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兒楊絳好句子匯聚5篇
楊絳散文集《花花兒》散文
我大概不能算是愛貓的,因為我只愛個別的一只兩只,而且只因為它不像一般的貓而似乎超出了貓類。
我從前蘇州的家里養(yǎng)許多貓,我喜歡一只名叫大白的,它大概是波斯種,個兒比一般的貓大,渾身白毛,圓臉,一對藍眼睛非常嫵媚靈秀,性情又很溫和。我常胡想,童話里美女變的貓,或者能變美女的貓,大概就像大白。大白如在戶外玩夠了想進屋來,就跳上我父親書桌橫側(cè)的窗臺,一只爪子軟軟地扶著玻璃,輕輕叫喚聲。看見父親抬頭看見它了,就跳下地,跑到門外蹲著靜靜等待。飯桌上盡管擺著它愛吃的魚肉,它決不擅自取食,只是忙忙地跳上桌上又跳下地,仰頭等著。跳上桌子是說:“我也要吃。”跳下地是說:“我在這兒等著呢。”
默存和我住在清華的時候養(yǎng)一只貓,皮毛不如大白,智力遠在大白之上。那是我親戚從城里抱來的一只小郎貓,才滿月,剛斷奶。它媽媽是白色長毛的純波斯種,這兒子卻是黑?自由?罕成先?齪讜玻?惶鹺諼舶停?鬧緩謐ψ櫻?成嫌性仍鵲牧礁齪詘朐玻?夾擯秩舜韉拇蠛諮劬擔?蟮謎諶グ敫雋常?還?湟彩嗆詰摹K?竊擦常?依堆壑椋?凵裰?啦皇浯蟀住K?霰蝗吮С齔搶矗?簧??苯謝健N也蝗蹋?研∶ūг諢忱鏌徽?歟??運?臀易釙住?
我們的老李媽愛貓。她說:“帶氣兒的我都愛。”小貓來了我只會抱著,喂小貓的是她,“花花兒”也是她起的名字。那天傍晚她對我說:“我已經(jīng)給它把了一泡屎,我再把它一泡溺,教會了它,以后就個臟屋子了。”我個知道李媽是怎么“把”、怎么教的,花花兒從來沒有弄臟過屋子,一次也沒有。
我們讓花花兒睡在客堂沙發(fā)上一個白布墊子上,那個墊子就算是它的領(lǐng)域。一次我把墊子雙折著忘了打開,花花兒就把自己的身體約束成一長條,趴在上面,一點也不越出墊子的范圍。一次它聚精會神地蹲在一疊箱子旁邊,忽然伸出爪子一撈,就逮了一只耗子。那時候它還很小呢。李媽得意說:“這貓兒就是靈。”它很早就懂得不準上飯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李娟常說:“這貓兒可仁義。”
花花兒早上見了李媽就要她抱。它把一只前腳勾著李媽的脖子,像小孩兒那樣直著身子坐在李媽臂上。李媽笑說:“瞧它!這貓兒敢情是小孩子變的,我就沒見過這種樣兒。”它早上第一次見我,總把冷鼻子在我臉上碰碰。清華的溫德先生最愛貓,家里總養(yǎng)著好幾只。他曾對我說:“貓兒有時候會聞聞你,可它不是吻你,只是要聞聞你吃了什么東西。”我拿定花花兒不是要聞我吃了什么東的,因為我什么都沒吃呢。即使我剛吃了魚,它也并不再聞我。花花兒只是對我行個“早安”禮。我們有一罐結(jié)成團的陳奶粉,那是花花兒的零食。一次默存要花花兒也聞聞他,就拿些奶粉做賄賂。花花很懂事,也很無恥。我們夫婦分站在書桌的兩頭,貓兒站在書桌當中。它對我們倆這邊看看,那邊看看,要往我這邊走,一轉(zhuǎn)念,決然走到拿奶粉罐的`默存那邊去,聞了他一下臉。我們都大笑說:“花花兒真無恥,有奶便是娘。”可是這充分說明,溫德先生的話并不對。
一次我們早起個見花花兒。李媽指指茶幾底下說:“給我拍了一下,躲在那兒委屈呢。我忙著要掃地,它直繞著我要我抱,繞得我眼睛都花了。我拍了它一下,瞧它!賭氣了!”花花兒縮在茶幾底下,一只前爪遮著腦門子,滿臉氣苦,我們叫它也不出來。還是李媽把它抱了出來,撫慰了一下,它又照常抱著李媽的脖子,挨在她懷里。我們還沒看見過貓兒會委屈,那副氣苦的神情不是我們唯心想象的。它第一次上了樹不會下來,默存設法救了它下來,它把爪子軟軟地在默存臂上搭兩下,表示感激,這也不是我們主觀唯心的想象。
