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元宵
小學作文:元宵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作文:元宵,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作文:元宵1
別樣的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五,通常都是買元宵,可是今年我們一家人通過親手滾元宵、包湯圓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元宵節。
那天我們先試驗自己動手滾元宵。
首先,把已做好的豆沙餡團成一個個小餡料團。接著,讓豆沙團沾一點水,放到裝有糯米粉的盆中。我端著盆,來回晃,讓每一個小團子都滾上糯米粉。慢慢地,小團子變大了一點。讓變大的小團子再沾一點水,再滾。團子越滾越大,元宵又白又圓,像一個個胖胖的雪娃娃。
第一次嘗試成功了!圓圓的元宵里有一家人的合作、團圓。
接著,我們又嘗試著包湯圓了。包湯圓比較簡單,就像包包子。只是皮是糯米做的,里面的餡兒是甜的.。自己剛開始笨手笨腳的,湯圓的餡兒經常露出來。我還開玩笑:說“又露餡了!”在姥姥和媽媽的手把手耐心指導下,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我學會了包湯圓,心里別提多激動了!最后,把自己親手滾的元宵和包好的湯圓一起放進開水鍋里,六分鐘以后就出鍋啦!
全家老小一起圍坐在餐桌前,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心里有說不出的甜蜜。
今年的元宵節真令人難忘??!
小學作文:元宵2
就在20xx年的2月11日,也就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來到了中國的每個城市和農村。大街上又像春節那天一樣,熱鬧了起來。
這一天,我做了個大燈籠。我首先找來一張很大的粉色長方形紙,在上面畫了一只雞(吉)、一頭象(祥)、一個女生指著她的嘴(如)、一只螞蟻(意)——就是“吉祥如意”。我又在紙上畫了一只腳,上面敷著毛巾(福),然后把紙卷成筒狀,并用雙面膠粘起來。接著,我用一張大紅色卡紙,把粉色紙筒的頂端給封住并粘好。再拿一根紅繩子,剪成一小段,用牙簽在大紅色卡紙戳一個小洞,把繩子從粉色紙筒的另一面穿過來,然后在繩子的一端綁一根筷子,另一端綁一根牙簽,燈籠的頂端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我在粉色紙筒里塞了一些花瓣,然后用另一張大紅色卡紙把紙筒給封住了。接著,我用雙面膠在粉紙筒的底部外圍粘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把我平時收集的`所有金線條拿出來剪成相同長度的小段,然后把它們一把一把的粘到被撕掉外膜的雙面膠上,直到看不出有一點膠為止。這時,我的燈籠終于完工了。
吃好飯,我拎著我的燈籠在小區的健身中心處轉了一圈,收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羨慕目光,我開心極了。
第二天,我把那個燈籠捐到了我們小區里的募捐箱內。晚上,我夢到我做的燈籠在災區成為小朋友的搶手貨,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小學作文:元宵3
我的家鄉在老河口,這里的元宵節晚上非常熱鬧。這不,我早早地吃完飯,便急忙拉著媽媽往街上趕。
濱江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多得都擠不動,很多人都自發買了五顏六色的孔明燈,帶著自己的美好愿望,將他們放飛在空中,孔明燈越飛越高,像天空中的一顆明星,明亮而美麗。放孔明燈的人越來越多,如星星般的孔明燈在天空中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銀河,美麗而壯觀。引得路人駐足觀看,都不約而同地拿起了手機相機對著美麗的“銀河”拍照留念。我也被這美麗的景觀所吸引,久久不肯離去。
突然,旁邊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嚇了我一跳,我向四周望去,原來人們在放煙花啊!我的目光很快又被五彩繽紛的煙花吸引去了。
五顏六色的“彩明珠”,一會兒閃耀在東邊,一會兒閃耀在西邊,黃色的“大黃蜂”玲瓏的“穿天猴”來回盤旋,那邊不知誰點燃了一個“小金屋”煙花,頓時,從結構精巧的房子的小煙筒里,噴出一串串無光十色的火焰,火煙里還閃爍著一個彩色的星球。紅色的像盛開的'桃花,黃色的像一大堆艷麗的牡丹,紫色的像滿園串串的葡萄,還發出一陣悅耳的鳴叫,前面的剛消失,后面的又噴了出來,此起彼伏。
時間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悄悄溜去,看看鐘,已經很晚了,我才戀戀不舍地向家中走去。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啊!
小學作文:元宵4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的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各地的習俗大都相同。 吃元宵,放煙火,看燈盞,舞獅子……場面可熱鬧了!
