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要趁早
偶然和多年不見的含笑小姐聊天的時候,談起了一位剛剛舉辦完婚禮的老朋友。
“聽說她結婚了?”含笑小姐睜大著圓圓的眼睛問我“不會是那個幼稚的窮鬼?”
我沒心思指責她的刻薄,只好默默的點一下頭“是那個...”
就聽到她在電話那頭一生長嘆“XX多好的一個人啊,就不能給自己好好的找個老公,偏偏要嫁個這么不懂事的,跟養個孩子一樣還不得操碎了心。”
老朋友的新婚丈夫,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玻璃心,動輒悲春傷秋,不時說走就走且不說,逢飯局必參加,逢買單必失蹤,討厭各種家務生活難以自理,做著一份勉強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卻安于現狀,偏偏見不得別人談起成功努力這樣的話題。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聚會時大家從購物聊到馬云,然后有人感嘆,運氣好能力也好又上進的人,不想成功都擋不住。本是隨口一句討論,立刻遭到了他嘲諷的冷眼“一身的銅臭味有什么成功的,人生啊不僅僅有錢重要,還要有境界和遠方。”
而這位又有境界又有遠方的先生,酒足飯飽之后早早就躲進了衛生間,直到結完帳才姍姍出來,帶著一身廁所專用空氣清新劑的味兒大搖大擺坐下。
想起婚禮前期這位老朋友的話“愛他倒也說不上,可是我也不小了,重新再找一個哪兒容易啊,況且總是被大家打趣被家里人逼婚的壓力也很大,還不如湊合著過算了,說不定他就能改改呢,不過是一輩子而已。”
說著這句話的她,曾經也是大學里的“風云人物”,她與前男友的分手經歷像是一部驚心動魄的小說,她要分手,他不答應,死纏爛打軟磨硬泡動員身邊所有熟人勸她,而她一怒之下申請了調系,從馬上要升入大三的年齡換了專業重頭再來,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毫不留情地切斷了與他所有的關聯。
我還記得她眉目間凜冽的一點冷然:“我才不要湊合,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折磨。”
可什么又有如此大的力量,將曾經忍無可忍的折磨,逐漸變成不痛不癢。
或許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過一段甚至許多并不太好的戀情。
有時候,并不需要這個人有多十惡不赦,像都市劇里的男主角一樣多疑又家暴或是腳踏兩條船還理直氣壯,他甚至不需要是個壞人,有時候,僅僅是不合適,就足以困死兩個人的一生。
人總害怕年少輕狂的時候會犯錯,會沉淪,會很容易將一個人看做自己的全世界。于是心懷希望的等著,希望年齡到了之后會自動從天上掉下一個合適的人,身材相貌家世性格樣樣匹配,就可以順順當當地走進婚姻殿堂完滿一生,可是事實卻是,不管你從多少歲開始戀愛,不管你幼稚還是成熟,你遇到的每一個,都可能并不是正確的那個人。
與其讓自己等到不能在等下去的年齡,還不如在年輕的時候就勇敢地去體驗,若是合適,便是一段少年攜手的佳話,若是不合適,你也還有大把的時間從頭再來。
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造成的影響是恒定的,而更多更深的,并不是他本身的價值,而是時光賦予這價值的意義。
時間就像一場不停歇的濕漉漉的雨,將一塊輕薄柔軟的海綿一點點滲透,直至重逾千斤。
很年輕的時候,你大可以割舍一切從頭再來,反正沒錢沒事業也沒壓力有的是剩下時間,很多很多的時間,去遺忘,去成長,一點一點抹殺掉另一個人在你身上烙下的,你不喜歡的印記。
每天要面對的新鮮東西太多,多到沒有時間沉浸在一段并不愉快的過往。你會遇到新的人,或者搬去一個新的地方,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與過去決裂,聽上去也并不那么歇斯底里的絕望,充其量是斷尾求生,不算是丟盔棄甲倉皇而逃。
可年齡再大些之后就很不一樣,你的生活已經發展到有穩固的工作,穩固的朋友圈和穩定的住處之后。好不容易遇到個能處的過去的人,介紹了他認識自己周圍所有的朋友親人同事,提分手之前都要先考慮一下分開之后如何對付眾人善意而無趣的打探和無意又惡毒的嘆息“好不容易...真是可惜...年齡不小了...難啊...”。
然后又被自己這樣的腦補嚇出一頭的冷汗,前思后想,覺得還是算了,湊活著能過就行。然后再到見過了雙方父母,舉辦過盛大的一場婚禮然后有了孩子,分開的沉沒成本就會大到讓人不敢去想。
并不是時光讓人變得心軟,而是當你已經擁有了太多,太多的美好,穩定和安逸,就會愈加害怕某個不和諧的爆發會將一切化為烏有,于是寧愿被這點“不美好”慢慢腐蝕,也好過眼睜睜看著一切瞬間毀滅在你面前。
正如蝙蝠俠中的那一句“People like you has too much to lose”,會輸的東西太多,所以連賭一把的勇氣都沒有。你已經有了太多的不能拋下和太多的不愿拋下,以至于不能像個年輕人一樣的斬斷一切重來,甚至連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行都顯得奢侈,想想這樣的任性要帶來的無休止的解釋和謊言,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自欺欺人。
說不定會好的,大不了一輩子。她們這樣安慰自己,抱著這樣唯一暖色的希望抵抗冰冷長夜和漫漫人生。
該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