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寄聲”的七言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145句帶“寄聲”的七言詩句,其中“寄聲”開頭的七言詩句88句,“寄聲”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33句,“寄聲”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4句,供您參考。
“寄聲”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寄聲五老吾念爾,相見無時(shí)老將死。——出自北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黃吉甫》
【第2句】:寄聲舊日黃居士,九鎖丹函請一開。——出自宋·敖陶孫《送月上人住寶積寺》
【第3句】:寄聲翠鳳穿云去,霜寒莫北梧桐花。——出自陸文圭《古意四首寄張可與孫晉卿》
【第4句】:聞?wù)f宋公曾住此,寄聲過客細(xì)吟詩。——出自劉克莊《玄山觀》
【第5句】:寄聲鄞土黃承事,有粟何須更窖藏。——出自吳潛《謝世頌三首》
【第6句】:寄聲行客如回首,莫把尋常醉眼看。——出自孫應(yīng)時(shí)《江北梅開殊晚和林實(shí)之別駕韻》
【第7句】:笑說巫陽真浪下,寄聲驛使未須來。——出自曾幾《返魂梅》
【第8句】:還有故人招隱否,寄聲橘柚欲黃時(shí)。——出自陳傅良《新昌詠歸》
【第9句】:乘興竹筇霜后路,寄聲籬落水邊枝。——出自林景熙《催梅》
【第10句】:寄聲好在文章友,目送春云自倚欄。——出自周文璞《寄友人》
【第11句】:寄聲萬里心綢繆,莫道異趣無相求。——出自北宋·王安石《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長老常坦》
【第12句】:舊案依俙在柏臺,寄聲杭本莫翻開。——出自劉克莊《和張簡簿尉韻》
【第13句】:歸過舊題梅柳處,寄聲為謝少年游。——出自陳杰《京口閑行逢…蒱戲於…家殊惘然也》
【第14句】:春水漸生天向暑,寄聲速載帝羓還。——出自劉克莊《居厚弟示和詩復(fù)課十首》
【第15句】:寄聲多賀帽子峰,今歲峰頭有霜雪。——出自楊萬里《送吉守趙山父移廣東提刑》
【第16句】:寄聲碧眼朱高士,何必?cái)y琴下閬風(fēng)。——出自某韞《石室》
【第17句】:剪翮花前老可哀,寄聲鷹隼莫相猜。——出自釋善珍《榴花竹石鶴》
【第18句】:似是看來終不近,寄聲龍目盡追攀。——出自曾幾《荔子》
【第19句】:寄聲巖下鵝冠子,丹灶何妨為我留。——出自王邁《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屢夢》
【第20句】:寄聲諸謝今何如,謝公書堂迷竹塢。——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送薛樂道知鄖鄉(xiāng)》
【第21句】:寄聲鷗路舊同社,可奈鹥鳧紛著行。——出自程公許《施明可自湘…中重陽…韻題似明可》
【第22句】:寄聲青鳥謝勤拳,摧頹病鶴那能然。——出自劉宰《病鶴吟上黃尚書》
【第23句】:寄聲關(guān)子老漁樵,小山桂樹不須招。——出自晁補(bǔ)之《贈(zèng)楊景平》
【第24句】:已卜冶城三畝地,寄聲知我有歸期。——出自北宋·王安石《汜水寄和甫》
【第25句】:寄聲閑止老居上,好對春風(fēng)酌凍醅。——出自趙蕃《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擇唱酬之韻呈克晦》
【第26句】:寄聲滕六何似休,凈盡將云為儂掃。——出自楊萬里《次主簿雪韻》
【第27句】:寄聲楚觀滄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虛。——出自釋寶曇《送潘文叔兼簡李文授》
【第28句】:也不多時(shí)便立秋,寄聲殘暑速拘收。——出自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五首》
【第29句】:寄聲秀句風(fēng)入懷,坐念清標(biāo)月當(dāng)牖。——出自毛滂《寄曹使君》
【第30句】: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出自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第31句】:但得身安字堪煮,寄聲自有故山鵑。——出自陳著《次韻戴時(shí)芳病中》
