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故事,這次是關于愛與尊嚴
2023-03-14 李驥
霍金的故事,這次是關于愛與尊嚴?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zMTU5MQ==&tempkey=OTQ4X2dDOW9VWEpCQmNnVVRZMFh1MVE2ZGM1aFpsMmx2cnBuWHBfeW9VTnJNTHQzNXZtVkNLOXNVbUNmNXBSOTJuX0xSQ254UnRGd1E1bnZIOGJ6NXc5V0FKbXZ6V1Nja2VPeDVIMGpwSkpQT1NTN1BJNE9XdElmREdIMzFvV0xLTHFfcHpEZ1BCa3pLWkE3RVpMVEktUF83RHhwTUhzcVVQeWtJT1NTeFF%2Bfg%3D%3D&chksm=3d102d540a67a4424a736315c89c0f80f81c112c9739b2c303c38009a261f40669ec9fad65db##霍金今日到天國去了,相信他會與他轉世而來的伽利略和愛因斯坦,在天堂里默默看著宇宙與我們。
他一生講了很多故事,關于宇宙星辰,關于無窮未知。而他自已,就是一個最好的故事,關于愛,以及更重要的,關于生之尊嚴。
這就是你需要看《萬物理論》的原因。舊影評一篇,向偉大的思想者致敬。
如果有一個方程式,完美地解釋和證明了宇宙的起源、時間的誕生,以及曠宇恒宙的一切本質,這個“萬物理論”會是什么樣呢?
這是困擾也驅策了史蒂夫·霍金一生的問題。在物理和數學中這樣完美的方程式也許并不存在,但或許霍金的傳記片《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的創作者,是希望給這個方程式一個永恒的解:那就是“愛”。
“愛”是很多迷題的答案,也是很多人生困局的解脫。它讓弱小者強大,讓失敗者勝利,更讓讓殘障者前行。
愛讓《地心引力》里的桑德拉·布魯克重返地球,也讓《星際穿越》里的父女倆超越時空。當然,在《萬有引力》中,“愛”讓霍金在四肢失去行動能力后,精神卻立于不敗之地。
《萬有引力》的宣傳語說:“他的大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而她的愛卻改變了他的世界”。
霍金的女友和后來的妻子Jane的愛是偉大而動人的。憑著愛,這個文弱的女子敢于對兇險無情的命運說一句:“We are going to fight this!”
說這句話時,扮演Jane的年輕女演員Felicity Jones眼中迸發著意志的光芒 --- 這是愛的力量。
這個女子的意志的力量是強大的,但再強大的意志也有枯竭的時候。
霍金的宇宙是永恒的,他的殘疾是不可逆的,而他與Jane之間的愛,卻并非永恒而不可逆。
多年之后,當輪椅上的霍金對新來的護士露出燦爛的笑容,當Jane決絕地說:“I have loved you. I have done my best." 時,他們的愛消逝了。
此時,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的母題,并不是“愛所激發的人性力量的偉大”,愛”并非“萬物理論”,因為愛,是短暫而易逝的。
但我們也不必過于嗟嘆。電影的片尾字幕說:"Jane與Jonathan生活在一起,她與霍金一直是朋友。他們現在已在三個孫輩。”這樣看,愛的消逝并非世界末日。支撐人的意志的力量,在“愛”之外一定還有別的。
實際上我們看過一止一部“身殘志堅”的勵志電影,比如《我的左腳》。但同樣是殘疾人,我們在霍金身上,并沒有看到那么多的悲情。但他的肉體縮成一團不能動彈,一個天才萎縮成一個無用的軀體支撐的一部大腦,我們仍然對他有充分的尊重 --- 因為電影中的霍金,一直保持著他的尊嚴。
比如青年時代的霍金突然暈倒,醫生后來告訴他,他已患上絕癥,四肢將會萎縮,只有兩年可活。此時他抬頭看著醫生平靜地問了一句話:“What about my brain?”這就正是一個癡迷于宇宙終極問題的物理天才面對生死時所表現出來的尊嚴。
對于Jane來說,支持著她幾十年含辛茹苦地照顧殘疾的丈夫,我想也不僅僅是因為年輕時的兩情相悅。我想她決絕地要fight的,是她霍金在命運面前的尊嚴。
還有霍金周圍的人,他的父母、導師、同學、朋友甚至整個科學界,你看不到他們對殘疾人霍金寄予同情,他們并未將他視為弱者,而是給予他一種平等而克制的關照。其實他們呵護的,也正是霍金的尊嚴。
對,正是“尊嚴”,才是比愛更強大、更持久、更本質的意志的源泉,支撐人與命運交戰的力量。因為“尊嚴”,才是人類最本質的生存本能。
說到這,必須要贊演員Eddie Redmayne出神入化的表演。他最出色也最打動人的表現,不是對一個殘疾人的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細致模仿,而是他那張扭曲的臉上的雙眼流露出來的各種情緒。實際上輪椅上的霍金蜷縮成一團絲毫不能動彈,能表演的,只有眼鏡片后面的兩只眼睛了。實在想不出有人能把這個活練這么好的,如果今年(2023年)奧斯卡最佳男主頒給這個年輕的英國演員,實在是名副其實的事。
當然今年的奧斯卡如果將最佳影片頒給《萬物理論》也不必吃驚。學院獎自然會偏愛主流化的普世性的價值觀取向,何況“正能量”的電影,也是人性的剛需。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社會,當舉目四顧都是淺薄、世俗、焦燥和功利的橫流,史蒂夫·霍金和《萬物理論》這樣一部具養份的電影,會打開我們的心胸,激發我們的同情,也鼓舞凡俗世界中的懦弱的心靈。
關注“狐貍獵手”微信公眾號,取閱過往影評:
http://weixin.qq.com/r/sXVWTgrEfVcCrU4t9yCj (二維碼自動識別)
“狐貍獵手”精選影評文章列表
(請在公眾號內發送編號,系統將自動回復相關文章)
218: 看門道:《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的那些"戲眼"、隱喻和暗梗
217: 2023我的奧斯卡片單
216: 《伯德小姐》:飛向北上廣的小鳥
213: 風箏斷線,芳華成泥,真的可以無問西東?
