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周記范文匯總7篇
關于語文周記范文匯總7篇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獲良多吧,一定有不少可以記錄的東西吧,該寫一篇周記了。怎樣寫周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周記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周記 篇1
語文,是照亮你前進的路的希望之燈,是點燃你心中自信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口清涼的水,是你在森林迷路時的生命指南針。語文,總能使迷茫的你找回自我,看到生活的光芒。這,就是語文!
語文是精神的食糧,使我貪婪的享受著它,語文就像知識的海洋,只要肯努力,就能得到知識的寶藏。語文就是中國人民的生活,貫穿中國大江南北,藝術非凡,復雜多樣,富有內涵。這,就是語文!
幾千萬個端正的中國字構成了語文,幾千萬句神秘的中國話構成了語文,幾千萬段復雜的段落構成了語文,幾千萬篇動人的文章構成了語文。語文,由點滴混合而成,難以使人琢磨。這,就是語文!
語文如果是一座高山,而我就是那位正在攀爬登山者,語文如果是一條終點線,我就是哪位辛勤奔跑的運動員,語文如果是一片森林,我就是那位樸實的植樹者,語文如果是一座城市,我就是那位艱辛的建筑者,語文如果是一件工藝品,而我就是那位智力非凡的藝術家,語文就是一首樂譜,而我就是那位嫻熟的作曲家。語文是一位好老師,是一首動聽的歌,是一首感人的詩,是一杯醇香的奶茶,是一碗甘醇的美酒。這,就是語文!
炎炎夏日,隨著太陽落山的腳步,伴著陣陣清風,看本好書,你能感覺到語文帶給你的快樂,這種快樂與眾不同,是特別的,放松的,這就是語文的力量,語文的力量是無窮的,氣魄山河,貫穿南北。這,就是語文!
寫端端正正中國字,作洋洋灑灑中國文,說鏗鏘有力中國話,做堂堂正正中國人。這,就是我心中的語文!我心中偉大的中國!
語文周記 篇2
在六年級的小學生活結束前,我們組織了最后一次實踐活動,做一個成長冊,把一至六年級的作文選出幾篇好的,做一個成長冊。
老師布置了作業后,一回到家,同學們就開始找文章,我也不例外。當我看到了一些文章,我就想起了當時的情景,讓我不由得想選那篇文章。比如,當我看到《<第七條獵狗>讀后感》的時候,我就想到當時讀這本書時入迷地不停地看,想到赤利的忠誠,讓我選了這篇文章。當我看到《迷人郁金香》的時候,我回憶起參加小記者活動時的情景,想到郁金香的美麗和它發出的香氣,我的心情就激動不已。我看到《走進軍營》的時候,我想到了軍隊中那緊張有序的生活,就也選了上去。
選完作文后,我就開始“啪啪啪”地打起來,我在打字的時候又許多打不出來的字,但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打完了,然后我把它們打印了出來。
作文打印出來了,要畫封面了,在畫封面之前要先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因為我的作文是從小到大的作文的摘錄,作業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時光剪影”,然后對這幾個字做了裝飾,還在下面畫了四朵向日葵,像階梯一樣,從小到大,代表從小到大的成長,四朵向日葵的右上方,畫了一個大大紅太陽,又在太陽的旁邊畫了許多白云,還在下面畫了一些土地。
封面畫完了,就要寫序了,序就是讓讀者看完一本書的動力,要有吸引力,要能引人入勝,就像一位導游 ,所以,序要非常精彩才行。我先從文集中選幾句話,然后介紹為什么做這本文集,最后引讀者看書,這樣序就完成了。我還在后面加了目錄,這樣,作文就大功告成了。
從這次活動中,我回顧了六年的小學生活,也是我目前第一本完全自己做的作文集,這兩個星期的歷程,我會永遠記在心里。
語文周記 篇3
初一剛開學,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新語文老師的到來,預備鈴終于敲響啦,只見一位身材魁梧、戴著眼鏡的男人推開門,邁步而入,瀟灑的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自我介紹起來:“各位同學好,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叫劉洪澤,你們可以叫我劉老師,好,現在上課。”就這樣,初中第一節語文課就這么愉快的開始了。
劉老師用鷹般尖銳的眼睛掃視教室,教室里瞬間鴉雀無聲,老師開始用時而高亢洪亮時而低音吟詠的聲音讀《理想》這篇文章,那郎朗的聲音,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我的思緒隨著劉老師的聲音我仿佛看到了余勛坦爺爺……
他像一位手法高明的魔術師,總讓我們進入他設置的情景中,不愿出來。我仿佛又聽到他那鏗鏘有力的《觀滄海》、還有他讀的那篇清新優美的《未選擇的路》……
可是相處不久,老師的“本性”浮出水面,他對我們好嚴厲啊!一天,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沒寫語文作業,他的臉色像白堊紀的土壤,臉像山路般扭曲,聲色俱厲的怒吼:“為什么不寫?原因是什么?你對的起你的父母嗎?你……”那同學根本不可能抬頭,羞啊!這么多為什么,誰還敢不完成作業!
