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不是只有領導講話-精英譚
作為香港大學的大一新生,來自四川的陳曉冰一直期盼著一場“好玩”的開學典禮。
她早在網上感受過這個儀式的歡樂氣氛:一位教授笑著說,大學生活最重要的是“好玩”;另一位學校領導甚至鼓勵同學們四處游歷,“有必要的話就逃逃課”。但陳曉冰很快發現,開學典禮給她帶來的遠不止這些。
儀式剛開始,她驚訝地發現,肩并肩走在隊列最前面的兩個人,一位是中年校友,另一個則是與自己年齡相仿、學生模樣的年輕人。
“那不是學生會會長嗎?他怎么在這里?”
這樣的安排非常直觀地體現了“學生與校方平起平坐”。這個19歲的女孩開始意識到,這是學校給自己的第一個課堂。港大學生會的會長與校長坐在了同一排的座位上。
那一刻,坐在臺下的很多內地新生都感到“十分驚詫”。
原來開會不一定要一團和氣
整場開學典禮,校長、學生事務長和杰出校友都發表了演講,而讓陳曉冰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即興講話”。
“今天我沒帶講稿來。”剛走近講臺,一臉笑容、個子不高的溫頌安就這樣說。作為港大畢業生議會總書記,他一開始就興奮地分享自己對大學生活的看法。
不過,隨后發表演講的女校友梁高美懿顯然不喜歡這種風格。她是恒生銀行前首席執行官。“我是有講稿的,我覺得演講還是應該有更清晰的結構。”
臺下一陣騷動。主席臺上,“被批評的”溫頌安卻還是那樣一臉笑容。
“原來開會也不一定要一團和氣嘛。”嚴肅的女校友演講完畢后,學生會會長陳冠康又走上臺,進行了一場更加“震撼”的發言。
“質疑”兩個字始終貫穿在這名學生的講話里。他提到近期港大兩幢新宿舍工期延誤,導致400多名新生不能按時入住宿舍的事件,直接表達了學生會對校方的質疑與批評。
在陳曉冰看來,這場開學典禮雖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樣有趣,卻更加讓她“大開眼界”。
儀式的焦點就在我們學生身上
事實上,這里不僅表達自由,就連是否參加這場開學典禮,也是新生們的自由。
禮堂空間有限,座位先到先得,學校并不強制學生出席開學典禮。可絕大多數新生還是想親身體驗一番。
在北京的大學參加開學典禮時,所有同學在宿舍樓下集中。操場廣闊,陳曉冰坐在后排,主席臺上的領導們對她來說只是“很小很小的人影”。而現在,坐在港大的禮堂里,安放了兩個這樣的投影,屏幕的右下方還插播了手語同傳。
不過,讓所有新生最為興奮的,還是開學典禮中的“著袍儀式”。儀式開始之前,每名學生的座位上已經擺放了一件港大的傳統服飾綠袍。
“在正式的場合和儀式上,我們的本科生應該披上這件綠色的學術禮服,這是我們學校古老的傳統。現在,你們可以穿上綠袍了。”開學典禮進行到一半,校長走到講臺前,用英語說了這一段話。
臺上的22位領導、嘉賓這時同時起立,注視著全體新生披上綠袍。祝賀他們“正式成為香港大學的一分子”。
剛剛穿上綠袍的陳曉冰突然覺得很感動。“那一刻,我覺得整個儀式的焦點就在我們學生身上。”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