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讓為話題作文指導及例文
第 1 頁 以讓為話題的作文指導及范文
?
以“讓”為題目的作文分析及例文 ? ?
房福建 ? ?
[作文題目分析] ? ?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 ?
我國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讓”的名言。《論語》說:“當仁不讓于師。”李斯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俗語說:“讓人三分風光月霽,退我一步海闊天空。”有人問拾得和尚:“人逼我、迫我、害我,你將如何待他?”拾得和尚說:“容他,忍他,讓他。” ? ?
請以“讓”為題目寫作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 ?
[題意分析] ? ?
這是一獨字類的命題作文,關(guān)鍵在于發(fā)散思維,找尋到寫作立意,進而布局謀篇成就佳作。
? ?
在審題上,首先是內(nèi)涵立意的決斷,我們要盡可能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比如想到謙讓、忍讓、避讓、讓步、讓賢等,甚或是由古今中外關(guān)于讓的名言故事想到“讓的結(jié)果”、“讓的原則”、“讓與被讓”等,再者亦可反向立意“不讓”,比如當仁不讓、巾幗不讓須眉等。這之中一定要關(guān)注教材當中學到的關(guān)于讓的典范,如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孔融讓梨的故事。這樣縱橫的聯(lián)想和想象之后我們才有自己可以寫作的最佳立意,比如確立“讓步,必須把握好度”、“過于謙讓,只會坐失良機”等觀點;也可以占有大量的素材,寫作就會迎刃而解了。
? ?
其次是思路的拓展,現(xiàn)在浙江卷打壓套話作文但并不否定中規(guī)中矩的議論文,相反一些結(jié)構(gòu)嚴謹、思路流暢、論證深刻的議論性散文往往摘取考場桂冠。所以在第一步集中目標定下立意之后就要在布局謀篇上下工夫了。我們可以由思考時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發(fā)散思維,更可以此規(guī)定自己的寫作思路,
第 2 頁 當然我們多的應該是變化,而不是死守于此。一般我還是側(cè)重于典型的議論文的寫作,在開頭一段,可以采取以景或物起興以切入到自己寫作的命題及立意,當然也可以直入主題;這樣在第二部分應該對自己確定的寫作立意內(nèi)涵有一個明確具體的闡釋,這一部分論述明確了,既可以讓老師明了自己的寫作內(nèi)核(當然要有點新意的),又可以為自己的寫作展開定下一個基調(diào)、方向、前提、原則,下文的論證圍繞此有機展開;然后是論證過程的展開,可以采取并列式、遞進式等結(jié)構(gòu),在事例使用上避免單調(diào),一部分可以詳用個體事例,另一部分可以使用群體事例,正面說了也可以反面、假設展開,使自己的文章內(nèi)容、形式靈活多變;最后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升華主旨,避免空洞的抒情議論,無病呻吟的結(jié)尾無異于收束一大敗筆。當然最關(guān)鍵的是避免套話作文的浮淺的論述,只在表面上做華麗的裝點,缺乏深層上的探究,更不要采取文摘式的敘述,人物事例一大堆,然后簡單地一個道理闡釋。
? ?
當然這里也順便說下考場當中文體的選用,不限制文體并不是不講文體,關(guān)鍵是選中自己最擅長的并且與本命題一致的文體。敘事能力強的同學,可用記敘文體演繹一個故事;文筆優(yōu)美的同學,可以選擇抒情性強的散文;此外還可以寫成戲劇、童話、寓言、對話錄、演講、日記、書信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形式由內(nèi)容決定,不能為了一味追求文體創(chuàng)新,而忽視內(nèi)容的真情實感。也不要選擇自己不熟悉的文體,以免弄巧成拙。
? ?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平我們多嘗試,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
? ?
[素材積累] ? ?
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 陳毅 ? ?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 魯迅 ? ?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陽明 ? ?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 老舍
?
“驕傲”兩個字我有點懷疑。凡是有點干勁的,有點能力的,他總是相信自己,是有點主見的人。越有主見的人,越有自信。這個并不壞。真是有點驕傲,如果放到適當崗位,他自己就會謙虛起來,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鄧小平
第 3 頁 ? ?
