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搗蛋鬼日記》有感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搗蛋鬼日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1
今天,我看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感受至深。它介紹了主人公搗蛋鬼“加尼諾”——一位九歲男孩,受到姐姐的啟發學寫日記,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種種傳奇的搗蛋經歷。開啟了所有人孩提時代的共同秘密,活現了兒童的天性,在充滿幽默與歡笑之間,“加尼諾”勾起了我無盡的回憶和深深的反思。
很久沒有這么笑過了——看完《搗蛋鬼日記》這本書后,我才意識到這一點,同時,心里還有點慚愧,因為我竟和“加尼諾”一樣,我的搗蛋經歷所獲得的歡樂多半建立在倒霉之上。看看“加尼諾”,想想自己,我仿佛在書中找到了另外一個“加尼諾”。事情是這樣的:那時我上一年級,一個藍天如洗的日子,同學們都去做操了,而我肚子疼,被孤單地留了下來。那時我才七歲,也是班里的一個機靈的淘氣包,腦子里整天打著歪主意,可奇怪的是,我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老師總以為我是乖巧的女孩子,沒有看清我的“廬山真面目”。當時,我無聊透了,怎么辦呢?有了,把語文老師的書藏進別的同學的書包里,老師要怪起來也怪不到我,——因為我是個“非常聽話的好孩子”!再說了,也可以延長不用上課的時間,玩的時間就會長一點,真是個好主意!心動不如行動,我輕手輕腳地走到講臺,拿起語文書,閃電般地塞進佳佳的書包里,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若無其事地看書。老師和同學們回來后,看到我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老師當場就表揚了我。我的臉頓時漲紅得像煮熟了的蝦子一樣,紅紅的。平時的我,在受到表揚時,會沾沾自喜,笑容比鮮花還燦爛,而現在的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了。接著,老師立刻發覺不對勁,像憤怒的豹子,眼神簡直可以殺死幾只蚊子,大叫到:“是誰拿走了我的語文書,快拿出來!”沒有人出聲,我也裝模作樣地說:“我沒拿。”老師更是生氣了:“把你們的書包拿出來,我一個一個地搜。”佳佳大聲說:“老師,先搜我的,快點搜我的吧!”倒霉的佳佳立刻“中標”——老師的書不在她的書包里才怪呢!聰明的老師馬上說:“不可能是佳佳把我的書藏在她的書包里的,是哪個同學,老實承認,老師不予追究。”我再也忍不住了,走到老師的跟前,低聲說:“是我把書放到同學的書包里的,我錯了。”老師目瞪口呆,立刻把我拉到辦公室,叫我寫檢查,家庭作業加倍,那時,我下定決心,不再搗蛋了。
這次我雖然得到了搗蛋的快樂,但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再也不搗蛋了,我要擺脫加尼諾那種快樂在倒霉邊緣的命運。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2
“我愛上學,就像鳥兒愛著雨,不管多累,老師嚴厲,我也絕不會放棄……”歌曲唱得多好,可我們學生又有幾個是真的心甘情愿去上學呢?我們只是每天重復一件事情,慢慢地忘記了自己童年該有的樂趣。
中國的小學生在奧數等一些難題領域遠遠超過外國同齡學生,但在想象力方面卻又遠遠不及,是什么扼殺了中國小學生的想象力?
