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范文六篇
第1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后,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后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木桿子砸在右太陽穴上,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于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于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故事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熟悉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第2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1960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忙了一個禮拜的戰士們有的上街買東西、逛公園,有的看書、寫信、洗衣服。戰士小于見雷鋒吃完早飯趴在床上看報,以為他又要學習了,就一把奪過雷鋒手里的報紙,說:“起來,跟我上公園轉轉去,這天禁止你學習一天!”雷鋒這天肚子疼,沒有跟小于上街。他想,這天夜里還要出車呢,肚子老疼怎樣辦?就跑到團部衛生連去看病。值班軍醫給他看了看,開了一些藥,說:“你是夜里著涼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鋒從衛生連出來,走到半路,看到一個建筑工地上,工人們干得熱火朝天,正在開展勞動競賽。大喇叭里放著歌曲“社會主義好”,推車的,挑擔的,來來往往。雷鋒近前一看,一塊木牌上寫著:“撫順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學建筑工地”。雷鋒心想,真不簡單,不久前那里還是一片荒地,立刻就要變成一所小學了。他突然聽大喇叭里喊:“運磚的同志們注意!砌磚組的同志大顯身手,砌磚速度打破了昨日的紀錄,運磚組的同志加油呀!”雷鋒聽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飛奔過去。
一次,雷鋒跟張書記去下鄉,一邊走一邊聊天。走著走著,雷鋒覺得腳下被一個什么東西絆了一下。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銹的螺絲釘,便一腳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的是什么?”雷鋒說:“是一顆破螺絲釘。”
在一個燒水棚旁邊放著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燒水的老師傅見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車干什么?”雷鋒回頭說:“老大爺,我借這車用一用!”老大爺說:“我們的車不外借!”雷鋒笑了笑,說:“老大爺,我就在這兒用!”老大爺才明白,這個解放軍要幫忙干活,說:“怎樣,你要幫咱們工地推磚啊!”雷鋒說:“這天我沒事,閑著也是閑著!”說完,推起車就飛快地走了。雷鋒一連推了幾車磚,身上出了汗。他把軍裝脫了下來搭在車把上,越干越歡。工人們都好奇的看著他,有的說:“同志,誰叫你來干活的?”雷鋒笑了笑說:“是你們把我吸引來的呀!”“我們?”“是呀!你們星期天也不休息蓋小學,這天我也沒事……”說著,他又推著車走了。雷鋒一邊推磚一邊想:自己小時候上不了學,此刻國家這樣關心少年兒童,給他們創造這樣好的學習條件。雷鋒一鼓作氣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濕透了背心。那位老師傅給他端來一碗開水,雷鋒一飲而盡,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車。雷鋒正干的起勁,工地上的女廣播員跑了過來,問雷鋒:“解放軍同志,你是那個部隊的?叫什么名字?”雷鋒剛要開口回答,見那女廣播員打開筆記本,忙說:“你問這個干什么?”“你來參加勞動,給我們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寫篇表揚稿表揚你!”
