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浪漫
屏幕前,裊裊煙霧在空氣中消散,找不到了它的蹤跡。
恰當的時候,總會浮現恰當的感傷。我比任何時候都更懷念,那段絕對意義上的美好記憶。
當一切很遙遠,我們就會有夢想;然而,當夢想就在眼前,我們卻輕易把它忘掉。誰,又會在家里想家,只有身處他鄉的浪子才會。道相同,理相通吧。
那種浪漫,這種現實,刻畫出來的諷刺,是令人感到如此可悲。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并非是簡單的生活。其實是思念,是一種無奈的懷舊,欣慰中的痛苦。
每一個天才的球星,都有他最輝煌的時候,然后狀態開始滑坡,打飛點球,空門不進……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如此。當巴喬踢飛點球的時候,人們自然的會想起他當初的輝煌。
而我喜歡巴喬,更多的是因為他踢飛的那個關鍵點球,一種遺憾,一種凄美,一種貼近心靈的倒霉。所以說,我喜歡懷舊的浪漫,懷念過去的人過去的事,當眼前的一切物是人非。
每一個年代,都會有它標志性的烙印。我們這一代,正如19世紀初的那一代,他們經歷了封建文化和西方現代文明的沖突,而我們這一代,經歷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沖突。
我迷戀古典式的浪漫,喜歡情書上淡淡的牛皮紙味,漂亮的郵票,黑色圈圈的郵戳,白色或者灰色的信封。喜歡那份期待,以及充滿墨水味的文字。
我喜歡電影院門口的現炒瓜子,喜歡看大大的電影海報,喜歡一大群人看電影,看一對對的情侶有說有笑的來來往往。我向往那個時候的愛情,血色年代的浪漫。
我喜歡在自己用麻布和墨水瓶做的油燈下寫作業,寫不出來,就看著自己長長的影子發呆;每次我想起,小時候的快樂,我就越發強烈感受著現在的痛苦和悲哀。
如今,一切都變了味,一直期盼的浪漫,在長大后的今天消逝殆盡;少有哪一代人,要經歷所有的夢想都要破滅,都要改變的成長歷程。
現在的孩子,誰還會去談論毛主席,誰還玩彈弓。他們只會上網,玩游戲,崇拜周杰倫;而我們,小時候崇拜毛主席,玩彈弓,爬山洞,現在卻也只能上網,玩游戲了。物質越來越豐富,精神卻越來越匱乏,信仰,已成為久遠的歷史。
當什么都會做,什么都可以做了,想做的事情卻都也做了古,做起來不再浪漫,而是落后。除了一臺電腦,一個QQ,一把吉他,一具軀殼,我什么都沒有。
所幸,我能遇見你。不幸,不可逆轉地把懷舊的浪漫全匯集到了你的身上,你看了看懷舊的我,卻也頭也不回的往前走了。我知道,你懂,也只有你會懂,也只需要你懂。
如果有得選擇,我愿意死在你回頭的一瞬間;只是說,我愿意,我沒死,那些血色的浪漫,卻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