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祭文經典【匯編三篇】
第1篇: 母親祭文經典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父老鄉親們:
在我與母親永別的時刻,我衷心地感謝您們陪在我的身邊,送別我的母親,陪我度過有生以來最悲傷、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刻,為此,我感到無比的感激!您們讓我感到堅強,鼓起勇氣,充滿力量。
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國的路上,風煙滾滾,冷雨蕭蕭,而我的母親,卻不得不孤獨地踏上歸途。她滿眼的不舍,不時的回頭張望;她滿腹的關懷,卻來不及留下只言片語;她步履沉重,卻又行色匆匆;她依依不舍,卻又無可奈何,她哪里舍得撇下她摯愛的親人們就這樣匆忙的離去呀,她分明已經看見幸福就在不遠處向她招手,可是,無情的病魔過早地奪去了母親年輕的生命,也給我們做兒女的留下了無盡的怨恨和終生的遺憾。
母親一九五七年農歷十月十八日,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雖然清貧,但外祖父、外祖母勤勞善良、為人忠厚、樂于助人的品性深深地影響了母親。母親從小就踏實肯干,吃苦耐勞,孝順父母,賢良有加。為人妻人母后,更是勤勞持家,埋頭苦干,無怨無悔。為了改變家庭的貧困面貌,母親和父親一道起三更睡半夜,養雞養兔,做衣服,運磚頭,三十年間從未停歇。忙完外面的活兒,回到家里還要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再苦再累卻從不埋怨。
上大學一直是母親的夢想,也是農村孩子走出農門改變命運的唯一渠道,母親深諳此道,所以在供養我和姐姐上學方面,她拼了命一般,和父親苦干硬干,即使他們吃糠咽菜,也從沒有想過放棄,直到自己病重的那一天。
母親能歌善舞,上學時是學校的文藝骨干、運動健將,成年后又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文體活動,成為村里秧歌隊的主要成員,病中更是時常放聲高歌、以歌明志,表明了她與病魔抗爭的頑強意志。母親模樣俊俏,身材高挑,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然而在我的記憶力里,母親卻從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新衣裳,一分一粒都不舍得浪費在自己身上,全都積攢下來供養我們。而如今,兒女們已經長大成人,都可以掙錢孝敬母親了,可母親一天清福也沒享上,就這樣撒手人寰了,母親,不是說好了,兒子在城里買大房子給您住嗎,您怎么不信守約定呢?
我還記得,在我和姐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從來沒有過喋喋不休的說教,有的只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默默地以她的人格魅力,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同時也得到了親朋好友和眾鄉親的好評。在母親抱病的兩年里,家里始終是門庭若市,探病的人駱驛不絕,母親也始終用微笑著面對著眾人,大家無不感慨,曾經都說病魔在母親身上發生了奇跡。
母親的堅強也非常人能比。在成長和創業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她都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從不畏縮。母親不喜歡眼淚,也從不讓我們流眼淚,尤其是在和病魔抗爭的那個階段,母親也從沒有因為疼痛難忍而流淚,掛在她臉上的始終是堅毅和微笑,她始終咬著牙堅持著,病魔也曾一度在她的堅強面前退縮了,然而,在當今醫學仍毫無辦法的癌癥面前,母親的堅強也只能是蚍蜉撼樹,無力回天了。
母親是睿智的,但她卻從不張揚她的聰明,她把什么都放在心里,始終是一副大智若愚的狀態,正是這種狀態成就了她短暫而又美麗的一生,她就像一顆流星,雖然一閃而過,但那璀璨和輝煌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心底。
母親的一生,是辛勞的一生,她用她的行動完美的詮釋了魯迅先生筆下“孺子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擠出的卻是牛奶和血;母親的一生,是默默無聞的一生,她雖然不認識聞一多,卻是先生說的那種人,那種“只做不說”的人,那種“做了也不說”的人,是那種只想付出,不圖回報,只考慮他人,卻永遠也不想給他人添麻煩的人。
母親的一生,就像初升的太陽,雖然沒有光芒四射,但她卻始終溫暖著四周;母親的一生,更像一張白紙,雖然質輕價廉,然而卻純潔干凈,沒有侵染,沒有瑕疵。
母親走了,留在人間的是美麗,是善良,是無私,是寬容,是勤勞,還有她淳樸的微笑,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中。在以后的人生中,我們將以母親為榜樣,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好好工作,孝敬父親,接過母親留下的重擔,把我們這個家建設得和和美美,興旺發達。
放心吧,母親,我們已經長大,從您身上學到的東西夠我們受用一生,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一定做社會的棟梁。
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規律,即命數到此,那也是無可奈何。所有的人都已竭盡了全力,包括母親自己。母親太累了,太累了,您就靜靜地躺著,好好地休息吧,我們會時常聚在您的墳前,看望您,陪伴您,為您送衣送飯,為您趕走孤單。
一路走好啊,母親!
第2篇: 母親祭文經典
走在母親走過千百次的小路上,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哀。在我的眼里,仿佛到處都是母親蒼老的身影,浮現出母親那飽經風霜的慈祥的臉。母親。您就這樣匆匆的離我而去,留給女兒無以倫比的憂傷和哀愁。讓女兒感到無窮的思念和內疚。
母親,您一生辛勞,給了女兒博大的母愛,難道您對女兒就沒有一絲眷念,不能給女兒留下一句臨終的遺言,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拋下女兒,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嗎?