花花兒清早常從戶外到我們臥房窗前來窺望。我睡在離窗最近的一邊。它也和大白一樣,前爪軟軟地扶著玻璃,只是一聲不響,目不轉(zhuǎn)睛地守著。假如我不回臉,它決不叫喚;要等看見我已經(jīng)看見它了,才叫喚兩聲,然后也像大白那樣跑到門口去蹲著,仰頭等候。我開了門它就進來,跳上桌子聞聞我,并不要求我抱。它偶然也聞聞默存和圓圓,不過不是經(jīng)常。
它漸漸不服管教,晚上要跟進臥房。我們把它按在沙發(fā)上,可是一松手它就躥進臥房;捉出來,又躥進去,兩只眼睛只顧看著我們,表情是懇求。我們?nèi)齻€都心軟了,就讓它進屋,看它進來了怎么樣。我們的臥房是一長間,南北各有大窗,中間放個大衣櫥,把屋子隔成前后兩間,圓圓睡后間。大衣櫥的左側(cè)上方是個小櫥,花花兒白天常進臥房,大約看中了那個小櫥。它仰頭對著小櫥叫。我開了小櫥的門,它一躥就躥進去,蜷伏在內(nèi),不肯出來。我們都笑它找到了好一個安適的窩兒,就開著小櫥的門,讓它睡在里面。可是它又不安分,一會兒又跳到床上,要鉆被窩。它好像知道默存最依順它,就往他被窩里鉆,可是一會兒又嫌悶,又要出門去。我們給它折騰了一頓,只好狠狠心把它趕走。經(jīng)過兩三次嚴厲的管教,它也就聽話了。
一次我們吃禾花雀,它吃了些脖子爪子之類,快活得發(fā)瘋似的從椅子上跳到桌上,又跳回地上,歡騰跳躍,逗得我們大笑不止。它愛吃的東西很特別,如老玉米,水果糖,花生米,好像別的貓不愛吃這些。轉(zhuǎn)眼由春天到了冬天。有時大雪,我怕李媽滑倒(她年已六十),就自己買萊。我買菜,總為李媽買一包香煙,一包花生米。下午沒事,李媽坐在自己床上,抱著花花兒,喂它吃花生。花花兒站在她懷里,前腳搭在她肩上,那副模樣煞是滑稽。
花花兒周歲的時候李媽病了;病得很重,只好回家。她回家后花花兒早晚在她的臥房門外繞著叫,叫了好幾天才罷。換來一個郭媽又兇又狠,把花花兒當冤家看待。一天我坐在書桌前工作,花花兒跳在我的座后,用爪子在我背上一拍,等我回頭,它就跳下地,一爪招手似的招,走幾步又回頭叫我。我就跟它走。它把我直招到廚房里,然后它用后腳站起,伸前爪去抓菜櫥下層的櫥門——里面有貓魚。原來花花兒是問我要飯吃。我一看它的飯碗骯臟不堪,半碗剩飯都干硬了。我用熱水把硬飯泡洗一下,加上貓魚拌好,花花兒就乖乖地吃飯。可是我一離開,它就不吃了,追出來把我叫回廚房。我守著,它就吃,走開就不吃。后來我把它的飯碗搬到吃飯間里,它就安安頓頓吃飯。我心想:這貓兒又作怪,它得在飯廳里吃飯呢!不久我發(fā)現(xiàn)郭媽作弄它。她雙腳夾住花花兒的腦袋,不讓它湊近飯碗,嘴里卻說:“吃啊!吃啊!怎不吃呀?”我過去看看,郭媽忙一松腿,花花兒就跑了。我才懂得花花兒為什么不肯在廚房吃飯。
花花兒到我家一二年后,默存調(diào)往城里工作,圓圓也在城里上學,寄宿在校。他們都要周末才回家,平時只我一人吃飯,每年初夏我總“疰夏”,飯菜不過是西紅柿湯,涼拌紫菜頭之類。花花兒又作怪,它的飯碗在我座后,它不肯在我背后吃。我把它的飯碗挪在飯桌旁邊,它才肯吃;吃幾口就仰頭看著我,等我給它滴上半匙西紅柿湯,它才繼續(xù)吃。我假裝不看見也罷,如果它看見我看見它了,就非給它幾滴清湯。我覺得這貓兒太唯心了,難道它也愛喝清湯!
