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理的幽默故事-幽默故事
夜搬石頭
上世紀50年代初,趙樹理曾在晉東南家鄉深入生活。一天黑夜,他和一個同志到幾里外的村子去開會。他正走著,突然絆了一跤,差點兒摔倒,細一看,有個石頭擋在路中間。接著他繼續趕路,走出一段,忽又掉轉頭往回走。同行的那位同志以為他丟了什么,于是也跟了過來,只見黑影里,趙樹理彎著腰,從路中間搬起個東西,放在了路邊,原來就是絆他的那塊石頭。
對此,趙樹理打趣地說:“這死東西,要不搬掉,就會興妖作怪,影響行人車馬的安全。絆倒了我這條大漢,倒也無妨,要是絆倒一個大娘,而她又恰巧提著一籃雞蛋,那就不得了了。
反問得好
趙樹理一向不贊成以粗暴的態度任意刪改傳統劇目。1957年11月的一個晚上,他去看了新編《柳毅傳書》,發現這出傳統戲里強加進了許多“新內容”,例如主人公柳毅居然能揭示出地主和農民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還帶領農民去清算地主。
戲演完后,有人問趙樹理有什么看法,趙樹理突然反問道:“柳毅入黨了沒有?”接著又一本正經地說:“如果還沒有,就該討論他入黨的問題了,戲名應改為《柳毅入黨》。柳毅同志歷史清白成分好,立場鮮明,覺悟高嘛。
趙樹理的這一幽默反問,對參與改編劇目的同志來說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育。
致兒子信
上世紀60年代初,趙樹理的兒子家庭人口多,工資入不敷出,寫信向父親要錢。趙樹理收到信后,本想給兒子匯些錢,可是自己的稿費和工資大多都幫助文藝界的窮朋友了,一時手頭無錢。于是,他給兒子寫了這樣一封極其簡短卻又十分幽默的回信——
上款是“兒”,下款是“父”,正文是一個“0”。
兒子接到老子的信一看,倒是很理解父親的為人,知道父親準是把錢資助別人了。
不好說呀
“文革”初期,趙樹理同其他許多作家一樣,被打成了“黑幫”,并被關進了“牛棚”。有一天,一個“造反派”頭頭想把公家的一盆花兒拿回家去,又不識花的好賴,就去問被專政的“黑作家”們,但大家誰也不想理他,都推說不知道。于是,這個“造反派”頭頭火了,指著趙樹理大聲說:“你也不知道?”
趙樹理不緊不慢地說:“我不是不知道,但是我是黑幫,實在不好說呀!我說是香花,你說是毒草;我說是毒草,你說是香花。”
還沒等趙樹理說完,那個“造反派”頭頭就端著花盆破口大罵而去。
答醫生問
到“文革”中期時,趙樹理已被“反動權威”“黑標兵”和寫中間人物的“祖師爺”等莫須有的罪名折磨得渾身是病,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一天,家人扶他去醫院看病。當輪到他看病時,醫生看了看他骨瘦如柴的身軀,一看病歷表,突然驚訝地問:“你就是寫《小二黑結婚》的作家趙樹理嗎?”
趙樹理用低沉而嘶啞的聲音,略帶幾分幽默地回答說:“這種時候,誰還敢冒名頂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