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錦集六篇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1
1、初步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哪些嚴重的問題?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明確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學會做一些保護環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護環境的宣傳)。
3、思考我們小學生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么?
1、讓學生了解人類與自讓的關系
2、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
3、讓每位學生的環保概念落到實處
1、讓學生從事實中了解人類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
2、如何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保護環境
一課時
1、學生對環境保護資料的一些收集。
2、調查生活中破壞環境的普遍現象。
3、生態環境被人類破壞的圖片和一些事例。
4、動物因生存環境被破壞而導致死亡的圖片和資料。
一、課前的一些觀察:看看身邊的環境和幾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從近幾年我們周圍生活環境的逐步改變導入學習,初步了解人和環境的關系。
1、讓學生分別談一談這幾年我們周圍生活環境的改變,教師拿出環境被嚴重破壞的照片,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
3、出示因環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數字,讓學生破壞環境也直接威脅到我們自身生活。
4、動物一些因生存環境被破壞而導致死亡的圖片和資料。
5、讓學生思考人類、動物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6、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錄像(人類自己造成的災難,例如: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災是由于我們的圍湖造田,亂砍亂伐)。
四、讓學生談談觀后感和體會。
五、進行分組討論,我們小學生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六、注意觀察我們身邊哪些人還在污染環境,我們是否做過這樣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為保護環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動,我國對環境保護的一些法律規定。
八、小記者的調查
學生匯報:我們大家在生活中對環境的一些破壞,談談認識。
九、制定環保措施
1、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想辦法)。
2、制定環保措施并實行。
3、教師小結。
十、總結延伸
1、設計環保廣告語,宣傳環境保護。
2、向家人做一次保護環境的宣傳。
3、如何在實際生活中保護環境。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2
在世界環境保護日‘六·五”到來之際,結合“愛國土、愛資源”教育,通過主題活動等一系列活潑生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環保知識的教育,讓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在這個博大無比的家里擁有豐富的資源:森林。水、空氣和動物,從而激發學生要保護這些資源,并讓學生懂得怎樣去保護地球,共建美好的家園。
(1)收集有關資料。例如:世界人口增長、大氣污染、地球升溫等等。
(2)排編表演節目、制做表演道具。
(3)準備地球儀、錄放機和需用的錄像帶。
(4)選定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活動程序。
(5)布置會場。
(在《無地之間》的歌聲中,主持人上場。)
主持人甲:(推出大型地球儀)同學們,我出個題目考考大家,好不好?請看,這是什么?(齊:地球儀。)對了,這是地球儀模型,誰能在上面找出我們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呢?(一名學生找。),誰還能找出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位置?(另一學生找。)
主持人乙:世界上像這樣的國家有200多個,全都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整個人類的家。主持人甲:這個家是一個美麗的家,是一個廣闊的家,是我們人類祖祖輩輩居住的家。
(隨著甲、乙主持人的介紹,播放世界各地優美風景的錄像片。)
動腦筋爺爺:(一同學扮演,邊走邊說)我來說,我來說。這個問題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全體向學鼓掌歡迎。)
動腦筋爺爺:在茫茫宇宙中有無數星球,地球只是其中一顆,在這些星球中,除了地球,人們還沒有發現另外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呢。
(出示美宇航員登上月球的圖片,放映錄像。)
講解:1969年7月21日,美國兩個宇航員第一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他們在月球上走路像在空中漂浮一樣,飄飄搖搖。月球上沒有水和空氣,白天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又低到-183℃,這樣的環境,當然不會有生命存在了。
(放“火星”的錄像帶,邊看邊講解。)
(隊員齊:明白了。)
同學1:還有森林、水、空氣、動物和土地。
(5名隊員戴著畫有“森林”、“水”、“空氣”和“土地”的頭飾,隨著音樂節奏上臺。)
森林:(放帶有森林的錄像。)我是人類的第一故鄉——森林。人類的祖先一直生活在我的懷抱。天下雨的時候,我能把大量的雨水吞掉;天干旱的時候,我能“吐”出水來,所以有了我,就能防止水災和旱災。我還能放出氧氣,吸收一種對人體有害的氣體——二氧化碳,使人類健康的生活,我們挺立在江河岸邊能防洪;長在公路兩旁能遮擋太陽、防止灰塵;栽在風沙地區能阻止沙子搬家……我的作用太多太多,我一下子也說不完……總之人類離不開我。
(隨著清脆的“嘩嘩”流水的錄音聲,扮演水的同學走出來。)
水:人們離不開森林大哥,同樣也離不開我——水,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水。一個人要維持生命活動,每天需要5斤水,莊稼需要水,工業生產也需要水,總之,沒有水就沒有這個美好的世界。
空氣:同學們都知道,人不能離開空氣,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人們一刻也離不開我。
動物: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幫助人們守衛莊稼和森林。平衡著地球上的生態。
土地:人們吃的東西都是從我的身上長出來的,人們還在我的懷抱里修房子、造大廈。
同學2:沒有森林,氣候會越變越壞,各種有害氣體增加,動物死亡,也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存。
同學3:沒有空氣,沒有水,人簡直設法活。
同學4:沒有了土地和動物,人吃什么?