貓兒一歲左右還不鬧貓,不過外面貓兒叫鬧的時候總愛出去看熱鬧。它一般總找最依順它的默存,要他開門,把兩只前爪抱著他的手腕子輕輕咬一口,然后叼著他的衣服往門口跑,前腳扒門,抬頭看著門上的把手,兩只眼睛里全是懇求。它這一出去就徹夜不歸。好月亮的時候也通宵在外玩兒。兩歲以后,它開始鬧貓了。我們都看見它爭風打架的英雄氣概,花花兒成了我們那一區(qū)的霸。
有一次我午后上課,半路上看見它“嗷、嗷”怪聲叫著過去。它忽然看見了我,立即回復平時的嬌聲細氣,“啊,啊,啊”向我走來。我怕它跟我上課堂,直趕它走。可是它緊跟不離,直跟到洋灰大道邊才止步不前,站定了看我走。那條大道是它活動區(qū)的邊界,它不越出自定的范圍。三反運動期間,我每晚開會到半夜三更,花花兒總在它的活動范圍內(nèi)迎候,伴隨我回家。
花花兒善解人意,我為它的聰明驚喜,常胡說:“這貓兒簡直有幾分‘人氣’。”貓的“人氣”,當然微弱得似有若無,好比“人為萬物之靈”,人的那點靈光,也微弱得只夠我們惶惑地照見自己多么愚昧。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貓兒的聰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花花兒畢竟只是一只貓。三反運動后“院系調(diào)整”,我們并入北大,遷居中關(guān)園。花花兒依戀舊屋,由我們捉住裝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漸漸習慣些,可是我偶一開門,它一道電光似的向鄰近樹木繁密的果園躥去,跑得無影無蹤,一去不返。我們費盡心力也找不到它了。我們傷心得從此不再養(yǎng)貓。默存說:“有句老話:‘狗認人,貓認屋’,看來花花兒沒有‘超出貓類’。”他的《容安館休沐雜詠》還有一首提到它:“音書人事本蕭條,廣論何心續(xù)孝標,應是有情無處著,春風蛺蝶憶兒貓。”
一九八八年九月
中秋散文集
【一】又到中秋
一直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命題,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角逐中,什么樣的事物最終能得勝。或者說,什么樣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性更能占據(jù)廣大的人心陣地,贏得成為未來人們視為傳統(tǒng)的百世流傳的資格。這或許算不上什么命題的思考,只是一廂情愿的胡思亂想罷了,不免讓長于思索的人們?yōu)橹笭枴?/p>
對于中秋,已經(jīng)許久沒有什么深刻印象了,不過恩賜的法定的假日倒讓我常常有機會擺脫工作的紛擾,能夠坐在家里享受一兩天的清靜,陪一陪妻兒,讀一讀養(yǎng)心文字,暫得一時心靈的休整和安寧。我相信,對于很多現(xiàn)代的人們,大概和我一樣,中秋這樣的節(jié)日的意義似乎也僅此而已。當然,也有人們將這短暫的假日付諸于喝酒打牌、燈紅酒綠之類,以獲得一種別樣意義的休息,這也許正是現(xiàn)代對于傳統(tǒng)之挑戰(zhàn)的一種。
時光如梭似箭,時代大步前進,穿梭在中秋團圓路上的人們也許依然還有很多,美好的中秋印象也許能在新一代的心中留下更為現(xiàn)代的深刻記憶。但這樣的記憶到底會是什么樣子,我們無從猜想,只有到他們寫回憶文章的時候才可以看得到。就如同我這樣年齡的人寫自己記憶中的中秋一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自己的中秋的模樣。世間的事物也許就是這樣在一代代人的心中逐漸成長和轉(zhuǎn)換,積累和沉淀成任后人解讀的歷史。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中秋到來,盡管不斷豐富的生活與增長的年齡使人增添了一些故作思考的情狀。但想起中秋,依然會浮現(xiàn)出一些美好的印象。畢竟,傳統(tǒng)與記憶之間有著難以割斷的關(guān)系,否則就無所謂傳統(tǒng)。總是記得,在陰歷八月的鄉(xiāng)村,天空總是格外高遠晴朗,秋風拂面的感覺令人心情暢快,田野的莊稼漸次開始收入家家戶戶的倉里和缸里,曬場上花生、黃豆之類的收獲物也已經(jīng)干了水分,村頭桔樹上也綴滿泛紅的桔子,豐收安詳?shù)臍庀浡澎o的鄉(xiāng)村。