【第32句】:寄聲頻慰吾人望,往時(shí)交友皆無恙。——出自劉子翚《詩寄懶翁兼簡士特溫其原仲致仲昆季》
【第33句】:寄聲玉關(guān)行人道,未報(bào)君恩難便老。——出自宋·吳泳《魚游春水》
【第34句】:說著此身便非是,寄聲多謝薛嘉州。——出自方回《題徐贊府不負(fù)堂》
【第35句】:寄聲為報(bào)仇香道,近日交朋獨(dú)爾思。——出自方回《次韻仇仁近?a href='.com/baike/224/2957【第62句】:html' target='_blank' >謝臣氖住?/p>
【第36句】:寄聲三足阿環(huán)鴉,問訊青腰小駐車。——出自北宋·王安石《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
【第37句】:買鶴清溪?dú)w計(jì)足,寄聲先遣故人知。——出自南宋·陸游《新秋》
【第38句】:子女玉帛君所余,寄聲白鳥煩多謝。——出自陳師道《出清口》
【第39句】:寄聲故國群兒輩,潦倒塵埃賀季真。——出自賀鑄《送僧云還吳興》
【第40句】:寄聲報(bào)爾山翁道,今日河南勝昔時(shí)。——出自唐·岑參《使君席夜送嚴(yán)河南赴長水》
【第41句】: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出自魏晉·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第42句】:好去玉霄云海上,寄聲江漢永相望。——出自項(xiàng)安世《送孫司戶秩滿東歸考試鄂渚二首》
【第43句】:寄聲千萬相勞苦,如倚胡床得按摩。——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廖袁州次韻…寄黃靖…傳次韻寄之》
【第44句】:寄聲瘞鶴巖頭字,莫厭龍蛇萬里深。——出自黃彥平《重過京口》
【第45句】:寄聲囑付王家老,深鎖堂前悲翠籠。——出自李新《安居瀕江小藍(lán)留三小詩》
【第46句】:眼里香粳三萬頃,寄聲父老共欣然。——出自南宋·陸游《癸巳夏旁郡…漢嘉數(shù)…未足也立秋》
【第47句】:寄聲禽大休輕出,莫向荒山點(diǎn)水濱。——出自劉克莊《衛(wèi)生一首》
【第48句】:寄聲好住數(shù)君子,一別相忘風(fēng)馬牛。——出自賀鑄《晚泊三山懷古兼寄歷陽明游》
【第49句】:忽憶杜微今七十,寄聲聊見不忘情。——出自方回《寄趙賓昫二首》
【第50句】:寄聲三州之父老,從今安用思故侯。——出自魏了翁《送任大卿知漢州任大卿知眉州》
【第51句】:孤鴻飛去鸚鵡洲,寄聲高樓謝黃鵠。——出自梅堯臣《江口遇劉糾曹赴鄂州寄張大卿》
【第52句】:身在金華與玉堂,寄聲時(shí)到祝豩鄉(xiāng)。——出自劉宰《和王克寬有所寄草堂詩二首》
【第53句】:吳鉤錦帶豈足贈(zèng),寄聲但有長相思。——出自吳則禮《送曾公善赴定武》
【第54句】:策馬漸隨南去雁,寄聲應(yīng)有北歸船。——出自孔武仲《次韻和歐勉甫見送》
【第55句】:寄聲諸老善自愛,客行努力更強(qiáng)食。——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新寨餞南歸客》
【第56句】:寄聲裴令樽前客,只欠高談一座傾。——出自曾鞏《酬強(qiáng)幾圣》
【第57句】:寄聲獨(dú)樂先生說,世事而今尚可為。——出自劉克莊《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
【第58句】:一朽何須論異域,寄聲青冢太媕婀。——出自潘檉《過虞美人墓》
【第59句】:寄聲窮巷長饑士,今代何人餉子桑。——出自陳杰《食客》
【第60句】:老接親朋惟野服,寄聲夷甫莫朝衣。——出自劉克莊《蒙仲唱第歸約朝服相見》
【第61句】:三十六峰應(yīng)好在,寄聲多謝欲來游。——出自北宋·王安石《送西京簽判王著作》
【第62句】:寄聲橫笛且休吹,愁殺江南未歸客。——出自華岳《梅》
【第63句】:塞雁高飛不可馮,寄聲亦有南歸使。——出自孔武仲《送徐成之通判永寧軍》
【第64句】:寄聲為賀贛州民,朝廷為汝輟爭臣。——出自魏了翁《送張匠臨以秘閣知贛州》
【第65句】: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出自戴復(fù)古《寄尋梅》
【第66句】:帝賜琳宮散吏名,寄聲黃合謝弓旌。——出自釋善珍《賀趙禮部得祠二首》
【第67句】:簞瓢三畝易辦耳,寄聲父老不汝干。——出自張耒《贈(zèng)張嘉甫》
【第68句】:寄聲半隱不容言,空有語離書滿紙。——出自樓鑰《又次韻》