早上吃過湯圓后,我和爸爸媽媽就去看了。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不一會從遠處傳來了鑼鼓聲和鞭炮聲,我迫不及待的鉆進人群,只見耍龍隊舞著青龍、黃龍、金龍,上下翻騰,左撲右跳,搶 奪龍珠,把地上的陽光掀攪地青一道黃一道。“一、二、三、四……九”我認真地數了數,“噢,有九條龍!”我驚訝地叫起來。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 洋;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人們沉醉在這如幻如夢的表演中,整個廣場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不時想起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和孩子們的喝彩聲。
元宵節的晚上,更是熱鬧紛繁。夜空上有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焰火:有的是流星雨,有的是小傘狀,有的是交叉狀,還有的是雙重傘等。除了天上的煙花還有地上的:有煙花陀螺、煙花噴霧、吐 珠、旋轉的等。小孩們都提著花燈,樣式不一、種類繁多,屬金牛燈最多。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店鋪都要掛出許多盞花燈來。
小學作文:元宵5
“賣湯圓,賣湯圓,這里的湯圓是圓又圓……"
今天是元宵節,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星星點點的小雨,可還是澆滅不了我那興奮的.心情。爸爸給我和妹妹準備了兔子燈。那兔子燈太活靈活現了,妹妹已經去花園溜達“兔子”去了。而我這饞貓卻扒拉在煤氣灶旁,看外婆下鍋我的最愛——湯圓。只見大澡堂里徜徉著一個個“白胖子”,它們都挺著個大酒肚,憨態可掬。我咽著口水,眼巴巴地等湯圓出鍋。不一會兒,外婆就把“白胖子”舀進一個大瓷碗里,我屁顛屁顛地跟在外婆后面。湯圓一落桌,我趕緊撈起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呼呼”胡亂吹了幾下,就忙不迭的往嘴里送……“滋溜”滿嘴的芝麻在唇齒間化開,“香甜”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這美味。
本來想去城隍廟逛燈會,因為疫情及身體原因,我就偷個懶,云賞燈咯!整個城隍廟燈火輝煌,只見那花燈形態迥異,色彩斑斕。有東方明珠的造型燈,還有安徽迎客松,南京秦淮河,蘇州的昆曲,杭州的西湖等等造型燈。簡直美得不能挪開眼!最耀眼的還是屬鯉魚了。那巨大的紅色錦鯉,活靈活現,好似迫不及待要躍入龍門一樣。雖然這次沒有身臨其境,但也見識了花燈的華麗。
又到一年元夜時,愿今年的祖國風調雨順,花朵的我們天天向上!
小學作文:元宵6
過年,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最熱鬧的當然是十五的元宵節了。
十五那天,我突然聽到窗外有一個唱歌的聲音,一看,哦,原來是一只船型的車正在到處游行。我問媽媽:媽媽,那是干什么的呀?
媽媽回答我:今晚要鬧元宵,中巖公園還有很多表演呢!你也去看看吧。
我一聽,高興極了,便奔向了中巖公園。
我來到東坡廣場,只見那些要表演的游行隊伍已經早早的卡是彩排了。七點時,游行正式開始了。排頭的.就是剛才那只金碧輝煌的船型車。上面的叔叔阿姨們像一個個世界名模似的,擺出一個個優美的動作。緊接著是一條龍,然后是一只只由老大家扮的小蝴蝶,后面還有一個個笑臉娃娃呢!那些笑臉娃娃們個個笑瞇瞇的,好像在說:元宵節快樂,祝你們玩得愉快!
我覺得演得最好的,得數南城鎮大家舞的那只大龍。
那只龍明顯比前面的龍要大得多,它是用竹子編成的。龍前面還有一顆寶珠,,龍會跟著它,想要搶到它。這時,舞龍的大家叫了起來:哦--頓時,龍身就呈波浪形奔跑了起來。好!圍觀的大家都發出了贊嘆聲!然后,龍身又盤旋在了一起,龍嘴里吐出了煙花,哇,太好看了!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中巖公園,此時的中巖公園,已經成了人的海洋,大家都沉浸在了元宵的快樂中。
小學作文:元宵7
今天很開心,因為今天是元宵節,不僅沒有作業,還可以痛快的玩一場。
一放學,我就興沖沖地買了八個許愿燈;吃完晚飯,我看見了弟弟,他也買了好多的許愿燈,紅的、黃的、白的……應有盡有;于是。我們便一起去放許愿燈。
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們點燃了一盞許愿燈,只見它在五顏六色的煙花的襯托下,是那樣惹眼;遠遠望去,像是花仙子在百花齊放的`時候,慢慢的從花里款款的走來,眼看著那盞燈,越飄越遠,越飄越遠。漸漸的從一條小船變成一顆耀眼的星星。緊跟著,又一顆“星星”。頓時,夜空中增加了一顆又一顆“星星”,它們給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絲歡笑和喜悅,給黑暗的天空增添了幾分色彩和激情,給沉睡的大地帶來了幾縷生氣和希望。
看著那許愿燈,我心里默默想:我一定要努力考上縣高級中學,爭取考上哈佛大學,成為全鎮哈佛第一人!弟弟說:“我要痩十公斤,高20厘米,長大后長得比姚明還高!”許完愿后,我們開心極了。我們在一顆顆耀眼的“星星”下追趕著,奔跑著,吶喊著,”星星”看見了,便也和我們一起互相追趕著,”星星“們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左一竄,又一竄,真調皮!
