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集錦十篇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集錦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源自于紀念屈原的活動。然而,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歷史卻比屈原的傳說還要悠久。有學者據此推測,端午節或許另有起源。其中一種說法是:端午節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端午時值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所以《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菽糜”(蓄:積、聚。菽:采集。糜:蓄糜)?!洞蟠鞫Y》上說:“蓄蘭,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潔,以禳除毒氣,這是針對五月這個惡月所采取的積極預防的措施。在這期間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靜養為原則。《禮記.月令》:“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節嗜欲”。同時,五月也有許多的禁忌。據應劭(公元178)的《風俗通61釋忌篇》記載,漢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的俗諺。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薦席”外,甚至有“不舉五月子”的諺語。《史記61孟嘗君列傳》就記載,孟嘗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親田嬰打算把他丟棄。因為田嬰相信:“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這個惡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現在,還可以從許多端午節的習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種端午起源的學說由聞一多先生所提出。聞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他首先引了吳均(公元467-520)的《續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同時,聞一多又舉了幾個文獻上的例子來支持他的學說。這些記載也都顯示,端午的起源和龍有著密切的關系。聞一多據此推測,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節日。自古相傳,吳越是斷發文身之國。至于斷發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龍子”,以避免傷害?!稘h書61地理志下》應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甭勔欢嗟慕Y論是,端午應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舉行圖騰祭的日子。也就是說,一個龍的節日。
這些說法固然解釋了某些特定的現象,但若將其中任何一說,視為端午的單一起源,則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遺憾。與其如此,還不如說,惡日及龍圖騰,都是端午可能的源頭。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它們互相融合,直到屈原傳說的加入,為它們添上了新的動力,端午才從此茁壯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端午節由來已久 農歷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午”?!八取?、“午”、“未”三個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巳”是火的出生狀態,“午”是火的極盛狀態,“未”是火的衰墓狀態?;饸獾搅藰O盛的狀態,也就是陽氣達到了極盛狀態,就會物極必反,陰氣開始產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后,陰氣開始產生,并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峰,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為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因為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為什么又把時間定為“初五”呢?一方面因為“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著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歷(即農歷)”每月的開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說,“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說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為“初五”。因為“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為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后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說為這個節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后起的;三代夏至節說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云塵子主張采用此說;惡月惡日驅避說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說并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說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為切入點來加以說明,是近代以來的說法。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學校連放三天假,我簡直快要樂瘋了。
久旱不雨,呆在家里,人頓覺燥熱得很。后來,爸媽決定帶我到去青云公園游玩。爸爸用摩托車載著媽媽和我出發了。
我們經過鬧市時,鬧市里早已人山人海,甚至連公路兩旁都站滿了賣各種草藥的鄉下人。
各種叫賣聲更是不絕于耳。好不容易穿過鬧市,爸爸的摩托車載著我們向青云公園疾駛而去。今年,我們倒是頭一回游青云公園。沒過多久,高聳于蒼翠之巔的青云塔就在我們眼前了。
沿著坡度較大且彎曲的水泥大道攀升,爸爸的摩托車都快喘不過氣來了,不停地咆哮著。我們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點意外。山下和山腰竟然出奇地安靜,基本上沒見到什么游人。我猜測可能是大家都只顧著過節去了,沒心思再出來游玩了。車行至半山腰,就再也無法上去了。
爸爸只好將車停在了半山腰。然后我們徒步向上攀登。
山上各種花草樹木長得異常茂盛。我們沉浸在綠色的海洋之中。以如此的自然美景作背景,照出來的相片一定迷人,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端午節見聞》。