210:《華盛頓郵報》觀感:真實的世界會像電影一樣簡單嗎?
205:《三塊廣告牌》:四枚金球在手,再來幾座小金人又何妨?
204:《無問西東》:能不喝雞湯,改啃骨頭嗎?
200:《暴雪將至》:真實和虛幻之間,才是他們真實的芳華
197:《芳華》| 既然不能痛切地反思,不如就這樣抽離地回憶
182:馮小剛、文工團與對越自衛反擊戰
179:《敦刻爾克》| 看懂諾蘭
201:2023我的片單
186: 2023我的片單
111:2023我的片單
135:2023我的片單
175:《白鹿原》劇評 | 你的妥協我都明白,只是心中仍有不甘
153:《愛樂之城》| 憤世嫉俗者請離場
152:《月光男孩》| 用詩意書寫苦痛
108:《荒野獵人》| 一個人的痛感史詩
110:《大空頭》| 不明覺厲,其實細思恐極!
133:《聚焦》|“如果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子,那么性侵他也需要整個村子”
159:《斯隆女士》 | 這屆奧斯卡不行,再怎么多元化還是錯過了這兩部好片(上)
139:《赴湯蹈火 》| 看完這部片才明白川普為啥勝選
160:《沉默》 | 20年后,74歲的老馬丁終于拍出這部叩問人類終極精神迷題的偉大電影
134:《北京折疊》令人失望,隨便一部反烏托邦電影都能甩它好幾條街
的北朝鮮
131:《罪行摘要》| 歷史固然冷血,所幸民間尚有良善
148:《地球之鹽》| 薩爾加多的悲憫
162:《進入煉獄》 | “宏大的展示后面,是無盡的空虛和孤獨”:赫爾佐格眼中
196:《換愛大冒險》| 攪動婚姻的死水微瀾
190:實驗電影《宣言》: 一人分飾十三角,凱特只是在炫耀演技嗎?
178:一場跨越18年的觀影 --- 《冰血暴》前世今生 (下)
176:一場跨越18年的觀影 --- 《冰血暴》前世今生 (上)
71:《星際穿越》:星際穿越三體 | 宇宙是一部童話嗎?
78:《辯護人》| 以卵擊石的破咒者(分享跟評)
81:《少年Pi》| 人性、獸性與神性
82:《云圖》| 孕育未來的惡行與善舉
59:《Youth》| 生命的意義,在于生命對生命本身的超越
35:《布達佩斯大飯店》| 追憶逝去的榮光和雅致
60:《潛水鐘與蝴蝶》拉片 | 沒有不可能講好的故事,只有不會講好故事的人
34:《漢娜-阿倫特》| 哲人的孤獨與宿命
72:《少年時代》| 叩擊心靈的溫柔提醒
92:《華爾街之狼》| BigFerocious Attack (大而狠的攻擊)
93:《為奴十二載》| 反思歷史的黑暗時刻
70:《偷書賊》| Words AreLife.
112:我看今年奧斯卡(其實是來給一部電影打抱不平的)
107:《老炮兒》的得失
68:《一步之遙》| 姜文是如何異化掉觀眾的?
106:《維多利亞》| 一鏡一世界
103:《洛克》| 只有一個演員一個場景的電影,卻像一本編劇理論的教科書
64:故事即結構 ---《爆裂鼓手》技術分析
66:《狐貍獵手》| 故事的力量
65:《鳥人》| 伊納里多的進步與退步
75:《宿敵》| 宿在內心深處的敵人
77:《女性癮者I》| 性自由與愛無能
91:《她》| AI時代的愛與欲
89:《一切盡失》| 為什么要觀看一部悶片?
90:《醉鄉民謠》| 科恩兄弟的“反英雄”立場
94:《美國騙局》| 掙扎在虛假中的男人和女人們
80:關于《天注定》的不客觀評論
30:《親愛的》觀后| 親不見,愛有心
31:《黃金時代》| 觀影后記:《黃金時代》的八個看點
83:《獰獵》| 從狩獵者到獵物的瞬間淪落
95:《銹與骨》| 內心剛硬的女人與法國新電影
84:《登堂入室》| 窺探與侵入 --用虛空填滿虛空
96:《弗蘭西斯?哈》| 從善入流才是生活的真諦
87:《內布拉斯加》| 冰冷世界的些許溫情
86:《烏云背后的幸福線》| 對他者內心的細微體察
69:《萬物理論》| 比愛更強大的,是尊嚴。
67:《藍色骨頭)| 我寧愿你們沉默
73:《艾達》| 那些溫潤而憂傷的灰
76:《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79:《白日焰火》| 一片沒有質感的黑色
85:《林肯》| 讓“英雄史觀”見鬼去吧!
97:《過往》| 平淡中的暗流涌動
98:《囚徒》| 人皆為囚
99:《愛在午夜降臨前》| 人皆過客
101:絕命之時的化學反應 --- 《絕命毒師》主題評
102:《絕命毒師》技術評
77:看見電影 --- 我們看電影時看見的是什么?
187: 看見電影(一):用《教父》看懂電影的故事與時間
188: 看見電影(二):電影:制造同理心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