【第69句】:寄聲江夏無雙士,并謝藍(lán)田不負(fù)丞。——出自趙蕃《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第70句】:寄聲猿鶴休悲怨,蕙帳今宵遂不空。——出自朱長文《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第71句】:寄聲但有加餐飯,才業(yè)如君豈久窮。——出自北宋·王安石《奉寄子思以代別》
【第72句】:寄聲青女休相妒,不學(xué)海棠酣夜眠。——出自陳宓《和喻景山賦梅韻》
【第73句】:乘興前村曾有約,寄聲絕頂可無詩。——出自曾幾《悼云泉勤庵王》
【第74句】:寄聲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暫休。——出自北宋·王安石《將至丹陽寄表民》
【第75句】:寄聲月白風(fēng)清夜,定許相期第幾峰。——出自劉克莊《劉仙巖》
【第76句】:海闊天高孤鶴遠(yuǎn),寄聲飛矢莫抽房。——出自劉克莊《和季弟韻二十首》
【第77句】:賴有東湖堪吏隱,寄聲籬菊待吾歸。——出自南宋·陸游《感事》
【第78句】:寄聲故人加餐食,昨夜秋風(fēng)淮水惡。——出自陸文圭《送黃子高如泰州竭朱南伯》
【第79句】:多謝龍公來挹彼,寄聲風(fēng)伯莫吹之。——出自劉克莊《和曾史君喜雨》
【第80句】:寄聲征夫且止淚,矯情勿為識者窺。——出自劉克莊《觀調(diào)發(fā)四首》
【第81句】:寄聲玉堂老仙伯,桂樹秋風(fēng)歸去來。——出自陸文圭《送經(jīng)之偕義齋兩舍人入燕并呈善之待制》
【第82句】:相思限此江西東,寄聲每托江頭風(fēng)。——出自賀鑄《寄漢陽趙尉沔》
【第83句】:寄聲閉戶英夫子,體取居塵不染塵。——出自吳頤《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第84句】:寄聲靈徹休相笑,未必僧閑似我閑。——出自趙必象《題云岫半閑堂用李涉韻》
【第85句】:未應(yīng)厚祿絕來書,寄聲紙尾煩多謝。——出自李流謙《寄送梁子輔赴召》
【第86句】:千里事人猶見喜,寄聲別駕好相看。——出自劉宰《送徐兄封川之行》
【第87句】:春晚得晴如此少,寄聲鳩輩且停音。——出自趙蕃《三月十六日郊行》
【第88句】:寄聲小掾篤行李,落日東面空云山。——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再次韻呈明略并寄無咎》
“寄聲”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殷勤預(yù)約頻頻見,未見亦須頻寄聲。——出自戴表元《畬齋次韻》
【第2句】:熟知白鷺難為伴,煩見青山且寄聲。——出自方岳《次韻王尉白事幕府》
【第3句】:龍旌鳳扇一相迎,知費(fèi)青禽幾寄聲。——出自陳造《七夕》
【第4句】:爛柯況是神仙宅,招隱詩成好寄聲。——出自王之道《送徐次公罷歷陽任歸三衢》
【第5句】:昔年宦路意相傾,四紀(jì)中間一寄聲。——出自姜特立《汪尚書挽章二首》
【第6句】:十年作吏仍糊口,兩地為鄰闕寄聲。——出自陳師道《答晁以道》
【第7句】:勞君下馬更握手,再三謂我頻寄聲。——出自趙蕃《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第8句】:但余一事猶關(guān)念,萬里唐安闕寄聲。——出自宋·陸游《春感》
【第9句】:蟆頤江上約同行,白鶴峰前辱寄聲。——出自南宋·陸游《次韻使君吏部見贈(zèng)時(shí)欲游鶴山以雨止》
【第10句】:君行試與重商略,烏鵲南來數(shù)寄聲。——出自劉宰《寄陸大夫》
【第11句】:暫時(shí)分袂休言別,遇有人來數(shù)寄聲。——出自陳宓《抵邑示景山》
【第12句】:明朝東望欲寄聲,我在紫巖師錦水。——出自李流謙《飛烏與正老相值蓋十月初見之夢兆云》
【第13句】:長江萬里通吳蜀,逢著雙魚各寄聲。——出自楊萬里《送劉德修殿院直閣將漕潼川二首》
【第14句】:自辭莫府徑歸耕,同舍分?jǐn)y闕寄聲。——出自劉克莊《寄漢陽守王中甫》
【第15句】:時(shí)豐訟息多余暇,無惜新篇屢寄聲。——出自歐陽修《送張吉老赴浙憲》
【第16句】:秋風(fēng)若有南來雁,未忘故人煩寄聲。——出自趙希逢《和思故人》
【第17句】:直須吏部尋盟日,急遣雙魚一寄聲。——出自劉子翚《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第18句】:祗今家食應(yīng)無恙,書傅衡陽雁寄聲。——出自滕鎮(zhèn)《紹熙辛亥六…權(quán)正字…題詩因次韻》
【第19句】:相喜何須日寄聲,如君無處不知名。——出自王之道《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shí)端夫出守當(dāng)涂》
