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
每年回家鄉為父親上墳,也不忘去看看舊時的小院,那株海棠,它依舊在陽光中燦爛怡然、自顧美麗,而我卻老了,有生活留在歲月里的悲歡,有歲月刻在年輪里的滄桑。
想起年少時第一次離開故鄉時的欣喜和絕然,竟是沒有一絲的留戀,只盼著快快出發,象一只總想著離開籠子的小鳥,撲欏著飛向那個未知的世界。一去經年,而今站在已然不再熟悉的城市,青春遠去、容顏已改,跳動的依然是那顆驛動的心。朦朧歲月,依然會在不同的起點出發,不斷地放逐夢想。疲憊著、欣喜著,卻不知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知道,人應該簡單生活,那樣的恬淡,是一種境界,也羨慕能夠淡然享受生活的人們,但,常常感覺學不來。而有時甚至是潛意識地擰著,怕心會麻木、熱情會冷卻。就只在自己編織的網中徜徉,建造一座心獄糾結,解開一個心鎖釋然,循環往復、垂垂老矣。可能這就是我吧!只能在享受這種負累的過程中畫著圈圈走完自己的人生。只是不知,是否也如阿Q,即使走在生命的最后仍喟嘆自己怎么連一個圓圈也畫不好呢?也曾不斷地否定過這樣的自己,讓心置身于一片混沌中,痛苦著、沉重著,直到某天,不堪重負,遂扔掉枷鎖,擁抱自己、接受自己、珍愛自己,并對自己說,就這樣吧!無論你是怎樣的不完美,我都愛你!頎頎然,換了人間!
想起了榮格和他的曼陀羅意象,榮格從小喜歡畫圓圈,每當遇到問題時,就開始一圈圈地畫,圍繞著一個核心,畫到最后,他就會感覺自己的生命又重新統合起來,而問題也解決了。據此,他有了一個曼陀羅意象,并認為每個人都是在追尋著自己生命中的曼陀羅。人常常會感到不圓滿,覺得自己的生命殘缺不全,兒時的夢想窮盡一生都無法實現,而曼陀羅這個圖案就是提醒我們,人生還是有一個圓滿的歸宿的,如果我們愿意認真尋找,終究可以找到內心中那個圓滿的答案。
是嗎?真的嗎?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心中升起一盞明燈。頓感這樣不是淡然的自己未嘗不是可愛的,至少我奔騰的生命是蔥蘢的、富有的,因為我還可以堅強地出發,因為我仍有資本可以付出!
那就這樣吧!只是,那天偶然聽到劉歡的那首《千萬次的問》,“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并不在意……一次一次,我問自己,問我……,熱情已被你耗盡,我已經變的不再是我,可是你卻依然是你……”站在街頭,癡癡地聽著聲聲呼喊,竟是熱淚盈眶。夢想依舊,而我追逐得好累,一身疲憊、滿腔心酸。想知道因了懷著對美好生活渴望的王,在紐約奮斗、掙扎,歷經疼痛、無助與彷徨,面對自己畫好的圓,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夜深人靜時是否也有陣陣荒涼襲來?每個夕拾朝花的想起時是否也有層層迷茫漾過?
我在尋找,我在出發,起點、終點,終點又回到起點,畫著我的圈圈!在那圓的光暈中,有命運留給我的想著用心溫暖的日子、切切守護的回憶……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