這個元宵節過的真開心。
小學作文:元宵8
中國傳統文化各式各樣,燈謎就是其中的一種,燈謎是寫在彩燈上的謎語,謎語來源于漢族民間口謎,后經文人加工成為謎語,在中國源遠流長。燈謎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漢族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記得那一次元宵節,吃過晚飯,我便興高采烈地來到猜燈謎現場,現場人山人海,到處張燈結彩!墻上貼滿了燈謎。各種類型的都有。有些人直盯著謎題,正冥思苦想,有些人一邊思考一邊用手比劃,有些人則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似乎想出了答案。
不一會兒,只見一位男子舉起手來,說出了答案,一番流利的解釋使鼓聲連敲三下,拿下了第一道題,得到了獎品。
看到這么快就有人猜出了謎底,我也來了興致,將目標鎖定在一道謎題為“四個晚上”的謎語上,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謎語一條一條地被答中,我卻依然毫無收獲,但我并沒有放棄,依然冥思苦想,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想出來了,我連忙舉手,學著他們,念出謎題,鼓聲響了一聲,我說出了答案:羅,鼓聲又響了兩下,“因為晚上就是夕,四跟夕組合起來就成了‘羅’字?!本o接著,鼓聲連響三下,我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接過獎品,心里美滋滋的……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們人民的智慧結晶——元宵燈謎,讓人認識后不得不喜歡上他的神秘者。
小學作文:元宵9
是元宵節,我們社區的元宵燈會可好玩了,有燈謎,猜中了有一個小哨子拿,有自己制作的兔子燈籠和象征著美好的燈籠,各種各樣,還要評選出各個獎項,還有好幾個有趣的活動。
我印象最深的是猜燈謎和評選燈籠。
哇!這兒的燈謎可真不少,數一數,有五十個呢!我獨自猜了幾個謎語,一個、兩個、三個……哇,我猜了還真不少,有八個呢!
過了一會兒,元宵燈會正式開始了。主持人―――王玲阿姨宣布開始猜燈謎,同學們和家長緊緊地簇在王玲阿姨的四周,生怕搶不到謎語。我在人群中穿來穿去,舉了好幾次手,王玲阿姨都不叫我,我放棄了,哎,真遺憾啊!
下面,我們要評選燈籠了。一進閱覽室,映入眼簾的是多彩多樣的燈籠,有可愛的兔子燈籠,有紅彤彤的五角星燈籠,有小巧的桔子燈籠,還有美麗的花燈……
我做得兔子燈籠可好看了!底是由廢舊圓盒做的,外面包了一層厚厚的紅色縐紙,里面放了一個玫瑰花蠟燭,外面是用一層紅色的縐紙圍起來的,里面用了一個十字圓鐵絲固定,在燈籠的四壁,有四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每只都代表不同的'祝福,最后在燈頂上安了一根鐵絲,用雙層的彩紙做出的小棒來當提
手,我做的燈籠出世了!
經過同學們和家長的指定,我的燈籠被評為了二等獎,好高興啊!
明年,我還要來參加做燈籠、猜燈謎的活動!!!!!