合:(“森林”“水”“空氣”“動物”“土地”齊說)說得對!(隨音樂伴奏下。)
主持人甲:是啊!世界上這么多人住在地球上,吃靠地球,喝靠地球,穿也靠地球,如果地球生了病,地球受到破壞,我們的家也就不會再有美麗和幸福。
主持太乙:現在,地球已經開始牛病,人們沒有很好地保護森林、保護水??諝夂腿祟惖暮门笥选獎游铩?/p>
(放錄像,地球發出了呼救。出示生病的地球愁眉苦臉的圖版。)
主持人甲:下面請同學們看新聞報道:
(出示電視機模型,隊員坐在電視機模型一邊扮演電視播音員。)
(幾名同學分別站在教室的四角,匯報調查情況,同時出示圖版。)
同學6:有關印度污染情況報道……。
同學7:有關倫敦霧污染情況報道……。
同學8:有關地球升溫情況報道……。
同學9:有關人口問題報道……。
主持人乙:看了這些報道,真是令人擔憂啊!
(美容小使者歸來。小使者:不用發愁,我剛剛從聯合國歸來,告訴你們,現在全世界都在想辦法,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并取得了很大成績,在英國倫敦,無論大人小孩不但不打鳥,而且熱情款待鳥類。日本還規定了鳥節。各國都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形成全球性的生物圈保護網,這樣,地球的病就會逐漸好轉了。(地球生病的圖版稍為改動:地球的活動嘴角已由下垂變成平行的了。)
在我們中國,環境保護的知識已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國家還制定了法律。哪些亂砍樹木,捕殺野生動物的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主持人乙: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小使者,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
主持人甲:地球只有一個,保護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我們全體同學是未來的主人,世界屬于我們,我們負有千斤重任——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主持人乙:我們人人都要認真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知識,積極參加環境保護工作。請聽快板書。(匯報活動成果。)
小快板:
我們是小小環境保護員,
保護環境走在前。
動物小組真能干,
愛護益鳥收獲大。
養殖小組真不賴,
種樹養花人人夸。
宣傳小組更神氣,
宣傳工作做到了家。
衛生小組不落后,
督促同學講衛生。
同學們,說一說,
我們做得怎么樣?
齊:做得好!
舞蹈表演:《手把樹兒栽》(幾名同學手持自制的小樹苗,隨著音樂伴奏表演舞蹈。)
同學10:為了迎接世界環境日的到來,我畫了一幅畫。
(出示畫。)
同學11:我提議,用我們的歌聲迎接“世界環境日”,用我們更美更好的行動為“世界環境日”獻禮。
歌伴舞《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
(部分同學手持鮮花涌上臺,將同學的畫貼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隨節奏擊掌。)
主持人甲:太陽升起來!藍天更藍!
主持太乙:大海舞起來!青山更青!