我的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 徐悲鴻 ? ?
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藥。——塞萬提斯 ? ?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jié)出甘甜而柔軟的果實。——辛姆洛克 ? ?
要是你無法避免,那你的職責就是忍受。如果你命運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說自己不能忍受就是犯傻。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chǔ)。——柏拉圖【古希臘】
? ?
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處人之所不能處。——馬南屯阝 ? ?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 《增廣賢文》 ?
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清)金纓 ? ?
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明)林翰 ? ?
得放手時須放手,可饒人處且饒人。—— (元)關(guān)漢卿 ? ?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于怨恨,他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惱怒;他對自己的伴侶和親友的不足處,以愛心勸慰,述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聽者動心,感佩、尊從,這樣他們之間就不會存在感情上的隔閡、行動上的對立、心理上的怨恨。——穆尼爾·納素夫 ? ?
[素材故事] ? ?
1.人與人之間交往,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摩擦。當你受到無辜的傷害時,你是選擇以牙還牙還是選擇寬恕忍讓? ?
《寓圃雜記》中記述了發(fā)生在楊翥(zhù )身上的兩個故事:一天,楊翥的鄰居丟了一只雞,指責是楊翥偷的。家人將此事告訴了楊翥,以為他會大怒,可楊翥卻淡淡地說:“天下又不止我一家姓楊,隨他罵去。”另外一個鄰居,每逢下雨天,便將自家院中的積水排放到楊翥家里,使楊家深受臟污潮濕之苦。家人又將此事告訴了楊翥,他勸解家人道:“總是晴天干燥的時日多,落雨的日子少。”久而久之,鄰居們被楊翥的忍讓所感動。有一年,一伙賊人密謀欲搶楊家的財寶,
第 4 頁 鄰居們得知后,主動組織起來幫楊家守夜防賊,終于使楊家免去了這場災禍。
寬容是一種美德。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控制自己沖動的行為,勇于接受忍讓和寬容的考驗。如果能像楊翥那樣再尋找一條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就能把忍讓的痛苦化解,產(chǎn)生出寬容和大度來,就能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形成和諧相處的生存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 ?
2.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fā)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 37根釘子。后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shù)尼斪右仓饾u減少了。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的多。終于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 ?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fā)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后,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象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插一把刀子在一個人的身體里,再拔出來,傷口就難以愈合了。無論你怎么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要知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你的朋友是你寶貴的財產(chǎn),他們讓你開懷,讓你更勇敢。他們總是隨時傾聽你的憂傷。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支持你,向你敞開心扉。” ? ?
3.處世名著菜根譚中有這么一句: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之根基。”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
?
古人還言:“宰相肚里能撐船。” ?
佛教也講:“怒火能燒功德林。” ?
還有一句名口頭禪:“大人不計小人過。” ?
上述名句名言都在提醒我們遇事不要與人斤斤計較,應該把便宜、方便讓給他人,這樣你與他人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人際關(guān)系也會融洽了,這才是君子風范,大人的處世之道。
? ?
4.忍讓是什么?它不是懦弱。是一種可貴的寬容、是一種待人的尊重、是一種耐人學習的做人方法、是一種人們在很多時候都想去做的行動。
在古代,有兩家人為了中間的一堵圍墻而不和;在現(xiàn)代,有很多人為了別人說的一句氣話而大打出手或者造成更為嚴重的事。試問,這樣做值得嗎?得到的是什么?我想只有遺憾和后悔吧。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去忍讓呢?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煌艘徊侥兀慷椅覀儸F(xiàn)在都希望的是和平美好的生活,何必為了點小事而鬧的不愉快,何必把彼此的友好的關(guān)系弄僵呢?
第 5 頁 ?
學會忍讓,真誠待人,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看世界,伸出自己的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就是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人們向往中的天堂 ?
寬容是一朵美麗的浪花,它是井底之蛙躍上井口看到海闊天空,它是狂風驟雨后出現(xiàn)的絢麗彩虹,它是黑暗中指引人前進的明光。
?