小學作文:元宵10
春來鳥語花香,十五合家團圓。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我國人民傳統的元宵節,就是人們團圓的日子。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吃著各種口味的元宵,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同樣也祝福我們的祖國在新的一年里國泰民安和諧團結。
元宵節起源于兩千多年的漢朝。元宵節也叫燈節,每年有許多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制作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如:象征著吉祥如意的大象燈,龍騰虎躍的雙龍戲珠、老虎咆哮的大型彩燈等。此外,還有許多傳統風俗節目:點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踩高蹺、猜謎等多種娛樂活動,它們給春節增添了無限美好風光。
元宵節除了要看花燈,鬧紅火之外,更美的.要數吃元宵了。我最喜歡吃元宵,每年的春節總是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你看,舅舅買來了巧克力餡的、花生餡的、黑芝麻陷的大湯圓,媽媽買了我最愛吃的老鼠窟元宵,它就是由青紅絲、桂花、核桃仁、芝麻等制成的什錦元宵。吃起來皮松軟,餡香甜,真的是松軟可口,美味佳肴,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名特產。
元宵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我們要永遠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小學作文:元宵11
陰歷正月十五夜,是國內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去節日期間照明以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氛圍。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不少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塊的,至元宵節這天大家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于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作文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馬上謎語系于燈上,使大家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盁糁i”一詞即來自于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11日始,賜節假10日?!背蔀闅v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p>
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小學作文:元宵12
爆竹聲中,迎來了國內傳統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元宵節,早晨起床當然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籠里,毛巾蓋著,鋪著紅紙。煮好的元宵,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著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節又稱“花燈節”,非常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花燈的品種不少,有些是加菲貓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紅色的小鼻子,櫻桃似的小嘴。一打開開關,加菲貓中的風車“呼”的一聲,風車旋轉起來。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間拉著小提琴的小姑娘還唱著歌:“讓大家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有些是蜻蜓形的,大大的雙眼,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節一節的.尾巴,只須推一下開頭,蜻蜓綠色的飛翼就有步伐地跳起舞來。我買了一個蓮花形的燈,小巧精致的蓮花,葉子上白里透紅,閃著明亮的光。
亞細亞超市的門口有兩條龍,龍頭上戴一顆珠子,兩邊頂著白色的龍角,黑亮的大雙眼,鋒利的牙齒,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今年是豬年,龍身上站著幾只神氣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大家招手呢……
元宵節猜燈謎也是一個要緊的活動,走在南峰服裝廣場里,到處都是燈謎?!帮h雪下雨”,“落花流水”,父親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白孕≡谝粔K,現在少聯系”,會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有趣!
小學作文:元宵1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湯圓又叫元宵。奶奶說:“過完元宵節,春節就算過完了。吃了湯圓,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可是我們家里沒有人會做湯圓,媽媽就去超市買了一些回來。有芝麻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肉餡的。今年媽媽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了我。到了傍晚我就開始煮湯圓了,我按奶奶教的方法:先把鍋里的水燒開,放下湯圓,然后把火調小。過了一會兒,媽媽讓我往鍋里加一些冷水。沒過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鍋蓋,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在水中,就像一顆顆大珍珠。好誘人啊!
媽媽幫我把湯圓撈到碗里。我剛把碗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了,不一會兒,就全吃完了。只剩下鍋里還有一只。爸爸說:“元宵節要猜燈謎的。我們每人出個燈謎,看誰贏了,誰就獎勵吃這個
湯圓。”大家都贊成這個辦法??墒前职殖龅闹i語一下就被媽媽猜出來了。媽媽得意地說:“看來這個湯圓歸我了!”我忙說:“別急,我還沒出謎語呢,這個不算!”大家都驚訝地看著我。媽媽說:“你也會出燈謎?”我說:“你們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沖倒了!是什么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出。最后我公布答案:“是個‘雪’字啊!”
我得到了這個最后的湯圓。太美味了,自己贏來的東西才是最好吃的??!
小學作文:元宵14
元宵節很想去看花燈,可是回家后發現父親母親的工作都沒完成。
父親讓我先寫好作業,大部分作業在學校里就完成了,剩下的我一會兒就做好了。
可是父親母親還是沒做完。為了等他們,我又看了一會兒書。好不容易,父親母親的工作都做好了。母親說沒來得及做飯,還是出去吃吧,等晚上回來在家里煮湯圓就是了。可是我都餓了,去哪里吃飯呢?母親問我。后來我們又去了味千拉面。
雖然是團圓的日子,餐館里的人也不少,點了餐還要等。我和母親先去旁邊的書店轉轉。書店里沒有人,我有點累,就坐在地上看了,母親說只要不到處爬就可以。吃了飯,我們就往世紀廣場走,但是很遺憾,那里沒有花燈。父親父親說現在去豫園太晚了,我們只好往江邊開,父親父親又開始在科技館附近的路上辨不出方向了。我真有點兒累了,躺在母親的腿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過了好久好久,車停了,發動機的`聲音也沒有了,母親叫我,我還以為到江邊了呢,結果是已經回到家了。母親說,到江邊的時候看我睡得那么好,不忍心叫醒我,就掉頭開回來了。
連正大門口的燈都沒有看到,我不高興了好一陣子……后來大家吃了湯圓,節就這么過了。
希望明年的元宵節能去看花燈啊!
小學作文:元宵15
突然在一旁的爸爸問我:“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于是爸爸對我說:“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今天媽媽一大早就回家了,手上還拎著一大袋面粉和肉糜。
不一會兒材料都準備好了,我馬上要開始學包元宵嘍!媽媽教我先把面粉和黏,再拿一點出來,撮成圓形。然后用手指把圓的一邊按下去,里面再塞上一些肉糜,最后把凹進去的開口捏緊。一個多汁可口的元宵就包好了。突然在一旁的爸爸問我:“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于是爸爸對我說:“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相傳早于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至漢武帝創建了‘太初歷’,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開始活動,直至年十七才結束。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這說明了: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可以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