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春節的作文七篇
【精品】小學生春節的作文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春節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1
行花街,每年春節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節前十天左右開始,到年三十晚十二點結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氣就越旺。花市擺賣鮮花,年桔,工藝品等。春節佛山家家戶戶都會插上鮮花來過節,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來年鴻運當頭,走個桃花運的意思。金桔象征“大吉大利”。與金桔同類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樣能起到這個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選購其中一種。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還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過年的擺設之一。
拜年。無論帶了多少禮物,但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成都,我愛家鄉的春節。
一到春節,家家戶戶要貼對聯,大人要給小孩子紅包,要吃團圓飯,還要去拜年……我們一家人也會去給親戚們拜年,也要吃團圓飯。
有一次春節家里人來人往,這一家走了那一家又來了。這些天,媽媽和我一天要掃幾次地。可累了。又來了一家人,哦那是我外公他們來了。“耶”我表哥也來了“耶!耶!我終于找到陪我玩的'人啦!”家里吵吵鬧鬧的,像在開音樂會。我和表哥玩得真高興,不一會兒,爸爸說:“你們去放煙花吧!”“好嘞!”我和哥哥異口同聲的說。
還有一次,我們到親戚家去拜年。一進門,一個紅包擺在我面前,我不知道這個紅包是給隨的,一問才知道,這個紅包原來是給我的。我收下了這份禮物,晚上,大家都打開電視機,在收看春節聯歡晚會。
我愛家鄉的春節。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3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里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后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4
春節是家里最熱鬧的時候,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臘月30下午,父親忙著貼春聯,我和哥哥忙著幫父親抹漿糊,我們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上了喜慶的春聯,上聯是“銀蛇攜福氣”,下聯是“紫燕舞春風”,橫批“新春大吉”。我們很快就貼好了春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非常高興。在大門的兩旁父親還掛起了兩個大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
除夕早晨,我穿上新衣服,就和哥哥看父親放鞭炮。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從我們耳朵里穿過,好像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們高興極了。夜晚,我們吃過晚飯,我就和父親、母親和姐姐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豁然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非常好看。
大年初一我剛起床,就發現枕頭底下有壓歲錢,哥哥也有,我們高興的笑了,然后我們吃完餃子,就去奶奶家拜年,拜完以后,爺爺奶奶,就給我們壓歲錢,還把好吃的都拿出來了,給我們吃,我們都非常高興。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5
春節,顧名思義,應該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里。
春節的重頭戲,要數團年宴了。這一天大人們最為忙碌;廚房里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媽媽廚藝了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
下午四點,親人陸續到齊,一番寒喧之后,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肴,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彌漫了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當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于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
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春節,既然是春天的節日,讓我想起不知名的詩句:
春天何其多,屬于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么?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6
春節,對于我來說,就是吃好吃的,玩好玩的,還能得到不少的壓歲錢。
眼看春節就要來臨,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三十的年夜飯,門上的`春聯也都換上了新裝,大街上張燈結彩,一副喜氣洋洋的場面。
除夕晚上,我們一家子人,一邊吃著餃子,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的笑聲從塞滿餃子的嘴里發出。這次春晚最具特色的,就是搶紅包了。我們每人拿著一臺手機,對這電視拼命的搖,可結果卻不怎么好,可是,卻非常開心。
不一會兒,零點得鐘聲敲響了,我與爸爸下樓去放炮,樓下已成了炮的世界。鞭炮聲“噼里啪啦”震耳欲聾。耀眼的煙花打到空中,空中展現出了一朵絢麗的花朵……
一眨眼,春節就過去了,我又長了一歲,新的一年里,我要學的懂事,不用媽媽再幫忙了。20xx,加油!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 篇7
這周我學習了《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我看到了北京孩子們的春節是那么地多姿多彩,我不禁聯想到了剛剛結束不久的春節,大家都有自己的春節,在我眼里春節是令人畏懼的,五彩繽紛的。
我們樂平的春節從臘月二十日就開始了,家家準備年貨和爆竹,小孩子們天天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因為他們可以拿到非常多非常多的壓歲錢,而我小的時候并不喜歡過年,一向怕雞的我,對這過年產生害怕之心。過年前家家都要買雞買鴨,當然我家也不例外,這的店輔關門關得早,買了雞鴨總要養三五天,我多么希望過年能夠遠離這些雞群啊!
春節仿佛是個兩面派,它不僅讓我畏懼,還讓我覺得是那么地五彩繽紛。臘月二十三開始鞭炮聲就響個不停,“噼嚦啪啦”的聲音像傳遞信息的使者,把春節的信息告訴每一個人。這聲音為新年的曲譜增添了歡樂的音符。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可不輕松,他們除了要準備年貨,還要挨家挨戶地串門,為新的一年里增添光彩。
除夕真熱鬧。除夕就是春節的一個“彩排”,在這一天里,家家都要貼上紅紅的對聯,還要貼上各式各樣的門神。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不少人家都要守歲的。
正月初一與除夕的光景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天,大人們忙著做年菜,孩子們都要穿新衣,街上是空無一人,店輔都紛紛關門。吃團圓飯前是必須要打完爆竹的,這也是男孩子們最盼望的一件事。晚上一群膽大的孩子們都會成群結隊,用稻草紡織成龍的形狀,十幾個孩子會拿著稻草龍挨家挨戶地討彩頭,沒幾個大人會連這些碎銀子都拿不出來的。正月初十,春節在這一天正式結束了,春節像一盞燈,照亮了人生前進的道路,溫暖了人間的寒冷。這是一個美好的日子,猶如每一年的分界線,我愛這美麗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