中秋這一天,村里的人們總是早早地起床,趕往臨近的圩鎮(zhèn),買回一些月餅和柚子,或者到自家的樹上摘下一些早熟的桔子,預備著晚上的祭月之用。婦女們則是在家里忙活著宰殺一兩只雞鴨,在村里的井沿邊一邊說笑,一邊細細地拔盡殘留的羽毛,洗靜內(nèi)臟,以備一頓豐盛的晚餐。除了做這些事情,其余時間照例是在田間地頭忙碌,在園子里施肥澆水,只是會比平時稍微早一點回家,在灶房里忙活一陣,然后在炊煙還未散盡的暮靄中圍坐一起,吃罷晚飯。
等到圓圓的月兒升起之時,就是孩子們真正體驗節(jié)日快樂的時候。一陣接著一陣的爆竹聲響過,家家門前紅燭高照,滿桌滿凳的月餅、柚子在月光下散發(fā)著幽香。孩子們趁著月光在村巷間打鬧嬉戲,追逐玩耍,倘是遇到周末,第二天無需上學,這樣的喧鬧可以持續(xù)到月兒西沉,月餅和柚子之類無疑會成為最好的夜宵。這樣的時候,我經(jīng)常坐在門前聽老人們聊天,間或用手指著月亮問一些異想天開的'問題。大人們總是說,千萬不要用手指著月亮,否則要爛耳朵的。我雖然不信,但也不敢當面做這樣對月亮不敬的姿勢,有時偷偷跑到無人的小巷,悄悄的用手指著月亮自說自話,但是從來沒有爛過耳朵。
長大以后我常想,中秋無非是人們對于遙遠的月亮的一種景仰,以致于用威嚇的辦法教幼稚的孩童對它產(chǎn)生敬畏。因為它圓的美麗,圓的純粹,人們便將美好的愿望賦予它,于是在千百年的流傳中就成了一種節(jié)日,成了一種良好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的物質(zhì)豐富時代,可供人們寄托和追求的事物不斷增多,遙望圓月的思念情懷越來越少,月亮或許會在人們的心中漸漸失去原來的位置罷。盡管如此,我又想,圓月的皎潔美好也許并非其他事物可以代替,當財物、功名、利益、短促的快樂之類的東西并不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時,中秋這樣的傳統(tǒng)也將長久在人間傳續(xù)。
【二】中秋
中秋。月圓。
頓號與句點占據(jù)大篇幅的空隙,一段間隔,一段告結(jié)。
一個人流連光谷步行街天臺,晚風傳送著深秋的脈脈含情,聒噪的人聲湮沒了異地的相思。左手是冰冷的粉紫色瑪瑙手鐲,百無聊賴地打轉(zhuǎn)。右手沉甸甸的購物袋,一些酥皮月餅。總要添一些節(jié)日氣氛,即便心情落寞而荒涼。
街角的流動KTV。三塊錢一首歌。沒有猶豫地點了王菲的《紅豆》。與小說無關(guān)。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不止是有時候。那些縹緲的細水長流,斷送在冗長無眠的背后。我依稀回想著冷漠無言的眼眸,一邊紀念,一邊忘卻。
燈火通明下流離的行人。舉著手機拍下璀璨的霓虹。侶人親密地擁抱隨即接吻,絲毫不理會路人的眼光。而又有誰還會饒有興致地欣賞,紅旗飄揚,赫然的60周年喜慶紅色令所有的小小幸福都陪襯得微不足道。
陌生人圍觀的掌聲。微笑著作揖回應。轉(zhuǎn)身離去。身后一個男子蒼涼寂寥的歌聲縈繞耳畔。并不留戀。
公交車走走停停,這是擁擠的城市。已經(jīng)容下了太多的路人。
月是故鄉(xiāng)明。清冷的色澤如洗,笑顏在微涼中褪去。
小團圓。與張愛玲無關(guān)。
是我的淺吟。節(jié)日快樂。
【三】一個人的中秋
今夜,注定了你的月亮在北方,注定了我的月亮在南方。
今夜,你說你北方的月亮很圓、很亮,照徹山河、輝耀大地、情滿人間……
今夜,我的月亮沒有出來,沒有出來,它躲在厚重的雨云背后,似乎是不想看到成都淅淅瀝瀝的中秋,又仿佛是不想聽到成都滴滴答答的秋寒。
今夜,在成都,舉頭望見的,盡是灰蒙蒙的云天,盡是窸窸窣窣的秋雨。云天背后的圓月,我看不見它,一點也看不見,它獨自在天庭,行走在烏云之上,超然于思念以外,不再照料成都今夜的纏纏與綿綿。在這樣的雨夜,圓月亦看不見我,不知在云層下面的下面,還有一個孤獨的身影在一次次祝福著你北方的秋月。今夜,成都的秋月獨自躲在陰沉沉的云層后面,它是否也寂寞如我?秋愁如我?孤清如我?