媽媽立刻掏出了攝像機,不停地給我們拍照。哪知,山頂卻是另一番景象。高聳入云天的青云塔周圍站了不少人。有的中學生三五成群地站在石欄邊舉目遠眺,為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有的是一家老少集體出游,在青云塔旁正合影留念;有的退休老人在悠閑自得地打太極拳,似乎在此能集天地之靈氣······最惹人眼的要數那個穿白背心的老同志,他手握大筆,醮水圍繞著青云塔正專著地練習寫毛筆字,幾乎不受旁人干擾,寫出來的字端莊大方,吸引了不少游人前來圍觀。
爸爸見此情形,忙奪過媽媽手中的攝像機,動作麻利地按下了快門。
“丁零零……”清脆的放學鈴聲終于響起了。啊,總算放學了,同學們有的長吁了一口氣,有的迅速整理著沉重的書包,快步走出了教室。
此時的校門口、已經密密麻麻了。不用問,這肯定是家長們接孩子來了。盡管天氣很嚴寒,但家長們有的放下手中的家務活,有的拖著疲倦而勞累的身體,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按時按點接送孩子,寧肯自己多等孩子半小時,也不愿讓孩子在校門外等自己一秒鐘。有的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用好成績回報家長??捎械耐瑢W卻已可憐的分數回報父母,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公路上,此時幾乎都是家長和放學的孩子們。家長們騎著各種各樣的車輛,有的穿著單薄的外衣,有的穿著厚厚的棉衣……他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滿著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向家中駛去。
十月的冬天,天色暗淡下來,遠處的樹木和建筑物隱約可見。此時車燈、路燈都亮了起來。像一片燈的海洋。一輛輛急駛而來的汽車,像一個個急著要回家的“游人”一樣急匆匆趕路呢。
我和媽媽一路上談笑著……一直回家。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著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著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劃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熏蒼術的祝福,無不透露著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經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于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后,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很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著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著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將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將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術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后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術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歲月蹉跎,時間不等人,一晃中秋節就過去了。歲月不管你喜歡與否,每天太陽都會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無人可以脫離這地球軌道而違背它。社會繼續向前發展,人們照常天天棲息于這個星球上,每天都為他們的生計奔波,為了他們吃喝拉撒住行忙碌,他們與其它動植物一樣,總是避免不了更新換代、生老病死的規律。正如前段時間還熱烈奔放的驕陽,經過時間老人磨礪已經變成了溫順、乖巧。
夏天就象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熱烈奔放富有激情之余,有時來還會使人頓感變幻莫測,剛剛還情緒高漲轉瞬驟然雷聲轟鳴,大雨滂沱,令人摸不著頭腦。而秋天似一位婷婷玉立的女人,窈窕婀娜,向你裊裊而來,會使你充滿活力而自信。那一抹抹的秋陽,似你的戀人輕輕把你攬入懷,摩挲著你的頭發、臉頰,撫摸遍布你的全身。清晨,我家北面的陽臺正好能瞻仰到冉冉升起的太陽,從遠遠的山那邊,剛剛冒出頭的一輪太陽,就象經過了一晚養精蓄銳后,在簡單梳妝之后,那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富有青春氣息待嫁的素顏女人,英姿颯爽,出淤泥而不艷,清麗而不脫俗,從她的身上嗅出濃濃成熟女人的韻味,同時,在你的周遭還會洋溢著絲絲閑情逸致又情意甚濃的氣息。
南方的天氣沒有秋風掃落葉那一派傷感的景象,那嘯瑟習習的涼風,輕輕地搖曳著公園的喬灌木枝葉,觸起人們那一根懨懨慵懶的神經。由于南方天氣溫差大,植物會顯得更加翠綠,公園郁郁蔥蔥的綠地會更加持久,只有漸入冬天冰冷的時候,它們才揠旗息鼓地停止生長,很不情愿地進入冬眠,才會露出枯萎滄桑的神色?;▔系拿廊私?,雖然沒有了那炙熱陽光與高溫催發它五彩繽紛的花朵,不過,在這閑逸的環境里,還是努力抽穗出一枝枝花芽,加入到這個靜謐、舒適、祥和的大自然懷抱里。蜻蜓總是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在公園空闊草地上空盤旋,它就在緊接著人頭頂的上層空間盤旋,不高不低,人越多的地方,頭頂上盤旋的蜻蜓就越多,好象它已生既來就與人類就脫不了關系。它們盡情地上下翻飛、嬉戲,它們不僅眷戀著這清爽的秋色,還對有人類這種高等動物情有獨鐘,擺出高姿態,渾身使出各種戲謔與挑逗的身體語言……
我踏著幽雅青綠的小草,沐浴著溫馨的縷縷陽光,迎面吹拂清爽的涼風,張大雙臂敞開胸襟迎接那秋天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游稱之為“游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后,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為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碩果累累”,忙著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云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眾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杰。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云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瀴炫轉星宿搖,花蔓斗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為你作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為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卑殡S著這輕盈的民謠,端午節如約而至。理所當然,說起端午人們就會想到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想必這一天也是為了紀念他。傳說屈原投江后,人們害怕他被魚吃掉尸體就去投糯米,一邊劃船一邊找。