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掃地那點事
優秀作文掃地那點事
掃地這種芝麻事兒,當屬舉手之薄勞,勤勉之積習,不費心力、腦力和體力,簡如人人可為,而非人人在為。一斑窺豹,大可鑒其德,小可識其性。
關于此,東漢時期的翩翩少年郎陳蕃和薛勤有段精彩的對話。陳蕃自命不凡,獨居院內常齷齪不堪,薛勤訪時詰問:“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答曰“大丈夫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反問:“一屋不掃,何發掃天下 ?”。劉蓉在《習慣說》中也提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掃屋與掃天下,前者關乎嚴謹、積累,后都關乎胸懷、奇志,其辯爭延綿歷史長河,相關佐證均可列舉若干,此處不作累述。
身在消防部隊,此類屬日常養成的必備之技,但常聞見基層之怨聲,機關之敷衍,非強力督促而不能維持常態,觀此種種,故閑聊一番,亦作自省心得。
反觀自己,也有很多曾經。在家里,手從不拈掃帚,從不碰洗衣機,從不進櫥房,從不洗女兒的尿布;在中隊,抱怨無休無止的衛生打掃,以及近乎苛刻的檢查方法,老用瞞天過海的戰術來應付;在機關,辦公桌上文件遍地,勿勿囫圇抹塵拖地,總以工作繁忙的借口來安慰。后來頓悟,在家中,參與女兒的成長太少了,分享家庭的樂趣太淡了;在單位,把鍛煉自己的機會丟失了,把嚴謹作風的培養拖沓了。一旦改變,就聞見了人生旅程抑揚頓挫的美妙音符。
其實,掃地就是一種勞動。曾國藩給后代的四條遺囑中,有一條就是: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一個人,穿其衣,住其屋,居其所,飲其食,只要自己能做的,理應自己動手,該自己努力的.,理應自食其力。如果按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來畫像,描摹出來的只能是一個心智和肢體不健全的人。古代圣君賢相,無不操技習藝,磨筋煉骨,勤勞自勉;今日精英達人,無不勤學苦練,逆境而行,殫心竭慮。況凡夫俗子,唯竭力而行。
掃地也是一種養成。讓自己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場所,整潔有序,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一絲不茍,是一種收獲的愉悅,是一種向上的精神,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在家庭,是參與和分享家庭生活,是引導和影響孩子習慣,也是培養勤儉家風的重要內容;在單位,是工作職責和任務,折射工作作風和稟性,映襯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需要家人的嘮叨,不需要外力的督促,逐步變成自覺行為和習慣。
掃地也是一種積累。大丈夫當掃天下,而始于掃足下;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從一點一滴中積累。做好小事,才能積累經驗;做好難事,才能積累方法;做好瑣事,才能積累耐心;做好急事,才能積累韌勁;做好當下,才能放眼未來。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想想,掃地那點事,應該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