今夜,我一個人打著雨傘,行走在成都潮潮濕濕的中秋夜里,桂花的芬芳依然很桂花,月餅的香甜仍舊很月餅,惟有傘沿上悄然滴落的秋雨,點點又滴滴,冷冷還清清,猶如一粒粒情人淚,傷感而迷離。
今夜啊今夜,今夜那輪燦爛過李白的月亮,已經(jīng)消逝在唐朝的山山水水間了;今夜那輪撩撥過蘇軾的月亮,已經(jīng)不能再一次讓我們千里共嬋娟;今夜惟有李清照的月亮,還依然那么孤獨與寂寞,還照樣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這是一個沒有中秋月的中秋夜啊,沒有中秋月的中秋還叫中秋嗎?沒有中秋月的中秋,滿腹的思念又由誰來傳遞?那輪千里共嬋娟的明月,真的是隨蘇軾的遠去而遠去了嗎?
今夜,我不知道成都云層上面的中秋月是否還是那樣圓、那樣亮?是否還是嫦娥奔去的那一輪,是否還是吳剛伐桂的那一輪?云層太厚,雨點太冷,秋風太急,成都呵,你什么要用如此的雨云來把中秋月遮掩?你為什么要用如此的陰沉把思念阻攔?成都的所有情事與懷想,在今夜,統(tǒng)統(tǒng)化作云愁雨恨的瑟瑟秋夜、蒙蒙秋風。今夜的夜,沒有邊兒,仿佛如創(chuàng)世紀那樣一種荒蠻、一種凄涼。
今夜,你說你北方的月亮圓似銀盤、亮如白晝,可是,我一點也看不見,我只能看見一街橘紅的路燈,在秋雨中昏暗地閃閃爍爍。它們?yōu)⑾碌奈⒐猓淅涞亍⒊背钡亍⒓偶诺兀讶擞澳D:厍娜焕L,又默然壓短,壓短了又拉長,仿佛拉成了一幅陰冷的鬼影,在長街上悠悠晃晃。在壓短與拉長的反反復復中,我獨自打著雨傘,行走在這個沒有中秋月的中秋夜里。
我不知道要行走向哪里,我不知道腳下的路是否可以通往你的北方。我只知道你的北方是有長城的北方,是有月壇的北方,是有圓明園和紫禁城的北方啊!你的北方我來過,那是在五月,在一個開滿鮮花的五月。我是悄然地來的,又悄然地離開了。我擔心我的突然造訪會驚擾你的北方,怕你那開滿鮮花的五月會在我是魯莽中突然消失。我默然地來了,又默然地離去,你北方的五月開滿了鮮花,蜂蝶翻飛,沒有了憂傷。
如今,那些香艷過你北方的五月的鮮花,已經(jīng)凋謝了,凋謝在我悄然離去之后,凋謝在今年的中秋月升起之前。今夜,此刻,你的北方,是否也金桂飄香,是否也秋菊絢爛?還有你窗外的那輪明月,是否依然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今夜,你的中秋月在北方,或者在北方以北,又或者在北方以東,總之,它是在一片明澈的秋空里,渾圓又燦然,明晰又爽朗。我猜想,在那輪圓月下,你也在遙望我南方的中秋月,但是,今夜南方的秋空雨云太厚,秋雨太急,你望著的南方的中秋月,依然躲在云層背后,沒有一絲兒月意。
今夜,你的北方是那么遙遠,隔著千山,更隔著萬水,還隔著我頭頂無邊無際的厚厚雨云。今夜,我們注定不能在圓月上相聚,注定不能將思念托付給圓月來傳遞。今夜的中秋月,不叫中秋月,不叫中秋月了。
是的,今夜,注定是一個人的中秋,注定要在沒有中秋月的夜晚暗自神傷,注定要寫下這些苦澀而傷懷的文字。此刻,我獨自打著雨傘,任昏暗的路燈把我孤清的影子拉長、壓短、再拉長、再壓短、再長長又長長地拉長啊影子……在這樣的境況里,我走過長街,向著那個叫家的地方無言地走去,走在中秋月的虛無與遺忘里……
楊絳散文《窗簾》
人不怕擠。盡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擠不到一處。像殼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陽光里飛舞的輕塵,各自各。憑你多熱鬧的地方,窗對著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掛上一個窗簾,只要拉過那薄薄一層,便把別人家隔離在千萬里以外了。隔離,不是斷絕。窗簾并不堵沒窗戶,只在彼此間增加些距離——欺哄人招引人的距離。窗簾并不蓋沒窗戶,只隱約遮掩——多么引誘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動的窗簾,惹人窺探猜測,生出無限興趣。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樸素。不過,如把天真樸素做了窗簾的質(zhì)料,做了窗簾的顏色,一個潔白素凈的簾子,堆疊著透明的軟紗,在風里飄曳,這種樸素,只怕比五顏六色更富有魅力,認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飾,除非有希臘神像那樣完美的身體,有天使般純潔的靈魂。倍根(Bacon)說過:“赤裸裸是不體面的;不論是赤露的身體,或赤露的心。”人從樂園里驅(qū)逐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體味到這句話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實總需要些掩飾。白晝的陽光,無情地照徹了人間萬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讓人迷惑,讓人夢想,讓人希望。如果沒有輕云薄霧把日光篩漏出五色霞彩來,天空該多么單調(diào)枯燥!