【第20句】:蘭臺粉署朝回晚,肯記麤官數(shù)寄聲。——出自南宋·陸游《送劉戒之東歸》
【第21句】:諠嘩燈火看如夢,關(guān)鎖官曹只寄聲。——出自蔡肇《和慎思初入試院》
【第22句】:塵縈俗累不容到,若見山靈煩寄聲。——出自李長庚《陳士淳主簿…到陽華…有巖下弄琴》
【第23句】:為儂傳語竹窗兄,逢著行人也寄聲。——出自陳著《次韻月窗兄惜別四首》
【第24句】:隱居便作江南計(jì),為覓佳山早寄聲。——出自蘇轍《次韻吳厚秀才見贈(zèng)三首》
【第25句】:夢斷江湖絕寄聲,不圖猶見老成人。——出自周南《送江陵牧次對貳卿》
【第26句】:增冰積雪行人少,試倩羈鴻為寄聲。——出自陸游《梅花》
【第27句】:湖海相望闕寄聲,云林過雨未全晴。——出自陳師道《寄亳州林待制》
【第28句】:莫辭一力走三舍,遽未能來頻寄聲。——出自賀鑄《寄興化黃主簿杞》
【第29句】:明年袍綠荊州去,遇有西人好寄聲。——出自劉過《湖口邂逅張伯豐同行》
【第30句】:也知流向金陵去,若過金陵莫寄聲。——出自宋·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第31句】:苦吟更恨知心少,西望金陵闕寄聲。——出自宋·陸游《月夕睡起獨(dú)吟有懷建康參政》
【第32句】:東陽一葦杭之便,毋惜公余蚤寄聲。——出自袁說友《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
【第33句】:草堂擬作終焉計(jì),便翼飛來總寄聲。——出自度正《送許仁叔解組東歸》
“寄聲”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若見君家兩仙伯,為儂寄聲好將息。——出自楊萬里《寄題永新昊天觀賀知宮方外軒》
【第2句】:因君寄聲問消息,莫對黃鷂矜爪觜。——出自宋·蘇軾《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
【第3句】:蝶將夢去客欹枕,燕寄聲來社到家。——出自方岳《山中》
【第4句】:急遣寄聲堂下水,便來洗眼看天花。——出自毛滂《欲訪天柱山阇黎寄一絕句》
【第5句】:退傅寄聲情縝密,晦翁入夢語蟬聊。——出自南宋·陸游《新涼書懷》
【第6句】:楊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聲非塞鴻。——出自梅堯臣《寄許主客》
【第7句】:此生更老情終在,誰為寄聲千里人。——出自張耒《感秋三絕》
【第8句】:一杯塞上看黃云,萬里寄聲無雁去。——出自北宋·王安石《寄朱昌叔》
【第9句】:憶昨寄聲因鮑子,闕然已復(fù)四終星。——出自趙蕃《寄新喻丞章季亨》
【第10句】:淵明昔賦歸去辭,后?a href='.com/baike/224/2933【第83句】:html' target='_blank' >蘭納雇┧俊!鱟耘雙_《聽彈歸去來辭》
【第11句】:萬里寄聲長不達(dá),一尊相屬豈前期。——出自南宋·陸游《送呂彥升參謀》
【第12句】:因行寄聲雁門遠(yuǎn),歲暮敢亡林下期。——出自賀鑄《送鄂州刑獄…官還海…金陵和上人》
【第13句】:誰為寄聲清潁客,此生終不負(fù)漁竿。——出自歐陽修《攝事齋宮偶書》
【第14句】:他日寄聲能問我,應(yīng)從錦水至江皋。——出自北宋·王安石《送趙燮之蜀永康簿》
【第15句】:春近預(yù)憂歸夢短,潮回莫遣寄聲疏。——出自南宋·陸游《得子虡臨安舟中書因寄》
【第16句】:四十余年僧屈指,時(shí)因秋雁寄聲來。——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和子瞻內(nèi)翰題公擇舅中丞山房》
【第17句】:每仗晴波寄聲去,不知曾得到東都。——出自邵雍《寄吳傳正寺丞》
【第18句】:摘花贈(zèng)渠到渠處,更問鴛鴦寄聲去。——出自梅堯臣《敘兩會(huì)事戲寄刁景純學(xué)士》
【第19句】:隔日寄聲為薄具,石榴應(yīng)有未開花。——出自南宋·陸游《拆號前一日作》
【第20句】:茅屋春寒明月夜,梅花曾與寄聲無。——出自方岳《次韻鄉(xiāng)友》
【第21句】:西來例不候達(dá)官,每欲寄聲中輒止。——出自南宋·陸游《聞王嘉叟訃報(bào)有作》
【第22句】:正使寄聲無薛孟,不妨同里有荀陳。——出自南宋·陸游《簡蘇訓(xùn)直判院莊器之賢良》
【第23句】:風(fēng)霜往回太行道,空解寄聲托飛鳥。——出自李復(fù)《依韻戲答胡沙汲》
【第24句】:無由促席暫握手,每得寄聲聊解顏。——出自宋·陸游《哭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