合: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有一天會變得更美!(地球圖版又變化了。)
齊唱:《明天會更好》主題班會達到高潮。(同時放錄像。)
讓全世界的孩子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3
1.教育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知識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們的環境,并鼓勵學生以自身實際行動去履行我們的職責。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3.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班集體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主持人:沈佳璐金海峰
(1)由楊忞在網上收集資料,班委運用集體智慧做課件,收集題目。
(2)選定主持人:根據學生表現,選定班級中比較活躍的學生代表作為此次節目的主持人。主持人先擬定班會的整個工作安排,并在班主任意見基礎上進行改進,最后提出方案。
(3)布置會場(班會課標題|、次序安排等等)
1、主持人上講臺講述班會的主題及內容,并宣布競賽的規則和要求
a、全班小組為單位分四組
b、每組先派代表,在主持人說“開始”后進行必答題的回答,答對加10分,答錯不加分。
c、出十個搶答題,答對加20分,答錯減10分
d、每組抽簽選一個教難的選答題,答對加30分,答錯不加分
2、主持人宣布開始,由第一小組先回答,其他依次進行。
3.根據比賽結果選出最佳優勝隊
4.主持人小結,宣布比賽結果,并給優勝者以一定獎勵。
5.班主任總結,對本次班團活動課給予一定評價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增強了學生環境保護。通過這次活動,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發揚集體智慧,共同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促進了班級的團結和凝聚力,對于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足:班級活躍氣氛不夠濃厚,需要借助班中幾個活躍分子的力量加強引導;競賽內容可更廣闊,更豐富,不應僅僅局限于幾個知識競賽,還可在活動過穿插幾個文藝節目,從而使得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4
讓學生明白綠色學校并非綠化學校,而是環境友善學校。通過班會讓學生理解:節約資源必須從我做起,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應注意減少污染,關注環境,關注生命,善待自然。
讓學生真正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感受人地協調必要性。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演講,活動與表演相結合。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體驗創辦綠色學校的意義。
1、主持人發言,介紹這次班會的主題
2、小品《一張餐巾紙》由某人隨手丟棄的一張餐巾紙引發幾個人不同的表現:有的視而不見,有的只議論了幾句揚長而去,有的把它撿入垃圾桶。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環保知識搶答(題目見附錄)
5、自由演講說明樹立環保意識,提高人口素質迫在眉睫,刻不容遲(見附錄)
6、讓學生在歌聲中受到熏陶。鐘芳等合唱(橄欖樹),彭文,劉靜合唱(誰不說我家鄉好)
7、朗誦:
(男):原以為你是那么寬廣,不在乎帶走一片陰涼
(女):原以為你是那么堅強,沒想到你的眼淚在流淌
(合):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讓我們愛你到地久天長!地球,我們的母親,讓我們盡情沐浴你的陽光。
8、合唱《好大一棵樹》
9、主持人小結,班會結束。
10、班主任評價班會,肯定其能力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附總結內容:通過此次班會讓我們大致了解什么是綠色學校,大家意識到了平時沒注意到的生活細節,認識到只有共同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美好的校園境人人有責。環保并不遙遠,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母親創建綠色學校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發一份光!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5
自然災害不斷,氣候變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遏制氣候變暖,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作為青少年,要樹立低碳意識,節能環保,成為低碳生活的倡導者,成為低碳理念的傳播者,成為“低碳生活”方式的踐行者。
20xx年xx月xx日
xxx
談話法、討論法
全體同學 班主任老師
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材料及圖片;學生節能環保的手工作品;環保購物袋及活動簽名所需的紙張;手絹及雙面用的打印紙或草稿紙等。
一、 班會背景
因為全球氣候惡化,環境破壞嚴重,自然災害不斷,借此地球一小時活動召開此次班會,號召同學從我做起,從今天開始為地球環境保護做出一些改變,從點滴做起,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班會目的
通過這次活動,對全體同學進行低碳環保再教育,面對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人類共同生活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去呵護,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低碳生活 健康理念
2、什么是低碳
低碳,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比如盡量少用私家車就是低碳。生活中我們提倡少用耗能多的電器。比如沒事干的時候可以關閉電腦。地球一小時要求我們要做出一些改變,那么,究竟一個改變是什么?可以是改變你生活中一個小的習慣,例如為節約用電而多爬樓梯少乘電梯, 再比如用電子信用卡賬單代替紙質賬單,還比如不使用野生動物制品等。也可以是更大的改變,例如和你所在的小區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一起努力,推動小區內的垃圾分類處理,或者推動你所在的企業開展一項環保行動等。不過,你所承諾的改變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為環保做貢獻無論大小,我們期待的是你的行動。
3、圖片展示
第二環節:低碳生活我們正確的選擇。
讓同學出新穎的環保點子。
第三環節:同學集體宣誓,地球一小時,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從今天開始做出改變,從我做起影響周圍的人們樹立低碳環保理念。
四、 班會總結與反思
有班干部和班主任共同完成班會總結。
生態環境班會環保班會教案篇6
1.在地球環境日趨惡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關注人類共有的生存環境——地球,使學生懂得保護生態環境,愛護人類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提高環保實踐能力,激發熱愛共有家園的情感,增強環保責任感。
2.了解環境保護在動植物的生長和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資源情況,增強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通過搜集資料、觀察討論等多種活動方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搜集,積累、整理、運用資料等能力。
活動過程:
一、 投影展示地球的美麗山川、河流、湖泊、動物、植物等
1、讓學生介紹湖泊,同時出示圖片。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蓄水量為51.4×10^8m^3,除了向湖泊提供大量的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外,還是沿湖地區和上海市近2024萬居民的飲用水源。