隱約模糊中,才容許你做夢和想象。距離增添了神秘。看不見邊際,變?yōu)闆]邊沒際的遙遠與遼闊。云霧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來,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許的“相知”,——隔著窗簾,惝怳迷離,可以產(chǎn)生無限美妙的想象。如果你嫌惡窗簾的間隔,冒冒失失闖進門、闖到窗簾后面去看個究竟,赤裸裸的真實只怕并不經(jīng)看。
像丁尼生(Tennyson)詩里的“夏洛特女郎”(TheLadyofShalott),看厭了鏡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實世界。她的鏡子立即破裂成兩半,她毀滅了以前快樂而無知的自己。
人家掛著窗簾呢,別去窺望。寧可自己也掛上一個,華麗的也好,樸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掛,或懶得掛,不妨就敞著個赤裸裸的窗口。不過,你總得尊重別人家的窗簾。
張小嫻散文集《留給情人的藍雪花》
導讀:藍雪花的話語是冷淡,憂郁,這種花比較容易照顧,但還是需要多花心思去照顧。愛情就像藍雪花,在兩情相悅的時候,它得到了悉心照顧可以生長得很好;在感情轉(zhuǎn)淡的時候,它失去了照料就會慢慢枯萎。最后相愛的兩個人就像藍雪花的花語一樣變得冷淡而憂郁了。
【第1句】: 他不會永遠俯伏在你眼前
我們常常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以為自己是無可代替的。
他那么愛我,那么需要我,他一定不會找到一個比我好的。于是,我可以對他高傲一點,可以對他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只要我有一天稍微對他好一點,他便會感動得緊緊地摟著我,為我做很多事情。我叫他向東走,他不敢向西走。不小心走錯了東南西,他心里也會怦怦地跳,怕我以后不理他。
他曾經(jīng)說過,他從來沒有這么愛過一個女人,那個人就是我。他曾經(jīng)說過,他愿意為我做任何事。他曾經(jīng)說過,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可以代替我。
當時的我,整個人也飄到云端。沒有了我,他的世界將只會黯淡一片。沒有了我,他會一天一天的枯萎。
他本來是個很不錯的男人,但他如此需要我,我忽然覺得,我比他高了一點。我好像不是太愛他。我可以沒有他,甚至可以沒有任何人。
我要他永遠俯伏在我跟前。可是,有一天,他竟然不再需要我了。他竟然能夠找到一個比我好的。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多么的愛他。
【第2句】: 那一點點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年少時候,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喜歡和愛。我到底是喜歡這個人還是愛他呢?喜歡和愛有什么分別?不喜歡他,根本不會愛他。
年紀大了一點之后,我們開始會分別喜歡和愛。喜歡就是喜歡看到他,喜歡跟他一起,喜歡跟他談天說地。但是,喜歡跟愛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喜歡一個人,你不一定想跟他睡覺,也不一定會思念他,更不會想跟他有將來。愛比喜歡激烈得多了。有時候,我們覺得某某很好,偏偏就是差一點點。為什么我喜歡他卻不愛他?就是差了那一點點。
喜歡一個人,是不會有痛苦的。愛一個人,也許有綿長的痛苦,但他給我的快樂,也是世上最大的快樂。這個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很清楚什么是喜歡,什么是愛。可是,當年紀再大一點,我們發(fā)覺自己再次分不清喜歡和愛。
以前,你會選擇你愛的人而不是你喜歡的人,即使找不到你愛的人,你也不肯屈就。一個人年紀大了,對人也寬容了。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除了喜歡親近他之外,也會關(guān)心他,為他付出,你甚至想跟他睡覺。這到底是愛還是喜歡?雖然還是差了一點點,但那一點點已經(jīng)不重要了。
【第3句】: 十年之后,我還是會愛他
曾經(jīng)有一個女人告訴我:“我嫁給這個男人,因為我知道,十年后,我仍然會仰慕他。”
十年,是短還是長?無論你多么仰慕一個男人,跟他共同生活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也不過是一個凡人。到了第十一年或以后,當他江郎才盡,你是不是就不再愛他?
十年太短了。因為仰慕一個男人而嫁給他,到頭來,你也許會失望。他又不是萬世師表,怎么可能每一句說話也充滿智慧,無時無刻也在鞭策自己上進?
