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作文四篇
【熱門】日記作文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日記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記作文 篇1
3月18日星期日晴姥姥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貓咪,它身穿一件黑白相間的毛衣,臉上嵌著一對金色小燈泡,晚上還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嘴角邊還站著兩個守護神。小貓咪可貪吃了。記得有一天,姥姥買了一條魚回家,它一看見魚,就手舞腳蹈地跳起來,圍著姥姥團團轉。姥姥把魚放進冰箱里就去做別的事了,小貓咪趁機躍身跳上了桌子,用爪子撥開冰箱門,津津有味地吃起魚來。當姥姥去取魚時,發現魚不見了,只見小貓咪正貪婪地吃著僅剩下的一條魚尾巴了,真是讓我和姥姥哭笑不得??
但是,做為貓,小貓咪還是那么盡職盡責。它只要一看見老鼠就立刻撲上去,一天到晚不知要吃多少只老鼠呢。記得有一次,我去蘋果箱子里取蘋果,突然從箱子里竄出一只又大又肥的老鼠,把我嚇得直打哆嗦,這時該小貓咪出場了,先是閃電般地撲上去用爪子按住老鼠,發出一陣陣“嘶嘶”的聲音,把老鼠嚇得魂飛魄散,然后,又故意把老鼠放掉,沒等老鼠歪歪斜斜走幾步時,小貓咪又躍身將它攔在面前,就這樣幾個回合之后,老鼠已經毫無反抗之力,完全嚇得個半死,最后,成了小貓咪刀板上的肉,任其割舍,任其享受??這就是我家的小貓咪,一只既貪吃,又盡職的小貓咪。
日記作文 篇2
今天早上我剛進了校門,看見幾個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看見告牌上面寫著:小朋友請不要把自行車停在走道上!可一看還是有些人的自行車停在走道上.她們動起手來把自行車放好,早上來的人很多,她們剛擺好,又有其它自行車加進來.她們又把自行車放在走道上.她們這種主動幫助我們,又不喊哭喊累的精神應該值得大家學習。
這時檢查車棚人員來了她很感謝幫她忙的人員。
幫助別人只是用了一點力,但這精神道德品質是每個人必須擁有的美德。
最后得知這些人是六(4)班的殷玲.衛姍姍.我和六(1)班的龔雪萍同學。
下午上第二節體育課時,六(4)班的殷玲.李丹丹.張倩和我在幫助低年級小朋友們學走高蹺他們總是走的歪歪扭扭,一會兒就掉下來.我們跑過去邊教邊在后面慢慢的松手,總是告訴他們做任何事都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操之過急,知會功虧一簣的.我們很耐心的教著,他們也很仔細的學會。
大家一起來行動吧!在當中一定會找到快樂。
日記作文 篇3
今天翻了翻書柜,偶爾發現了自己以前的作文日記。好吧我承認以前自己作文寫的很爛,但是我們都是從那樣的環境挺過來的。
20xx年4月20日星期四
今天,我們進行了語文和數學期中考試。
我讓為數學很容yi,語文很很難。因為語文試卷上有許多字我們沒有學過。以后我要多看書,多寫字,爭取下次能考到100分。
看著以前的日記,我發笑了。哈哈,好多拼音代替的.字啊。還有不少錯字,居然有“讓為”這個詞,居然有“語文很很難”。居然還有以后要多看書多寫字,爭取下次能考到100分。真矛盾,提高成績跟寫字有啥關系?還爭取下次考到100分。你都不知道自己考什么樣子就隨便這樣說爭取下次,呵呵搞笑。
不!工業排放廢水別賴我家啊!唉,沒希望了。只能找一個新家了。
我看到了一個農場,一片綠油油的,還有蚊子!好啊,有吃的了。我大飽了一頓,心里閃現了一個念頭:“不如把這里作為我的家吧,就這么辦。”我悠閑地生活了幾天,沒想到,意外發生了:人類在噴農藥!我顛三倒四地走了。
經過我艱難地尋找,找到了一個青蛙標志的牌子,差不多是我的同類哦!我興高采烈[注: 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地跳了進去。我驚了一跳:是我的兄弟,卻是死的!原來他們是捕捉我的。我小心翼翼地離開,可是,不幸發生了:我弄出了聲音,把人引來了。他們拿著pa子,說:“抓住這個死青蛙!”我被追來追去,有一口井,我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
