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的佳句
【第1句】: 贊美蘇武的古詩名句~~~
奔亡道中五首 李白 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
萬重關塞斷,何日是歸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歸。
愁容變海色,短服改胡衣。 談笑三軍卻,交游七貴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 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
洛陽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變羌胡語,人多沙塞顏。
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蘆葉齊。
歸心落何處,日沒大江西。 歇馬傍春草,欲行遠道迷。
誰忍子規鳥,連聲向我啼。 蘇武 李白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
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 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
渴飲月窟冰,饑餐天上雪。 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
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第2句】: 【《蘇武牧羊》中最能表現蘇武民族節氣的句子是】
蘇武牧羊北海上【原文】蘇武為漢使匈奴,為單于留,使衛律治之.百般脅誘,武終不屈.衛律白單于,單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無飲食.天雨雪,武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徒武北海上無處,使牧羝.曰:羝乳乃得歸.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十九年乃歸.【問題】《蘇武牧羊》中最能表現蘇武民族節氣的句子是什么?【答案】直接表達其氣節的句子:百般脅誘,武終不屈.具體表現其氣節的句子: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蘇武牧羊【原文】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問題】《蘇武牧羊》中最能表現蘇武民族節氣的句子是什么?【答案】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第3句】: 描寫蘇武牧羊 詩句 急
題蘇武牧羊圖 楊維楨 未入麒麟閣,時時望帝鄉。
寄書元有雁,食雪不離羊。 旄盡風霜節,心懸日月光。
李陵何以別,涕淚滿河梁 妻依窗 母依門 十八秋鴻雁 寄不回 一封家書 我哭 年年北海頭 節杖在手 浩氣猶存 臥雪嚙冰咽毛 磨我男兒心似鐵 腸如石 節旄落盡 節氣長留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情義也難兼顧 母親 兒盡忠不能盡孝 愛妻 夫割小愛存大義 齊家治國的書生夢 被北海無情的冰雪 封凍 雪域茫茫 誰來探我 我和李陵兄弟 抱頭痛哭于羊群中 降與不降 都是錐心的痛 男兒有淚不輕彈呵 只因未到傷心處 面對血與肉的割舍 若不是心死 誰能不痛呢 癡心只守著大漢天子的夢 日日堆石 北海頭 堆起我大漢臣子的夙愿 寧為玉碎 李陵兄弟 你要理解我 我知 公羊永遠產不了羊羔 我永遠走不出北海 年年疊石 不是數歸期 歲歲雁書 不是寄伊人 我要讓蒼天鑒我心跡 我要故國知我心聲 萬里江山 是我永不斷的節杖 十九冬殘雪 終于挽來一春 上林花似錦 而我頭己白 我哭 我己不是看花人 心中淚 滴濕北海的雁聲 我的母親 你在哪里 我的愛人 你在哪里 我的兒啊 你在哪里。
【第4句】: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蘇武牧羊中有哪些好詞好句和感
【第1句】:《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是紀江紅寫的,包括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有五大部分內容:中華文明的曙光、燦爛的青銅時代、戰亂的春秋戰國、天下一統的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書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華佗救人難救己”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曹操得了“頭風眩”,經常頭疼,醫了好久也沒用,他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叫人把華佗請來,華佗給曹操扎了一針,他馬上就不疼了,于是曹操就提出要華佗當他的私人醫生,隨時給自己診治。華佗不同意,曹操就借故把他殺了。
這個故事使我知道:華佗是古代的名醫,受到了后人的懷念與崇敬,他具有非常高明的醫術以外,還具備了不貪圖名利、不畏懼強權的可貴品質。hi.baidu.com/。a.html
2。暑假中在家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部作品讓我欣喜若狂愛不釋手。它完整的記載了中國上之唐堯虞舜,下之上世紀中葉文革之間的五千多年的歷史。
《上下五千年》像一首詩,把中國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詩人的悲歡情愁,淋漓展示;更把豪放和婉約的詞風,從歷史長河中緩緩吹來,讓你為詩人、詞人們的絕妙精彩的佳句而陶醉。《上下五千年》更像一支歌,有征戰沙場激昂豪邁的旋律,有盛世和諧和平發展的謳歌,有變革失利的悲傷的曲調,還有外交全球巡航世界的交響樂。《上下五千年》也像一副畫,《清明上河圖》的工筆細膩在書中處處可見,四大名著的街坊觀園也很容易覓得蹤影,《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等等如簽章閑章一般,深深印在了中國的歷史畫卷上,令人矚目。
《上下五千年》告訴我的不僅僅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而是我國盛衰榮辱的見證,是我國傳統及民風的記載,是我國各族人民團結發展的寫真,是我們小學生回頭看、低頭思、抬頭走的絕好的教材。
我把《上下五千年》放在我的床頭,一有閑暇就打開閱讀。讀了《上下五千年》,我心中充滿了激情,也帶著深深的思考。《上下五千年》是我的良師益友,每每讀它,就感受到自己在和歷史對話,在和古人交談。古人的睿智、豁達、開明,我都能在記憶中存放,在我追求的夢中重現。
一部《上下五千年》,一段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手捧歷史,才知道自己的路怎么去走,才知道我們為什么要生存和發展。更想借鑒歷史的路,去創造祖國明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