男人的才華和女人的青春,都會退步。仰慕之情要終結(jié)的時候,你要學習欣賞這個男人的其他優(yōu)點。當你埋怨他江郎才盡的時候,你有沒有反省一下,你也已經(jīng)沒有那么年輕和漂亮了?
男人看一個女人,是從外表開始。女人看一個男人,首先看他的才華。十年之后,要看的再不是這些。
十年后仍然靠著仰慕來維系一段感情,那就很危險了。如果我要嫁給一個男人,是我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即使我不再仰慕他,我還是會愛他,還是喜歡和他生活在一起。
【第4句】: 想念你,不找你
有時候,你很想念一個人,但你不會打電話給他。打電話給他,不知道說什么好,還是不打比較好。
你很想念爸爸和媽媽,所以打電話給他們,跟他們聊天。可是,每一次,你們都會吵架收場。下一次,當你拿起話筒,很想打電話給他們的時候,你會猶豫一下,然后放下話筒。
你打電話給一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以前,你們什么也可以談;現(xiàn)在,只會談一些無關(guān)重要的事,那種感覺并不好受。從此以后,當你想念他,你不會打電話給他。
你想打電話給舊情人,可是,他身邊也許有另一個人了,你跟他說些什么好呢?這么久沒聯(lián)絡了,還是不要再聯(lián)絡比較好。分手的時候,大家做得很漂亮,這是很難得的,何必因為一時的思念而破壞當天的回憶?
想念一個人,不一定要聽到他的聲音。聽到了他的聲音,也許就是另一回事。想象中的一切,往往比現(xiàn)實稍微美好一點。想念中的那個人,也比現(xiàn)實稍微溫暖一點。思念好像是很遙遠的一回事,有時卻偏偏比現(xiàn)實親近一點。思念很近,電話線的那一頭,卻好像很遠,還是不打電話比較好。
【第5句】: 我不想像你這樣
過了適婚年齡而又單身的女人,最怕被人追問什么時候結(jié)婚。
至親和好朋友的追問,是出于關(guān)心。他們認為女人始終要有個歸宿。他們擔心你的幸福。至于那些無關(guān)重要的人的追問,卻是很討厭的。
有些親戚,你兩三年才見她一次,你根本搞不清楚她是伯公的'誼妹還是八姑母的外甥女。她們早已嫁人了,婚后不工作,生了孩子之后又不減肥,嗜好是看電視連續(xù)劇和報章娛樂新聞,常常擔心丈夫變心。她們看到你,總是喜歡在你父母面前問你:“哎,你什么時候請我吃嫁女餅啊?”
不結(jié)婚有罪嗎?這些無關(guān)重要的人,還包括一些普通朋友和普通同事。她們在辦公室里一般都沒有什么貢獻,準時上班下班,不肯加班。他們最愛談論的話題是丈夫、子女、電視劇內(nèi)容、娛樂新聞和人家的私生活,要不就相約打麻將和開派對。到了圣誕節(jié)和除夕這些日子,她們會很憐惜地問你:“你為什么還不結(jié)婚?”
你真的想知道理由嗎?我告訴你吧,因為我不想像你這樣過一生。
【第6句】: 你適合結(jié)婚嗎?
女人對適婚年齡都很敏感。什么年齡才是適婚年齡?大概是從二十七歲或二十八歲開始吧?一旦到了三十五歲或三十六歲,就不是適婚,而是過了適婚年齡。好些女人結(jié)婚的原因是:“已到了適婚年齡。”
我覺得很奇怪。適婚年齡是誰定下來的?世上沒有適合結(jié)婚的年齡,只有適合生育的年齡。女人過了三十歲,就成為高齡產(chǎn)婦。到了更年期,就不能生育。然而,如果你不打算要孩子,根本就不必在適合生育的年齡結(jié)婚。醫(yī)學進步。四十歲生頭一胎也不是問題。到時候,人生閱歷多一點,經(jīng)濟好一點,也許更適合帶孩子。
女人并沒有適婚年齡,只有適婚心態(tài)。沒有法例說三十歲就一定要嫁人。若心境未成熟,對感情的態(tài)度也未成熟,還是不要結(jié)婚的好。女人常常以為男人在婚后會改變,又以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結(jié)婚之后,她才知道婚姻并非她想象的那樣。不如等你經(jīng)歷多一點,才去結(jié)婚吧。
男人既沒有適婚年齡,也沒有適合生育的年齡。只要他夠強壯,他到了九十歲還是可以生孩子的。男人也需要有適婚的心態(tài),但他們更需要的,是適婚的銀行存款。
【第7句】: 為什么男人有那么多壓力?
