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有礦難-新知探索
美國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國家,雖然科技發達,設備先進,也還是不能絕對避免意外發生。2006新年剛過了一天,當地時間1月2曰清晨6時30分左右,美國東部西弗吉尼亞州一煤礦發生爆炸,致使被困13名礦工中12人喪生。盡管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產煤國之一,但礦難非常罕見,此次事件因此成為美國這20多年來最大的一起礦難。
美國也有過礦難高發期,曾經同中國一樣經歷過外延式經濟增長和粗放式生產經營的美國,是如何降服這只大魔頭9這或許對中國解決此類問題有所啟示。
事故發生后,一支專業礦井救生隊迅速趕赴現場,西弗吉尼亞州有關官員也已到達現場。救援人員本想立即展開了救援行動,但由于爆炸后礦井內一氧化碳濃度極高,因此救援人員不得不中止救援行動,先花費了近12個小時來排出毒氣。
爆炸發生11個小時后救援人員才下井。救援人員被迫用手挖掘坍塌下來的泥土和石塊。為了避免滲水等危險,每小時只能前進300米。到1月3日早晨,救援人員已經前進了2800米,尚沒有發現嚴重的礦井塌陷,這一帶的空氣質量也可以忍受。
據礦井工人介紹,每位礦工攜帶有空氣凈化裝置,該裝置能為他們提供7個小時的可供呼吸空氣。另外,所有被困13名礦工的平均工作經驗達23年,其中幾位的井下作業年齡長達30到35年。豐富的井下作業經驗或許能幫助他們延長生存時間。
爆炸發生后,雖然目前仍不知道爆炸的真正原因。但據美聯社報道稱,薩戈煤礦存在嚴重的安全違規行為,據來自美國勞工部的消息,葛斯煤礦在2005年發現了多達208起違規行為,該公司也曾經多次收到聯邦和地方執法部門的警告信和罰單。
美國政府官員、煤礦老板和礦工是如何對待媒體
美國的煤礦安全事故近年來很少見,這依賴于嚴格的法律和監管制度以及新技術和科技的采用,然而在新年到來的第二天,美國發生的礦難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而這也成為記者追逐的焦點。CNN和美聯社不時查詢聯邦檔案,揭露出出事煤礦的種種違規行為。
西弗吉尼亞州州長喬·曼基2日正在亞特蘭大市訪問,爆炸發生后,他緊急從佐治亞州返回西弗吉尼亞州,并來到發生礦難的地方,對礦工家屬展開安撫工作。然而作為一州之長,所能做的似乎暫時只有這些,在問到煤礦的違規生產上,他則稱自己沒有收到任何報告。
薩戈煤礦所在的國際煤礦集團立即派出一名副總負責協調和應對媒體的工作,媒體的采訪也集中在他身上,由于他的主動應對,雖然被媒體爆出很多違規記錄,但仍然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國際煤礦集團的老總、億萬富翁羅斯主動回應礦難,當然其中主要闡述的是自己的煤礦過去的安全生產業績。
據西弗吉尼亞當地媒體報道,數個礦工臉上沾滿煤渣和灰塵,臉上帶著驚恐的表情站在礦井周圍,礦工之間以及礦工和家人之間互相交談著,但是他們被煤礦公司老板禁止和記者說話。
狹小的升降機、搖搖晃晃的穿梭式礦車還像以前一樣鉆入山肚子里,把礦工送進礦道。礦道里非常狹窄,為了采掘有些礦層,工人們有時仍要手腳并用地爬行。此外,礦道里一如既往的黑暗,骯臟,有些地方還很危險。不過,如今的美國早就不是用鎬和鏟挖煤的時代了。礦工在采礦現場數米之外操縱著連續采煤機和其他設備,就像是操控著一臺龐大的遙控玩具車。
美國礦工死亡率為什么比較低
法律上:美國在礦業方面有嚴厲的法律,美國所有的礦山業都得到了1977年聯邦礦山安全健康法的保障,這項法律已經存在了27年。美國境內所有固體采礦業都受制于這項法律。礦工在美國法律下享受廣泛的權利,他們可以拒絕從事他們認為有危險性的工作。
管理上:勞工部下設礦山安全健康局,成立于1910年。它可以對美國所有的礦業進行安全的監督,法律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規定其控制管轄權是凌駕于州法之上的。每年對地下礦山企業進行四次調查,對地面礦山企業進行兩次調查:通過自由選舉在每一個礦山企業中選出礦工代表,和美國礦山安全健康局的代表一起展開調查。如果礦工感覺礦井的條件不好,可以向礦山健康局投訴。
培訓上:所有礦工在上崗之前要接受培訓,上崗后,每年還要接受再培訓。如果發現礦工朱按要求受到安全培訓,勞工部部長或授權代表簽發命令,要求該礦工立即撤出煤礦,直到受到法律規定的培訓為止。
