾個不同的地點睡覺呢?
所以當第六位講述者又向我指出華盛頓睡覺的另一個地點之時,我就忍不住脫口而出:
“哇,華盛頓可真辛苦呀!他在同一天晚上要爬起來睡好幾個地方!”
不過事情并沒有因此而結束。在我驅車離開新澤西州的途中,我看到一座古老的教堂,所以決定下車作一番憑吊。在這里我也終于在篡改美國歷史這方面做出了我個人的貢獻。
就在我徘徊于古教堂周遭的當兒,牧師正好走了出來。他一見我這個東方人就喜出望外,連忙向我介紹這座教堂的歷史。
“你從遠東來,或許不知道,美國獨立戰爭中幾場決定性的戰役就是在這座教堂的附近展開的。華盛頓是個宗教信仰很深的人,所以不論戰事如何激烈,到了星期天他仍要到這個教堂來聽牧師講道……”
“我知道了。”我打斷牧師的講述,“那天大家聽道聽累了,最后華盛頓就留在這座教堂里睡覺了,對不對?”
“對!對!對!”牧師連聲說,“沒想到你從遠東來,卻對美國的歷史有這么深的研究,真了不起。”
“哪里,哪里,只是略知一二而已。”我用標準中國人的謙虛口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