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目而視的成語故事
側目而視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側目而視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側目而視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側目而視 成語發音: cè mù ér shì 成語解釋: 側目:斜著眼睛;視:看。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 成語繁體: 側目而視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形容憤怒、不瞞或畏懼的樣子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近義詞: 望而生畏  望而卻步  查看更多側目而視的近義詞>> 反義詞: 目不斜視  查看更多側目而視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側目而視就完了。(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