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最后10分鐘-成功之鑰
2008年,經過多方考察,28歲的蘇西看好了在香港中西區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廣場的一塊風水寶地。于是,他對身邊的朋友們說:“我要集資500萬元港幣,建一個大酒店。”
凡是熟悉蘇西的朋友,沒有人不看好他,因為在他看中的“風水寶地”大約東200米遠,有一家相同規模的酒店,在他大約西200米遠也有一家相同規模的酒店,而這兩家酒店每天都是生意興隆,客滿為患。蘇西也正是因此,才不惜一擲千金。
裝修、招聘、面試,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終于,在一個黃道吉日里,蘇西的“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隆重開張了。然而,誰也沒想到,他的酒店從一開始就很冷清。這下,蘇西急了,開始查找原因。難道是服務人員的質量跟不上?不是,這批服務員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難道是廚師的手藝不行?回答顯然也是否定的,因為凡來過他酒店就餐的人都反映,菜的味道好極了。既然這都不是原因,那是什么問題呢?
于是,心急火燎的蘇西召集所有員工,讓他們一起幫著找原因、出點子、想辦法。
轉眼,這一年的新年就快到了,生意還是沒有好轉。可生意再不好,這年還是要過的。而香港和中國內地一樣有個習慣,那就是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一些大的商家都要搞放煙花活動。因為在消費者的眼里,誰家煙花放得好,就象征著誰家這一年的生意有多紅火,而這三家大酒店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至于放煙花的時間,多少年來早已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每個大商家都要放足半個小時。雖然蘇西的生意慘淡,但他還是在年前買回了足夠多的煙花。
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到各個商家的門前,等待著觀看那絕美的煙花。自然,在蘇西的酒店前也聚集了一小部分人,而大部分人都擁向了另外兩家酒店。
20點整,隨著“嗖……”的一聲,滿大街的煙花競相開放。尤其蘇西臨近兩家的煙花不停地在空中依次綻放……再看蘇西家的煙花,便顯得黯然失色,不一會兒,他門前的一小部分人都走掉了。
煙花的美總是很短暫,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煙花的“表演賽”也結束了。就在人們準備回家的時候,隨著“咚”的一聲巨響,只見空中又升騰起一束碩大的煙花,就像天女散花一樣,把天空裝點得五彩繽紛,絢爛無比,緊接著一個又一個的煙花升上了天空。這時,人們早已歡呼著聚集到了蘇西家的酒店前,一直持續了10分鐘,他的煙花才終于散盡。
從這一刻起,大街小巷的人們都在傳頌著:“‘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煙花多放了10分鐘,看來生意很不錯呢!”“明天說什么也要光顧一下‘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蘇西的酒店開始被人們認知,生意也日益紅火起來。
如今,“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規模早已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并在2010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10家最佳酒店之一。當記者問起當初怎么想到利用多放10分鐘的煙花來吸引顧客時,蘇西說,其實,這是員工的功勞,當時從員工中收集起來的建議有上百條,他不過從中選了一條而已。(http:///)
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一個優秀的成功人士,不在于自己有多么聰明,關鍵在于能不能發動集體的力量尋找智慧,因為只有大家的智慧才是無窮的。遇到困難,大家共同開拓思路,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比如蘇西的酒店導致顧客少的原因,就是不被人認知,所以只有從吸引顧客出發,努力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優勢來,就一定能贏來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