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漁 其名“生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明 白圩瓏 馬昭)養魚出“肥”水,“肥”水生蔬菜,蔬菜濾凈化,凈水養好魚。9月28日上午,“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秦”勞富“漁”》陜西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來到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南山有漁”莊園,該地的魚菜共生及智慧漁業項目讓記者們耳目一新。
在南山有漁魚菜共生大棚中,兩個大桶中,鱘魚及五彩斑斕的觀賞魚在水中歡快地游著。其產生的尾水中含有魚兒的糞便,這是天然的肥料,這些水用于水培蔬菜,蔬菜將水凈化后再用于魚類養殖,整套循環下來生態環保。
“我們這里是西安首家魚菜共生種養基地,利用高新技術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良性種養殖過程。讓客人直觀的看到蔬菜和魚的生長過程,看的明明白白,吃的放放心心。同時也起著教育科普的功能作用,每年接待數萬中小學生參觀,學習。”南山有漁負責人孫錦國說。
除了魚菜共生,該地為了達到生態養殖,把含有魚糞的水澆灌大棚瓜果蔬菜,種植出來的瓜果不止口感香甜,每年還可以節約肥料斤。實現了內部可循環綠色種養殖過程。
此外,南山有漁通過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的示范、推廣與應用,加快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是陜西首家智慧漁業養殖工廠,可以實現實時電腦和手機監控水溫、氨氮、酸堿度、硝酸鹽、溶氧等各項數據,并自動控制調整相關設備啟停,以實現各項數據指標隨時處于合適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