巢湖位于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安徽省中部,是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原為陸地,由于地表下沉,遂成巨浸。唐詩人羅隱《登巢湖圣姥廟》詩:“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沿湖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灌溉面積達328萬畝,是安徽最富庶的地方。
洪 澤湖為蘇北1800萬畝農田和沿海鹽堿土改良提供豐富的水資源。洪澤湖是由于黃河南徙而形成,湖水全賴東岸大堤作為屏障,湖底高出東部平原4.8米,成了 一個“懸湖”,一遇大水潰決,就出現“水浸高家堰,清江淮城不見面”的悲慘場景。建國后,興建了三河閘、二河閘和入江水道等水利工程,使洪澤湖成為蓄洪、 灌溉、航運、發電和水產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洞庭湖、鄱陽湖擔負著調節長江中游洪水的重任。洞庭湖、鄱陽湖平原歷來是我國著名的糧侖,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它們都得益湖泊所提供的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
2、小結:你有怎樣的感慨?地球是可愛的,她太美了。
二、組織交流
5、師:我們必須對垃圾進行處理。
請介紹一些處理方法。
6、垃圾處理方法
(1)填埋處理
填埋是大量消納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處理工藝剩余物的最終處理方法,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謂直接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園南側用垃圾堆山,營造人工環境,變害為利,工程占地近80萬平方米,以垃圾與工程廢土按1:1配合后作為堆山土源,對于滲濾液和發酵產生的沼氣和山坡的穩定性等,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但是,我國許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每一個垃圾堆放場都成了一個污染源,蚊蠅孽生,老鼠成災,臭氣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 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沈陽市曾經對35處填埋場中的10處進行鉆探取樣,分析垃圾斷層樣品和地下水質,分析結果發現:地下水質惡 化,污染嚴重,水混濁發臭,水中均檢出厭氧大腸桿菌;垃圾斷層樣品均檢出有毒有害物質。上海市每天有萬噸垃圾運往郊區海邊堆放,一座座高達二三十米的垃圾 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
(2)焚燒法是將垃圾置于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和供 暖。美國西屋公司和奧康諾公司聯合研制的垃圾轉化能源系統已獲成功。該系統的焚燒爐在燃燒垃圾時可將濕度達7%的垃圾變成干燥的固體進行焚燒,焚燒效率達95%以上,同時,焚燒爐表面的高溫能將熱能轉化為蒸汽,可用于暖氣、空調設備及蒸汽渦輪發電等方面。
我國石家莊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引進日本垃圾焚燒裝置對醫院等單位的特殊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殘灰約占焚燒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為優質磷肥。近幾年我國對垃圾焚燒發電產生再生能源技術越來越給予重視。
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處理徹底。
但是,根據美國的報道焚燒廠的建設和生產費用極為昂貴。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裝備所產生的電能價值遠遠低于預期的銷售額給當地政府留下巨額經濟虧損。由于垃圾 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產生二次環境危害。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于3.35mj/kg,否則,必須添加助燃劑,這將使運行費用增高到一般 城市難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處理: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至70℃儲存、發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 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后,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 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不論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燒或堆肥處理,都必須要有預處理。
預處理程序首先要求居民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質、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分別裝袋,然后,垃圾處理公司按垃圾分類收集和運送,分類處理和利用。
7、為了保證垃圾的處理,各個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
收費法——美國的西雅圖市政府規定:每月每戶居民運走四桶垃圾,交納13.25美元費用,每增加一桶垃圾,加收費用9美元。這一規定實施后,西雅圖市垃圾量一下減少了25%以上。
課稅法——意大利實行“塑料袋課稅法”,明文規定每只塑料袋付8美分稅。商店每賣一個價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交100里拉的稅。德國法律規定,對每個無法回收的容器征稅30芬尼。
禁用法——美國近半數的州從1989年7月份起,就實行了“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的食品塑料包裝上市。德國政府立法規定,自1993年1月份起,銷售商必須免費回收使用過的所有包裝,容器制品等。否則將以觸犯“廢棄包裝材料法令”論處。
罰款法——法國對垃圾處理的規定是,對任何類型的廢物、廢料等垃圾放棄或拋撒到公共場所或不屬自己又沒有受益權、租用權的私人地方的人,罰款250—600法朗。丟棄廢舊汽車或需要用車輛才能搬運清理東西的人,加重罰款2500—5000法郎或處以10—30天監禁。
8、世界環保組織也向全世界發出號召,確定了許多有意義的日子。
世界水日:199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為地球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斷加重的水污染敲響警鐘。
世界氣象日: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是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煙日: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嚴重的全球荒漠化問題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個南斯拉夫嬰兒的誕生為標志,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0年,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采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并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世界動物日:意大利傳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世界糧食日: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公約》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9、由班委會寫一份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