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糯米粥佳句
【第1句】: 冬天吃糯米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第1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所含微量元素物質,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進身體健康。食用可降低中風的危險;
【第2句】:清潔皮膚、抗衰老:
提取物具有促進培養細胞增殖的作用,既抗衰老又能增強青春活力。
【第3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第4句】: 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并促進肝細胞再生;
【第5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衰老物質,具抗衰老作用。
【第2句】: 冬天喝什么粥好
寒冷而干燥的冬季,喝上一碗熱熱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進補也需因人而異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
大米有和胃氣、和五臟、補脾虛、壯筋骨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山藥粥、栗子粥、芝麻粥、杏仁粥、核桃枸杞粥。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北方有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
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也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于氣虛。可選服人參、五味子、黃芪、白術或者黨參膏、參花膏等益氣藥物;食品有黃豆、山藥、大棗、栗子、胡蘿卜、牛肉、兔肉等。
那些面色枯黃、口唇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于血虛。可選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藥,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第3句】: 冬天吃點糯米有好處嗎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后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于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淀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制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藥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第4句】: 早上吃糯米粥好嗎
一、早晨吃糯米粥好,糯米是粘性的米,不好消化,所以非常適合早晨吃。
二、糯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谷類食品,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等。中醫認為,糯米性味甘溫,入脾腎肺經,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夏天飲食講究調理脾胃,吃點糯米非常有好處。 對中氣虛脾胃弱,甚至在夏季經常腹瀉的人來說,糯米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三、糯米粥的做法:
【第1句】:糯米洗凈,浸泡1個鐘頭。
【第2句】:取砂鍋,放適量清水,放下菊花浸泡10分鐘,大火煮開,小火煮10分。
【第3句】:把菊花撈去。
【第4句】:放下糯米,大火煮開,小火40分鐘。
【第5句】:放適量白糖,就可以吃了。
【第5句】: 冬天喝什么粥好
你好冬季養生有喝臘八粥的說法主要原料:多種米、豆、干果和堅果。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子中含有很多優質植物蛋白,干果則濃縮了鮮果中的營養物質,堅果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對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其實,除了臘八粥以外,還有很多養生粥也適合冬季食用: 桂圓粟米粥: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核桃粥: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凈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芡實粥: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后,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老年人食用。山藥栗子粥:山藥15—30克,栗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殼后,與山藥、大棗、粳米同煮成粥。山藥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于脾腎氣虛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則容易食滯,造成消化不良。 生姜大棗粥:鮮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2—4枚。將生姜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它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胡蘿卜粥:新鮮胡蘿卜50克,粳米200克。胡蘿卜切成小片,與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 雞肉皮蛋粥: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味品。它有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于氣血虧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