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街頭經濟學-生活錦囊
為什么購物車越來越大?為什么商場的電梯都不好找?大牌為什么不打折?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這些都是平常生活中我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你知道其中隱藏著最本質的經濟學原理嗎?經濟學并不是學校課堂上講的那些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
收銀臺位置有何講究?
傳統賣場其實是商家與顧客展開激烈心理戰的戰場。在一些大型賣場,通往收銀臺方向的路是上坡路,為的是讓推著購物車去付款的顧客覺得更吃力,有時上不去坡的購物車還會倒行,這樣就能讓顧客多待一會兒,多買一件。而付完款走出賣場的路則是下坡路,以便掏完錢的顧客盡快離開。這一招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樓為什么總是賣化妝品和珠寶?
大部分商場,一樓都是化妝品和珠寶飾品專柜,我們一般都不會停留,直奔樓上去看服飾或其他商品。很少有人停下來想一想,既然沒有多少人購買,那為什么還要把這些專柜設置在一樓?從商家營銷的角度來說,化妝品和珠寶是屬于彈性需求很大的商品,通俗點說就是屬于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如果放在其他樓層,可能很多逛商場的人就會直接略過。
此外,無論是化妝品還是珠寶,都有著精美的包裝和外形,也成為吸引路人進入商場的秘密武器。
運動品牌為何總是在地下或高層?
運動品牌的消費群體也較為固定,顧客在進入商場時,http:///對要買哪個運動品牌的哪款商品、價格多少,心中一般有底。至于它們位于商場的什么位置,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這樣,運動品牌自然就會選取租金更便宜的地下或是較高樓層營業。
位置更為重要的是男裝女裝的所在樓層。一般來說,從二樓以上,可能會有一到兩層女裝,之上才是男裝。因為女性顧客對時裝的需求彈性更大,一旦發現合適的,可能隨機買得很多。但男性一般是有購買需求才會去商場,所以才不會介意多上一層樓。
為什么大牌很少打折?
如果大牌也打折的話,就會得罪那些以原價購買的顧客。而大牌的利潤正是靠這10%的顧客產生的,而這10%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降低,所以不會在乎打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