母親,我想您。雖然,您已經離我而去,腳步匆匆,越走越遠。然而,女兒的悲痛,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去,反而與日俱增。多少次,我把您的照片放在我的床頭,看著您的遺像,傷心,垂淚。多少次在夢里,我見到您的面容,和您一起幸福的生活。
母親,您是女兒永遠的眷念,您是女兒永遠的牽掛。
每次,我走到您墳前,我都要佇立良久,回想起我的母親,回想起您對我付出的一切,回想起我們一起走過的三十三年的艱難歲月,回想起您忙碌的身影,回想起您的匆匆離去。過去的一切,就像發生在昨日,一切離我那么近,那么近……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母親,您在那邊還好嗎?您冷嗎?您也在想念您的女兒嗎?您的一切,是我永遠的牽掛。
愿母親在天之靈,會得到安息。愿母親勤勞善良的一生,會在遙遠的天國,得到回報。
母親,安息吧!
第3篇: 母親祭文經典
尊敬的長,輩親朋好友,鄉親們:
松柏滴淚,蒼山哀悼,泉水哽咽,大地悲痛。慈母***生于公元****年**月**日,與****年**月**凌晨**分因病進行手術治療后,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母親一生寬厚善良,任勞任怨,勤儉持家,正直忠厚,堅強獨立,不亢不卑,傾心教育子女,家業振興。慈母剛五歲就失去了母親,自幼就十分堅強。和唯一大兩歲的姐姐相依為命。母親因家境貧寒,僅僅只上完初小就輟學了,不到十歲就基本單獨支撐操持家務。母親一生經歷坎坷,****年**月**日,父親因病與世長辭,堅強的母親一人支撐起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擔,還供養子女上學,教育我們長大成人。慈母為人正直,待人寬厚,時時處處總是把空難留給自我,把方便讓給被人。無論過去在老家或是之后到縣城,母親從不多言多語,總是任勞任怨,生怕給子女添半點麻煩,生活一切都自我料理。
多年來,每逢節假日,她總會把飯菜準備好,一一給兒女們和孫子們打電話通知回家吃飯。之后由于視力越來越不好,有時電話號碼看不清楚,打不通電話時,還要給我說,讓我通知姐姐妹妹,妹夫和姐夫們必須要回家吃飯。異常是我胃部太好,經常不習慣吃早飯就上班,上班后一忙就顧不上吃早飯,當媽從窗口或門口聽到我的腳步聲時,就一向等,一向到看到我時,就把早已準備好的熱餅子和她自我訂的熱牛奶,寧可自我不喝,便遞到我的手上。。。。。。
母親善良心細,無論是對待兒子媳婦,女子女婿,孫子孫女她都是平等看待,都給與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母親明白兒女們上班都很忙,經常是母親自我上街買菜,異常是妹妹和妹夫因上班,平時異常忙,沒有時間上街買菜,她常常把菜買好洗好,讓他們回家拿。因大妹妹遠在山東農村,為了讓他們的子女理解更好的教育,母親讓他們把小露露帶到**來上學。不顧自我年邁體弱,還堅持更多的照料孩子,彌留之際還祝福我們都要好好的照顧露露。
就連這次病情十分嚴重的情景下,都不愿讓子女伺候,還要強忍著自我堅持。做手術前母親還把我們幾姊妹叫到面前,依然是十分堅強樂觀的態度應對病魔,她用平靜而堅強的語氣說“我這么大年紀了,我這次做手術萬一有事,你們不要悲痛。還叮囑我們姊妹們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忙,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必須要把子女教育成人,并賦予厚重的期望。慈母對待孫子們更是關懷備至,她總是把自我節省下來的錢,都要給孫子們買喜歡吃的東西,有時還給他們零用錢。。。。。。一切都歷歷在目,一切都難忘記,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一聲聲的叮嚀與祝福,忘不了,忘不了你期盼我們回家的眼神和你驚喜的容。。。。。。。忘不了你生病的日子里和我們絮叨生我們養我們的老家和親友,從你的娘家到我們陸家,鄉里鄉親,點點滴滴,粒粒數來。。。。。。那時候我們還小,五歲,九歲,十三歲,十七歲,二十歲,二十三歲,就連大姐二十三歲也還未成家。在農村我們沒有勞力,力量是何等的單薄,一切的一切。。。。。。都由你一個人扛。。。。。。。正是因為有這些慷慨的團房四鄰,正是因為有這些侄親致敬的親人的幫忙,我們才度過了那些最艱難的歲月。
忘不了,忘不了母親叮囑我們善待老人,長輩,親友,鄰里。必須要記住別人的好,別人的長處,必須要有感恩的心。其實,直到今日,都是這些父老鄉親,都是這些幫忙我們,關心我們的同事,好友還在攙扶我們一路行走。此時此刻,千言萬語凝聚成兩個字”多謝,多謝了“。(三鞠躬)
媽,我們必須會記住你老人家對我們的囑托,我們必須會相互團結,相互幫忙,生活的更好。媽,你放心吧,不要牽掛。不安息吧,一路走好!
公元****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