技術上:機械化生產在美國礦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美國礦井比中國礦井提供了更良好的通風系統。另外,美國礦井還采用了一種叫巖粉的物質,也就是粉碎的巖石。在礦井入口的四周涂抹這種物質,這么做的目的是有效地抑制爆炸的延伸。
美國年輕人愛,上當礦工
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以前是美國煤炭業的中心。過去十多年里,這兒的煤礦大多關閉。現在,由于全世界能源儒求的快速增長,這兒的煤炭業開始復蘇。2004年,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一帶的煤炭公司開了多年來的頭一次聯合招聘會,有800多人涌到會場,爭搶200個工作崗位。最近5年,這一地區的社區學院開辦的礦工資格證培訓班一直招不到足夠的學生。現在,這類培訓班人滿為患,一再擴招。
美國礦工不算高危行業
為了吸引年輕人來當礦工,煤炭公司競相建立激勵機制,包括提高起薪、貼補員工的房屋保險和汽車保險、增加員工的醫療保險等。這些待遇,老一輩礦工是不曾享受過的。“在這兒,煤礦工人的收入算很高的了,比沃爾瑪超市還要高,比當獄警也高。”
如今美國的煤礦工人可謂武裝到了牙齒:頭盔、礦燈和防護眼鏡必不可少,身上還背有自救裝備,比如防毒呼吸系統、逃生或等待救援時的必備物品,總共重達十多公斤,時刻不能離身。
美國是世界主要產煤國之一,近幾年,美國煤礦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商品煤10億多噸。而美國通過不斷完善煤礦安全管理法律,提高執法力度,近20多年美國煤礦安全事故并不多見。不過,礦難仍然是難以避免,這次礦難對于美國的煤礦安全生產體系也提出了一個挑戰。
從美國這次礦難看美國煤礦安全經驗
1、立法先行重在執行
1977年,美國修訂完成《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法律的出臺標志著美國煤礦業生產從此走上事故低發率的新階段。在這次薩戈煤礦發生爆炸之前,在?2月22曰,聯邦安全檢查剛剛結束,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意見。然而仍然發生了煤塵引爆事故,看來嚴格的法律更需要嚴格的執行。
2、嚴厲處罰高額賠償
事實上,美國煤礦安全部門執法非常嚴格,美國煤礦安全部門對唯利是圖、違反規定生產的礦主懲罰嚴厲。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執法過程中,安全部門指出了208處違規,其中有96起屬于產重違規,而處罰金額每項只有250美元。
3、機器人參與組成專業救護體系
美國《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規定,井工礦礦主必須確保具備進行緊急救護的能力。目前已經有四支救援隊同時展開救援,聯邦煤礦安全署同時派出救援機器人參與救援。先進的救護體系也保證煤礦事故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災難。
美國治理礦難的四個有效路徑
1、居安思危的防范理念
在美國人眼里,任何時候礦工都是”非常非常危險”的職業。美國所有煤礦一律被視之為存在危險氣體,必須接受檢查和監測。
2、鐵的監管手腕
美國所有地下煤礦,每年必須接受聯邦機構四次檢查,聯邦檢察員獲得授權,在緊急情況下有權當場關閉礦場。
3、強化礦工權益、災難防護立法和逃生訓練
按照美國法律,礦工們有權隨時要求聯邦機構派員檢查礦場狀況,煤礦的各項標準都大幅度提高,確立了關于礦工健康的標準,保障礦工因黑肺致病致殘的福利。
4、痛定思痛的覺悟
在礦區,到處可見歷史上礦難事故的紀念碑。博物館礦難事故的展出,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忘記此刻在地底下幾百米深處工作的礦工們。
強大的工會組織為礦工作后盾
在美國,與礦工權益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各種基金會、信托基金林林總總,更不用提令人生畏的工會組織。美國礦工聯合會最為強大,它可與礦主就工資、八小時工作制度及生產安全環境等事宜進行談判,切實發揮工友傳話筒的作用。這些組織被人稱為“第四政府”,其作用與國家公權下的立法部門、司法部門及行政部門相并列。礦工不必擔心以個人身份提出安全問題而遭到解雇或降低工資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