劉老師講課靈活,課下也不古板。課堂上他愛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繪文章中的“風景”,原本認為語文枯燥的我,一下子在“風景”中玩耍,欣賞美景,陶冶心靈。課下他沒事還教我們做數學題,探討解題方法,他說學科是相同的。他還特別喜歡打籃球,在操場上準能看到他那敏捷矯健的身影,一個三步跨籃,球就能乖乖的進入球籃,羨慕的我,嘴快塞下一個雞蛋啦,哈哈!
劉老師非常有辦法的。他讓我們每天做五件事:上課講的內容要積極復習;要預習要講的課文;要睡覺前讀作業;要完成作業后練字;作業要又好又快的完成。
語文老師是不是非常有趣。在這兒,我用“高端語言”說一句:我喜歡我的語文老師,你怎么看!
語文周記 篇4
有人說,語文像一杯清茶,沁人心脾,回味無窮;有人說,語文像一片浩瀚的海洋,等著人們去深入探索與發現;我說,語文是一位摯友,將伴隨我的一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啊,又忘記了。”很小的時候,大人們總是教我背古詩,這是我對語文的最初印象。那時的我貪玩而沒有定性,認為學習語文十分枯燥乏味。
后來上了小學,在老師的帶領下,我打開了奇妙的漢字世界的大門。我驚異于漢字的神奇,小小的方塊字竟有無窮的魔力,把它們擺到一起就能變成一個個詞語、句子,共同奏出與諧的樂章。筆下的一個個字仿佛精靈般充滿了靈性,使我不忍心把它們禁錮在方格當中。與此同時,我還愛上了朗讀課文,當我用清脆的嗓音把一篇文章或一首小詩讀出來時,我陶醉于那優美的韻律中,總是一遍讀完還要再讀一遍,回味無窮。
再大一些,我已不能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了,于是我便流連于書店或圖書館中,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我就像“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書中的養分,像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一樣。閱讀為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而難過,為丑小鴨終于變成白天鵝而欣慰,為《海底兩萬里》中的冒險奇遇而驚嘆……書中的世界五彩繽紛,黑白分明,它告訴我生命的意義,也告訴我生活的方式,教會我該愛什么、恨什么……與此同時,我還認識了許多字,積累了大量好詞好句,因此寫起作文來得心應手,信手拈來,我的作文總是作為范文在班里展示。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離不開語文。一天不看書,我便感到空虛,荒蕪,而一拿起書,我總會感覺手中分量滿滿,生活也變得充實。在網絡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閱讀瀏覽,可我依然喜歡窩在躺椅里,倒一杯牛奶,手捧一杯紙質書,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它是我的摯友,將伴隨我的一生。
語文周記 篇5
X月X日 X天
瞧,這位挺著大肚子,身穿孕婦裝,臉上總帶著微笑的中年教師,她就是我們敬佩的語文老師。
我們的語文老師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上起課來總是那么輕松,活潑、生動、有趣。我尤其愛聽她的語文課,她講作文總是那么風趣、幽默、引人入勝,是我們興趣怏然。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作文,愛上了老師的作文課。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迅速跑回教室,語文老師走進教室。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上一節作文課,我們先講一下這次作文的要求,我們這次作文的題目是軍訓中令你難忘的一件事,要求我們寫真實發生的事。如果不是真實的事,不管你寫得多么生動,詞語多么豐富,不真實的文章是沒有意義的就不是好文章。所以要求真實。”這既可老師講得格外生動,同學們聽得也很認真。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這次作文寫得很成功。
還有一次老師組織我們做一次小練筆,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老師在公布寫作條件之后,給我們拿出了上次寫得作業,取出了幾篇好的,幾篇不好的,依次讀后給我們聽,讓我們找出優點和缺點,把好的寫作方法安裝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不好的脊柱,不讓它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現。老師對我們提出許多要求,我們銘記在心,把作文寫好。