現在,我還在里面。
嗯哼哼,這篇文章寫的夠糟糕,看到了農場,一片綠油油的,我就想問三年級的自己:“綠油油的什么!”顛三倒四,哼哼,真搞笑。居然興高采烈地跳了進去,跳哪?小心翼翼地離開發生了不幸,人居然拿著耙子!真牛!好像當時我寫的是拍子,可能忘了加上i了。抓住這個死青蛙,死青蛙能跳?哼哼,人家是殺青蛙的工廠,得跑多遠才會有井。
我寫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勵那些剛加入小荷文筆很稚嫩的會員。他們都是一年級三年級的,由于太短錯字太多,根本沒人看。就算太惡心,那也得給人家一點鼓勵嘛,畢竟人家是小孩子,才剛剛接觸寫作,很多人都跟我差不多,小的時候作文寫得很糟糕很爛,但這畢竟是人家的努力啊。
日記作文 篇4
離開三十多年了,很想找個時間回故鄉去看看,那個夢魂縈繞的地方。汽車行駛在雪山峽谷之間,常常會有一種凌云翱翔的感覺,時不時會有一些驚喜躍入眼簾,勾起我年少時的往事。雪山依然那樣圣潔壯觀,杜鵑花在高原晚春中傲然綻放。看著周圍的變遷,我的心早已飛到了生我養我的小山村——江坡。
車子走在新修的鄉村公路上,回想起當年下山看電影《賣花姑娘》情景。那一天,在滇藏路51號大橋旁工作的父親捎話回來,說縣里要來他們那里放電影慰問,看我想不想去看,于是我糾集了幾個小伙伴,一放學就拿起手電開始下山。電影開映前,我們才趕到那里。電影在我們的哭聲中放完了,父親要我們幾個人留下來住,第二天再回去,可我們說明天要上課。說著就牽起一個小伙伴,大家一起往回趕。走在夜間的山路上,談論著電影中的情節,互相取笑誰淌的眼淚多。雪山頂上日月同輝之時,近10公里的山路終于在歡笑聲中走完了。
車子走到離村子還有三、四公里處,路斷了,看著近100多米的塌方,望下去60來度陡坡一直插進瀾滄江里,讓人旋暈,看樣子十多天都搶修不好。老伴說,太危險了,你在這里等,我去還一下你的心愿算了。看著近在咫尺的村莊,我哭了。在我們幾個猶豫不決之時,也許是我的誠意感動了上蒼,一位正在指揮搶修塌方的人走過來問我們是不是去江坡,來這里做什么?我帶著哭腔迫不急待地告訴他,我父母是當年來這里支邊的,我生在這個村子里,在這個村子過了十七年,離開這里三十多年了,想回來看看。他聽了,很快用藏話對我說,哦,想起來了,你是——大妹,太難得了。我就是江坡的村主任,你們跟我來吧。在他的引領下,我們小心翼翼地爬過了塌方路段。
走在村子的水泥路面上,村主任向我們介紹起了村子的變化,我也不時地問起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一些似曾相識的面孔打招呼,一邊極力搜索著記憶中孩提時的往事。突然,高高地掛在藏房上的一面紅旗躍入我的眼簾,隨行的小張同時站住了,小張問我:“阿姨,你看,那就是您念書的學校吧?”村主任激動地說:“不是,學校在那邊,這是‘云嶺先鋒’工程的一項重要活動,一個黨員代表一面旗,在每個黨員家房頂上都插上一面黨旗,就是要讓有黨員的家庭始終牢記自家是黨員之家,始終讓黨員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讓老百姓看一眼就知道誰家有黨員;讓進入村子的外鄉人碰上困難的時候看一眼插著的旗子就能找到黨員。”
走進老房東家(當年,因我家孩子多,父親認為住在公家宿舍影響同事,就在村子里借老鄉房子住),當年和我一起隔窗摘桃的小房東也已成了老媽媽。看著熟悉的環境,當年離開村子前的一幕幕往事涌上心頭。十七歲那年,聽說,我要去當知青,房東老阿媽拉姆早早起床為我做飯,臨行前,她雙手合十高高舉過頭頂,虔誠地向著遠處的雪山拜了又拜,而后慢慢地從包里抓出一把青稞放在我的衣袋里,拿出一根紅線系在我的手上,含淚送我出門。后來才從當地的老鄉那里得知,這是藏族阿媽在孩兒臨行前的祈禱,紅線讓遠行孩子不要忘了回家,青稞祝福孩子遠行安康吉祥。走到老房東的遺相前,我默默地傾訴,阿媽,您的女兒回來看您了。
別了,生我養我的故鄉,牽著支書的手爬在塌方路面上,回首看看恬靜的山村,藏房頂上的黨旗在遠方雪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鮮艷。
忘不了的故鄉,忘不了的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