正是因為有了寬容,《巴黎圣母院》中的拉·愛斯梅拉達用自己寬廣的胸懷感化了丑陋心如堅石的伽西莫多,因為有了寬容,美麗而又芬芳的紫羅蘭才會在你踩扁她的鞋上仍留有她的余香,因為有了寬容,丁香花才會把香味留給了你,而把苦澀留給了自己。
寬容能使人的思想高尚。因為心中有了寬容,心中才會有如丁香般的奉獻精神。
一個印度人,看見一只溺水的蝎子,他沒有視小小的生命于不顧,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可卻不想被剛救起的蝎子蜇了手。他并沒有后悔。在救與不救的抉擇中,它不但了選擇了救,還選擇了寬容。原來,寬容就是如此無怨無悔。
?
有人說,寬容是世界上最寬廣的胸懷,也有人說,寬容是如大海一般的包容。寬容是讓人心靈清澈的靈方,寬容是增進友誼,增進愛的妙藥。選擇了寬容,不就是選擇了大海,選擇了藍天,選擇了愛嗎? ?
只要我們心中有了寬容,我們就能看到心胸狹窄時看不到的壯麗美景,我們就能聽到心胸狹窄時聽不到的天籟之音,我們就能體味到心胸狹窄時感受不到的海闊憑魚躍的寬廣胸懷。
寬容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愿每人都能擷取這朵浪花,做一個有純凈清澈心靈的人。
5.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fā)生糾紛,要他用職權(quán)疏通關(guān)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后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并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jié)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 ?
6.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 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 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 ?
7.韓信胯下之辱
第 6 頁 ? ?
8.廉頗負荊請罪 ? ?
[ 作 文 范文]
讓 ? ?浙江金華一中高三(5)班
曹程皓 ? ?
“讓”,也許注定飽含智慧,寥寥數(shù)筆,卻能勾勒一個人的道德品性,有時,“讓”是一種寬容,一種和諧,一種待人接物時必需的美好品質(zhì);但有時,“讓”是一種懦弱,一種妥協(xié),一種面對強權(quán)時的俯首稱臣,這樣的“讓”,我們還要嗎?還能“讓”嗎? ? ?
“我從天堂偷來圣火,可是人間懼怕光明;于是我把自己點燃,遙遠的天際——鳳凰涅槃。” ? ?
他從山村走進北大,成為一個時代的奇跡,然而他面對的是非議、質(zhì)疑、不理解,他用詩人的敏感捕捉到社會的斑點、孤獨、誹謗、憔悴、絕望,生活對于他,就像一只大缸,灌滿了各式各樣的苦水,苦痛擊碎了最后的幻影。
? ?
然而,他讓嗎?他屈服嗎?他用依次悲壯的隕落宣告一場涅槃。站在金黃的麥地下,在這大地的中央,他手扶天梯,他知道,它通向天堂,這個渴望飛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誰能肯定這不是他的第二次飛翔。
? ?
為了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魂之苦,海子,他用毫不退讓的姿勢,向世人展示一輪新生的太陽,來呼應黎明前彌賽亞洪亮的召喚。
? ?
當我們面對理想的無法實現(xiàn),請不要退讓,用堅定的信念守護信仰的綠蔭,就算被罵作“白癡”,也要做一個有骨氣而且虔誠的白癡。
? ?
當邪惡的黑手伸向神圣的奧運圣火,我們能“讓”嗎?美麗的金晶用微笑告訴世界,神圣不可侵犯。
? ?
當藏獨分子,臺獨勢力公然叫囂,我們能“讓”嗎?為了祖國的主權(quán),為了民族的尊嚴,我們堅決說“不”。
? ?
當“三聚氰胺“肆虐神州,毒奶粉,毒火腿,蘇丹紅,戕害多少無辜者
第 7 頁 的性命,我們能”讓“嗎?一次次道德的譴責,一份份生命對其他生命的責任,在我們心中敲響警鐘,面對良心的拷問,我們不能逃避,我們要讓世間的不公在正義的利劍下無處藏身。
? ?
在許許多多的時候,也許生死攸關(guān),也許在挑戰(zhàn)我們的原則,黑暗下,權(quán)威下,但為了生命的尊嚴,為了讓正義凜然,為了讓理想的光輝燦爛,請勇敢地說出:“不能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