語文老師就是這樣教導我們作文和學習的,我們有這么一位語文老師,怎能不感到高興呢,我們對寫作怎么能不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語文周記 篇6
語文周記(一)
她像慈母,關心愛護我們;她風趣幽默,常常令我們哈哈大笑;她教我們知識,更教我們做人……這就是我喜歡的語文老師——章冬翠,章老師和藹可親,知識面廣,講課細致、有趣,我非常樂意聽章老師上課。她會不經意地穿插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每當我們考試成績優異時,她及時提醒我們不要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不能驕傲;當我們考試失利時,她又像慈母一樣,耐心地開導我們,鼓勵我們,使我們信心十足。
章老師語文教學點子多,我們獲益匪淺。為了給我們提供一個好的習作平臺,章老師從一年級就開始為我們班辦“新芽”小報,小報上滿是我們自己的日記、習作,至今已辦了43期。小報記錄了我們成長歷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了我們的快樂,也記錄了我們的進步。另外,章老師還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小競賽,成語、古詩、故事會等一應俱全。這些競賽既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又培養了我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章老師又是位細心的好老師。有一次在教室里,我感到身體不適,當時雖然太陽烘烤著大地,但我卻覺得寒冷無比——如同掉進了冰窟窿。此時我全身無力,整個身子就像要倒下來。雖然我沒有哼一聲,也沒有告訴同學和老師,可章老師卻發現了,并打電話讓我媽媽把我接回家。章老師慈母般的關懷,讓我銘記在心。
章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培養我們學習的興趣,更像我們的母親,時刻關心每位學生成長,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語文周記(二)
上個星期六,我在樓下空曠的地上學騎自行車。
下去后,爸爸就從車庫里取出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說是買給我騎的,我看著那輛自行車,心里想:別人都騎得那么輕松,憑我的能力,肯定能很快地學會。于是,我坐在自行車上,開始騎了起來。可是,剛騎到50厘米左右,我的雙手就好像失控了,完全控制不了車頭。和自行車一起摔在地面上,跟水泥路來了個“親密接觸”,我從地上爬上來,扶好自行車,又騎了起來。但是,和上次一樣,剛騎了不多遠,又摔了下去。可是,我仍然不放棄,繼續從地上爬上來,這樣,我一直騎到下午2點。最后騎的那一次,我雙手握緊車頭,慢慢的踩。爸爸則在旁邊一直在鼓勵我,叫我放松一點。我一下子鼓起了勇氣,努力地向前踩,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我也可以像別人一樣,騎著自行車去玩了。
在學騎自行車的過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不要驕傲,要堅持不懈,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站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語文周記(三)
綠水懷繞著田野,魚兒在清澈的溪流中暢游;綠樹懷抱著大山,小鳥在茂密的叢林中棲息。這美麗也只能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來形容了。花的芬芳,草的沁香,樹枝倒映在水中宛如少女般搖曳的身姿,泥土包裹在草下好似嬰兒般合乎呵護的氣息薈萃成綠的精華。這便是我昔日的家鄉。
我出生這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這片被稱為江南水鄉的土地上。曾經的人們,都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樸實的勞動人民。但在這十幾年來,家鄉的發展如神話般迅速。從泥房到磚房然后建起別墅區,從種地到打工到自己裝上機器,家家戶戶都在變化。修路隊來到村里,將要有整潔的水泥路時,人們都歡呼雀躍著。他們肯定沒注意正在一旁黯然神傷的小草,也不會在意這些生命。于是,挖掘機應邀來到村里,幫助人們挖掘忠厚老實的大山。大山在哭泣,而人們卻在一旁為得到的利益而慶祝,并算計著怎樣再一次去向大山勒索。大山無奈,被他養育了千萬年的`子孫竟想方設法要毀滅他。是啊!他養育人類勤勤懇懇,人類破壞他竟是心按理得!