雷鋒說:“這有啥表揚的?我這天沒事,到這兒干點活,這是就應的。”女廣播員還不放過雷鋒,說:“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鋒說:“你要寫稿表揚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說說為什么參加義務勞動吧!”“為什么?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唄!”雷鋒回到營房后,對參加義務勞動的事一字未提。但是,過了一會,一支隊伍敲鑼打鼓來到了部隊駐地。連長和指導員一看,隊伍前面幾個人抬著一塊大匾,上方寫著“向雷鋒同志學習”,才知道雷鋒又做了一件好事。
第3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一火車”。一次,雷鋒出差時遇到一位背著小孩的婦女,那位婦女把車票和錢丟失。雷鋒聽說后,用自己的錢幫她買火車票;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干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忙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這些事情做完,他又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一向忙到天黑......雷鋒是個樂于助人的人,他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為祖國著想。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那種干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斗的敬業精神,那種對同志、對群眾像春天般的溫暖,舍己為人,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一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里,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他幫忙落后的同學,愛護群眾的糧食,并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臺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4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有一個人,從小就成孤兒,飽經艱苦磨難;有一個戰士,總是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很重,并且總是戰斗在最艱苦的地方;有一個英雄,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個人、戰士、英雄,就是雷鋒。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樸素、憨厚,為人老實。他樂于助人的事跡伴著風兒飄遍神州,飄進億萬華夏兒女的心中。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雷鋒的故事》這本書。
雷鋒,一九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洞庭湖畔望城縣安東鄉一個叫簡家塘的小村子。那時,中國仍未解放,地痞流氓、市井無賴、大地主橫行霸道,欺壓百姓。雷鋒家是佃戶,受盡地主的欺負。雷鋒的爸爸被日寇打死,雷鋒的哥哥也因過度勞累患上肺結核,不治而亡;后來,雷鋒的媽媽也因故自殺,雷鋒成孤兒。他的六叔祖母收養他,與他相依為命。可以說,小小的雷鋒已飽經世間的險惡。
后來,共產黨來。小小的雷鋒加入兒童團,向無惡不作的地主討回血債。經過多年磨煉,他終于百煉成鋼,成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作為共產黨員,他不知疲倦的工作,身上總有一股螺絲釘精神,黨把他插在哪就在哪起作用。后來他當上汽車兵,用不懂就鉆研的釘子精神克服一個個困難。他助人為樂,為高尚的事業奮不顧身。大壩搶修時,可以看到他洋溢活力奔跑的身影;公路塌方時,總能聽到他充滿激情的腳步聲。在一次運送任務時,雷鋒
不幸被一根大木樁擊中,為祖國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年僅二十二歲。
讀完書后,我不禁陷入沉思:雷鋒那種懷仁心于天下,為人民的事業艱苦奮斗、奮不顧身的精神,被人們稱為“雷鋒精神”。而中華民族千年的歷史不正是用“雷鋒精神”為根脊梁支撐起來的嗎?從古至今的仁人志士,不都是懷著一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心嗎?“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當代的青少年,不僅要學習“雷鋒精神”,也要學習他的“螺絲釘”精神和“釘子”精神。在學習上,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掌握好基礎知識,不可操之過急。遇到困難或不懂的難題時,更要像“釘子”一樣鉆懂、鉆透。
雷鋒常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由之路。,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讓我們銘記這名話: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為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世界強國而奮斗!
第5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雷鋒樂于幫忙人,在學校是人所共知的。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沒了小橋,一群一二年級的小同學,上學去不敢過橋,雷鋒就一個個地把他們背過橋去。同班有個同學患了重病不能上學,他就組織隊員前去慰問,還經常到她家里給她補課。同學小朱上課不專心,作業做得馬虎,字寫得歪歪扭扭。雷鋒為了幫忙他,放學后,情愿自己多繞點路,也陪著他一同回家,給他講要發奮學習的道理,教給他寫字方法。經過多次幫忙,小朱的進步還是不大。有一次,雷鋒悄悄地把小朱的作業本拿來,用紙蒙著他的作業本中寫得歪歪扭扭的字,一個一個地描下來。第二天,雷鋒拿出描的字給小朱看,問他可認得是什么字?便噘著嘴說:
“這是鬼畫桃符,哪像字呀。”
“這些字就是你自己寫的呀?”
小朱聽了,不禁吃了一驚,心里感到十分慚愧。雷鋒又耐心地勸他必須要好好學習。這件事對小朱的教育可大了。從此,他學習認真了,字也寫得規矩了,成了班里的一個好學生。
第6篇: 最美奮斗者雷鋒事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他。他為幫忙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但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占,不許窮人去砍。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并搶走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范事跡。透過報紙。電臺作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就應歸于黨,歸于熱情幫忙我的同志,至于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齊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向把她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樣感謝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