一個女孩子問我:“你知不知道男人為什么常常說自己很忙和壓力很大?”假如我知道,我就是男人了。
每當女人埋怨男人沒時間陪她,男人總是說:“我工作很忙,壓力很大。”
每當女人問男人為什么不開心的時候,男人總是說:“我壓力很大”。
女人覺得男人不關(guān)心她的時候,男人總是解釋:“我壓力很大。”
女人覺得男人不愛她,男人又說:“我壓力很大”。
為什么男人總是有那么多壓力?是藉口還是真心說話?我們只好相信,他說的是真話。因為,不相信他,我會更不快樂。
也許,男人是說真話吧。女人很容易在生活里找到快樂,男人卻很容易在生活里找到壓力。假如你問男人為什么有壓力,或者他也無法回答你。他不敢承認他很想出人頭地,又很害怕失敗。他不敢承認他不是女人所以為的那么出色。他不敢承認女人也是一種壓力。
也許,我說錯了,這也很難怪我;男人在熱戀時從來不會說壓力很大。當大家的感情淡了下來,他便開始說壓力很大。這難免令我覺得,他不愛我了。
【第8句】: 我想你愛上我
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跟你約會,不一定就是喜歡你,她只是想你喜歡她。
男人以為女人細心打扮一番來見他,一定是對他有意思。這種想法太一廂情愿了。即使沒有男人,我們還是會打扮的。即使我很討厭一個男人,我還是會刻意的打扮,讓他恨得心癢癢的。因為,他是永遠不會得到我的,他沒資格。
如果是跟自己心儀的男人約會,我們當然會非常努力地打扮,目的是要在他心中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初次約會,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愛上對方,這樣的話,也不可以松懈,我想他愛上我,我會不會愛上他,是我的事。他愛上我,而我不愛他,他也不會忘記我是這么美麗。我拒絕他的時候,他也會覺得凄美一點。畢竟,他是被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拒絕的。
A告訴我一件趣事。一個男人約會了她好幾次。最后一次,她在電話里坦白地告訴他,她認為他們沒有發(fā)展的可能。那個男人很不甘心地說:“如果對我沒意思,為什么每次約會你都打扮得那么漂亮?”
打扮得漂亮,只是要吸引你,不是喜歡你。女人都希望證實一下自己的魅力。然后,讓你得不到。
【第9句】: 餐桌上的余韻
吃法國菜,吃完甜品之后,服務生會送上一盤小小的巧克力,或者一小碟小巧的甜餅。有些餐廳更會把一塊巧克力或甜餅放在一個精巧的小盒子里。讓客人帶回家。
客人吃完甜品之后,通常已經(jīng)飽得不能動彈了,根本吃不下這些免費的心意。這些心意,所為何事?也許,就是一個余韻。
小小的甜餅,是餐廳送給客人的禮物,愿你今夜留下美好的回憶,下次再見。離別之前,這是我們一點小小的祝福,祝你一路平安。
肚子已經(jīng)脹起來了,但是,請你還是吃一片我們?yōu)槟阕龅奶痫灠伞R活D佳肴,頭盤是開始,主菜是高潮,甜品是壓軸,最后的巧克力和甜餅,便是余韻。
言有盡而意無窮。我們還會再見嗎?這一頓飯,你是跟誰一起吃的?吃得開心嗎?談得暢快嗎?今天晚上的菜好嗎?酒好嗎?你有盡情嗎?
不管怎樣,今宵之后,一切只能成為回憶。巧克力和小甜餅是記憶的余韻,就像有余韻的文章比較動人,有余韻的愛情比較刻骨銘心一樣。
【第10句】: 六個明天以后
曾經(jīng)有沒有一段愛情,讓你在聽到“明天”或“明年”這些字眼的時候,心里覺得很難過?
他微笑說:“今年不送圣誕禮物給你了,明年圣誕才送吧,我會給你一個驚喜。”不知為什么,你聽到“明年圣誕”這四個字,忽然有點心酸。明年圣誕,你們還會在一起嗎?
他說:“我好想和你去歐洲旅行,明年七月的時候去好嗎?”你微笑點頭,可是,你們有明年嗎?知道他想和你去旅行,你已經(jīng)滿足了;去不去,也不重要。
他說:“我明天找你吃飯好嗎?”明天,你要跟另一個男人吃飯,商量結(jié)婚的事。
他說:“下星期我們?nèi)タ措娪啊?rdquo;下星期,就是六個明天。六個明天以后的事,誰敢說不會變?
明日是天涯。當他不是你生命里的唯一,明日或明年,都變成了天涯。當他不是你生命里的唯一,別問什么是永恒。永恒太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