語文周記(四)
我的書柜有些亂,我決定整理一下。
星期天,終于有時間整理書柜了。我來到房間,輕輕地拉開書柜的玻璃門,只見書擺得亂七八糟,橫的橫,豎的豎,斜的斜。“唉,真的該整理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說干就干。我先把高低不齊,亂堆在一起的書拿出來,又仔仔細細地分了類。先抱著一疊放整齊的作文書,一本一本放進了書柜,然后又塞了幾本童話書,那一層就放滿了,一條縫也沒留。我又從那堆書里找了幾本媽媽給我買的“必讀書”放進書柜第二層,順便又拿了幾本其他類的書放進去,不多不少,正好裝滿了第二層。之后又把十幾本楊紅櫻的書放進第三層,最后把剩下的書放進第四層,就全部做好了。現在書柜看上去整整齊齊的,舒服極了。一個調皮的念頭從我的腦海里閃過,我悄悄地跑進衛生間,把媽媽的香水拿來了,對著書柜噴了幾下,我吸了吸鼻子,嗯,真香。又急忙把香水放回衛生間。
過了一會兒,媽媽進來了,她問:“什么東西這么香?”我嬉皮笑臉地回答:“我往書柜里噴了香水。”媽媽看見整理好的書柜,不但沒罵我,還表揚我了呢!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一罐蜂蜜—甜極了!
今天我真高興,因為我自己整理了書柜。
語文周記 篇7
第一周:
轉眼即逝。來到永川區臨江鎮普安小學校,我被分到五年級(2)班進行實習。在實習開始的第一周,我便進行了教育見習,主要是到自己的實習班級去聽指導老師楊老師的課。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聽課,不知道從什么方面著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師上課的內容給抄下來,就像回到了當初的高中時候的學習。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上課風格,不知道如何去評價。后來和楊老師交流,發現原來聽課要這樣聽,要聽老師如何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要聽老師上課的語言,要聽老師的問題設置,也要看學生聽課的一個狀態以及老師的教態。課堂不是老師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學生和老師一種互動,一種知識火花的碰撞。 聽了楊老師的講解,我終于弄明白聽課要聽些什么內容。心里面有一種喜悅感,就像是做數學題時遇到了一個長時間沒有解決的的問題,最后經過努力終于解決是的那種興奮。
指導教師評語 同學在實習的第一周,表現出一名實習教師應該有的品質。實習態度認真,工作積極,虛心接受指導老師的建議與批評;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還是顯得有點緊張,希望在今后的實習工作中能改善。
第二周:
我聽語文課3節并慢慢熟悉班上同學的學習情況。在文言文的教學方面,指導教師楊老師很注重誦讀法。讓學生反復的讀,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復誦讀體味,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具體方法是:讓學生自己結合課文下面的注解試著翻譯課文,把不懂、自己翻譯不出來的內容勾劃標記出來,楊老師再講解課文。然后在反復的讀,在讀中去思考,去感悟。讀時要求學生要?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進一步做到有輕有重、抑揚頓挫的讀出感情來,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對要求背誦的文言文,楊老師還加強背誦的指導。其中我總結了一下讀文言文還要遵循誦讀的步驟和規律。第一,讀準字音;第二,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第三讀美意境與情感。這種文言文的教學方式很有針對性,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更具有目的性,也更容易掌握課文。我想,這種講授文言文的方法值得我學習。
指導教師評語 同學這一周表現非常好,聽課期間,態度端正、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課后積極主動的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但是,教學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還沒有完全跟上新課改的要求。希望今后繼續努力。
第三周:
轉眼間,一周又過去了。 周一還是繼續聽課,但是去聽了一節其他老師的課,明顯發現這位老師的上課方式和指導老師楊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同:一個偏重于傳統的老師講與學生學的模式;另一位老師則注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而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當然兩個班的學生學習的情況就出現了差別,前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低于后者。主要是由于后者偏向于討論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講課時是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當然,我非常贊同后者的教學方式,并且也在努力學習。這其中有一位同學無故曠課了好幾天,和家長當時也聯系不上。后來從家長口中我們才得知:該生每日還是按照正常上課時間來上學,只是沒到學校。而我與班主任溝通后,決定先讓該生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