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吃粽子”和“劃龍舟”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用不同的方式來過端午,當然會我最喜歡的還是在自己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在那一天,每個人不管有多忙都會停下手里的工作聚在一起。家鄉的男人們就圍在桌子旁喝酒暢談,婦女們就在廚房做粽子,做佳肴。而小孩子們就會在那綠芽新生的田里,你追我趕,不亦樂乎。但懂事、安靜一點的孩子,就會在廚房幫大人們打下手。一次我就在火爐旁邊看著炒菜的大人們,不禁問:“屈原怎么死的啊?人們為什么要紀念他啊?” 帶滿疑惑的我立刻吸引了大人們的注意。媽媽說:“他當然是自殺死的咯?!蔽耶敃r就更好奇了,心里想著:不就是一個自殺的詩人而已啦,古代的詩人有那么多,為什么要給他特別紀念啊!姐姐在旁邊笑著說:“他可是迫不得已的呢!他是為國而死的”可這些答案都不能滿足我。哥哥查了一下資料對我說:“他的死有很多猜測呢。其中一個猜測就是屈原和楚懷王的寵妃鄭袖有曖昧關系,被他知道后講兩人分開,后來懷王駕崩了,楚室怕他倆又再好,結果派人暗殺了他,就在汨羅江。”“可是屈原搶了別人的人,本來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啊”我又問出,哥哥一臉無奈,正要解釋,我又跑到正坐在門口包粽子的外婆那去了。
“有結果就要付出努力?!庇谑俏冶阏埥掏馄沤涛以趺窗兆?。首先把艾葉圍個圈,變成漏斗的形狀,底部還要露出點小口,便于漏水通氣,然后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圍下來,用繩子綁好??上业氖痔?,準備去拿,粽子繩時,“啪”一下掉了。我立刻回過頭來,以為要受到嚴厲的斥責,幸運的是,它掉進了裝糯米的筒子里,沒有浪費,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忙碌了幾小時的折騰,粽子終于出爐了。有甜的,有咸的,有肉的也有棗的。美妙的味道在口中徘徊,真是讓人吃了第一口還忍不住吃第二口。
時光如箭,每次想和親人在家鄉好好玩,可上學的現實卻總是把夢想擊的支離破碎。隨著艾草香,粽子香,順利的結束這個小假期。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小學生作文端午節。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閑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
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
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么痕跡,小學生作文《小學生作文端午節》。大伙很傷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里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
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并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
由于他學識淵博,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后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
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于是在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劃船尋覓并向水中拋粽子。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
《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著端午節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9
今天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這剛一打聽到,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閑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這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這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么痕跡。大伙很傷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江里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照辦了,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這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0
端午節,春光明媚,在別人高高興興慶祝端午;在別人懷著悲傷的心情紀念屈原的時候,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慶祝,去紀念。全中國都為這一節日踏上了各自的路途,而我們也不會例外。
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了小河九龍的黃山。在九龍廟里,有種很陰森的感覺,里面空蕩蕩的,只有幾位住在寺里的人,他們護著廟,守護著這個傳說。在房屋的周圍總會看到那些有愛心的人的名字,他們捐的錢或多或少,只要他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就行。貴在付出,不求數量。在屋里,我們看到的只有佛祖們,他們個個神采飛揚,見到他們,心里就會有種欲望,那就是買只香拜拜。其實每進一間屋子,自己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有時我會控制自己,保持這廟的寧靜。我們在這拍了照留做紀念。
唉!說來慚愧,身為了小河人,竟不知道有這么美麗的景觀,要不是這次活動,我恐怕是一輩子也看不到這么壯觀的風景。我們繞著黃山轉起來了,原來黃山這么大,突然,我們的視線集中到了一起,哇,好美的風景線?。≡谶@個角度看山腳下,真是一覽眾山小。不轉不知道,一轉嚇一跳,那山腳下的房屋整整齊齊排列著,莊稼也別具一格,還有那河水,碧清碧清,有幾位大小孩在河里嬉戲,想象的出他們應該玩的不亦樂乎。這樣一個別有風味的景色當然不能錯過,留下作紀念這個是必須的。
每年清明,九龍是人山人海,有的拜佛,有的爬黃山,把整個九龍圍得水泄不通,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也不會少一個,因為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古老的傳說:曾經唐太宗在此數龍,可他數來數去永遠只數到九條龍,他偏偏把自己是條龍給忘了,因此這里被稱為“九龍”
要說歷史悠久,那還是青城那邊的銀杏樹,聽說那里本有兩棵銀杏樹,有一棵非常大,需要五個大人手拉手才能圍一圈,可惜在不久前被雷劈成兩半了。另外一棵現在已有八十幾年了,長的那么高大,它的存在伴隨著洪福寺的存在,洪福寺在明朝就有了,現在的是重新改造了。雖然未能進去,但我能感受得到它里面的風氣。
這次活動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他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得到放松,讓自己變成一只小鳥,自由的飛翔。
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組織這次活動,在放松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了解了世界的美好,萬物得由每個人去珍惜,去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