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好好學習,這樣才能考好大學。”這樣便開始了我們艱難的考學征途。每天都是以學習考試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習為樂趣,幾乎完全忽視了本該玩耍的時間。我們失去了孩子原本應該擁有的玩心、童心,無法像意大利著名作家萬巴筆下的“搗蛋鬼”加尼諾那樣充滿想象力,每天都能闖一堆“禍”——但這對加尼諾來說卻是無比快樂的。他從不讓大人們左右自己的想法,他根據自己的心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他的童年總是充滿歡樂和美好的回憶。而在我童年的記憶里,記得最清的居然是立志考清華大學。我記得幼時聽到媽媽告訴我清華是全國最好的大學,我便嚷著長大要上清華,媽媽便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炫耀。我便為自己這句話感到高興,因為我覺得這句話讓媽媽為我自豪。現在想想卻覺得有點兒好笑,這是多么功利的一句話,卻出自一個幼兒園小孩子之口。
“父母和老師說的話都是對的。”我們很小似乎就懂得了這句話的.意義。
這句話看似荒謬,卻是中國孩子們一直奉行的“真理”,我們總習慣于把父母和老師的話奉以為“真理”。有一次我無意中看見我弟弟寫錯了一個句子,便告知他錯的原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說:“老師說是這樣寫的,所以我是對的。”后來無論我怎么說,他都不肯相信,好像老師說的就是圣旨,不可以更改。孩子們完全拋棄了思考,認為只有聽父母和老師的話才是對的,即使隨著知識的增長明白了“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道理,但是我們已經習慣于聽從父母和老師的,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萬巴筆下的加尼諾倔強活潑,他并不認為大人說的就一定是對的,他只相信事實,敢于向大人的“權威”發出挑戰,加尼諾甚至在面對大人的偽善、言行不一時,總是用自己的方式讓他們的丑惡暴露無遺。
加尼諾的樂趣在于勇于探索。我們也應該和加尼諾一樣勇于探索,讓自己的童年富有想象與歡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找屬于自己的樂趣,讓自己的童年豐富多彩。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3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是我從媽媽逛書展歸來帶回的兩本書中挑出的一本。比起相對厚些的《傅雷家書》,我更喜歡《搗蛋鬼日記》。因為我以前也是一個小搗蛋鬼,所以一拿到這本書,我就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書里的搗蛋鬼——加尼諾,真是太會搗蛋了:他在家玩魔術的時候,把叔叔的眼睛給打傷了;在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晚上嚇唬姐姐,引來了鄰居們;和同學一起開車,出了車禍……因為鬧出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加尼諾被迫被送到了離家遙遠的住讀學校。
看了加尼諾的日記后,我想到了我小時候在家玩完玩具后,不想收起來,又怕被媽媽罵,于是我當時想了一個辦法——把門鎖了起來,而且是人不在里面的時候。到了晚上,媽媽下班回來了,我立刻把門一鎖出來迎接她。當媽媽去看我玩具收拾得怎么樣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不知道怎么打開門了。后來只能請“急開鎖”的師傅上門將房門打開,我們才得以進房睡覺。
再來說說書中的加尼諾,他被送到住讀學校后,又和其他幾個同學一起揭發了校長和廚師,用洗盤子的水做湯給同學們喝的事實。為了報復,他又扮演學校創始人的靈魂來嚇唬校長。這又不由自主地讓我想起我們班的雷一鳴同學。他自稱“雷伊”,也是一個“搗蛋鬼”。一天上課時,彭展同學想知道“霾”字怎么讀,老師還沒來得及點同學上講臺來注音,我只感覺身旁有一陣風吹來,我想:肯定又是“雷伊”。等我剛回過神來,就已經看見他站在那里期待著老師表揚啦!但是他沒想到,自己不但沒得到夸獎,反而被批評了一頓——因為上課時間不能隨便下位。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們身邊沒有了這些“搗蛋鬼”,就沒有了學習和生活中的樂趣了,如同一個成語所形容的那樣——千篇一律,那多單調乏味呀!
這本書中的加尼諾,用他那異想天開的天真形象,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而且還證明了搗蛋鬼也可以做好事的道理。這本書既輕松有趣,又能勾起人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難怪我讀了一遍又一遍,至今仍一愛一不釋手!最后,我希望所有的人,通過讀這本書,分享到加尼諾種種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并不斷開啟所有人孩提時代的共同秘密:其實搗蛋也“瘋狂”,在幽默與歡笑之間,可以重溫一段快樂而委屈的童年時光,這樣閱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