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杭州西湖的好句子精選60條
關于寫西湖的詩句50句
導語:西湖的景色一直都是迷人的.,那關于寫西湖景色的詩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寫西湖的詩句50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句】: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觀光齊魯,羈紲在鷹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蘭舟?!髡呤牵和鯋痢端{歌頭·送王修甫東還》
【第2句】: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髡呤牵禾K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第3句】: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作者是:張煌言《憶西湖》
【第4句】:西湖創置自房公,心匠縱橫造化同?!髡呤牵簢拦觥额}漢州西湖》
【第5句】: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絕好江山誰看?。繚暸瓟嗾憬?。——作者是:康有為《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第6句】:著破荷衣,笑西風吹我,又落西湖?!髡呤牵黑w汝茪《漢宮春·著破荷衣》
【第7句】: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髡呤牵簞⑦^《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第8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作者是:林升《題臨安邸》
【第9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髡呤牵禾K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第10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髡呤牵禾K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第11句】: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作者是:歐陽修《西湖》
【第12句】: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髡呤牵簞⒂礤a《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第13句】: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髡呤牵豪罴潯吨貏e西湖》
【第14句】: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髡呤牵禾K軾《開西湖》
【第15句】: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髡呤牵簞O《踏莎行·閑游》
【第16句】: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壚前?!髡呤牵河釃鴮殹讹L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
【第17句】: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髡呤牵航纭栋迪恪づf時月色》
【第18句】: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髡呤牵喊拙右住段骱魟e》
【第19句】: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髡呤牵簹W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第20句】: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髡呤牵簠俏挠ⅰ讹L入松·桂》
【第21句】: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髡呤牵喊拙右住段骱魟e》
【第22句】: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作者是:白居易《春望》
【第23句】:鳳沼才難盡,馀思鑿西湖?!髡呤牵簢拦L《題漢州西湖》
【第24句】: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髡呤牵航纭杜孟伞るp槳來時》
【第25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作者是: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第26句】: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髡呤牵簹W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第27句】:卜筑西湖,種翠蘿猶傍,軟紅塵里。——作者是:吳文英《金盞子·賦秋壑西湖小筑》
【第28句】:漲西湖、半篙新雨,麯塵波外風軟。——作者是:張翥《摸魚兒·送春》
【第29句】: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作者是:趙孟頫《岳鄂王墓》
【第30句】: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髡呤牵好琛稜T影搖紅·送會宗》
【第31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髡呤牵喊拙右住洞侯}湖上》
【第32句】:西江天柱遠,東越海門深。去割慈親戀,行憂報國心。好風吹落日,流水引長吟。五月披裘者,應知不取金。——作者是:李白《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
【第33句】: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髡呤牵簹W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第34句】:西湖依舊流?!髡呤牵贺堕L相思·去年秋》
【第35句】:叩逋仙,訪坡仙,揀西湖好處都游遍,管甚月明歸路遠?!髡呤牵貉Π悍颉段骱s詠·春》
【第36句】: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髡呤牵喊拙右住都念}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第37句】:西湖豈憶相思苦。——作者是: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第38句】: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髡呤牵喊拙右住逗贾莼佤场?/p>
【第39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髡呤牵毫稚额}臨安邸》
【第40句】:記輕別西湖,笑離南浦?!髡呤牵憾藐健洱R天樂》
【第41句】: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作者是:趙子昂《岳鄂王墓》
【第42句】: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髡呤牵喊拙右住都念}馀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第43句】: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髡呤牵喊拙右住逗贾莼佤场?/p>
【第44句】: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髡呤牵河暨_夫《南游吟草》
【第45句】:爐煙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對南屏晚妝?!髡呤牵和跆N章《醉太平·西湖尋夢》
【第46句】: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髡呤牵禾K軾《夜泛西湖》
【第47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髡呤牵簵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第48句】: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作者是:陳德武《水龍吟·東南第一名州》
【第49句】: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髡呤牵簹W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第50句】: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髡呤牵宏惖挛洹端堃鳌|南第一名州》
關于描寫西湖風光的詩句、關于西湖的優美詩句
★《開西湖》【宋】蘇軾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西湖留別》【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題磻溪垂釣圖》【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幥倬靡呀^,松韻自悲秋。
★《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曉出凈慈寺》【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重別西湖》【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夜泛西湖》【宋】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有關于寫西湖的詩句
有關于寫西湖的詩句1
舟飄堤綠古寺鐘聲,三潭映月男女簇擁,
赤紫黃蘭天地一色,日蘊風韻空碧水清,
山綿竹青松蔭草絨。水晣魚傲云少鳥輕。
岳墳情哀靈隠香紅,斷橋三顧茶淡肴濃。
有關于寫西湖的詩句2
【第1句】: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
【第2句】: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第3句】:斜風雨數點,新月柳幾枝。行到近春園,立觀荷花池。蓮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癡。
【第4句】:朱顏碧墨放池畔舞袖揮毫對玉蓮盡態極妍宛若生一脈幽香把君難。
【第5句】:燕園不可采蓮蓮葉空自田田,無魚戲在蓮中我亦難入蓮間
【第6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第7句】:蓮花復蓮花,花葉何重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第8句】: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第9句】: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第10句】: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風帶露沾儂身待到花開如滿月覽勝誰記種蓮人。
【第11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12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13句】: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
【第14句】: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第15句】:古柳垂堤風淡淡,新荷漫沼葉田田。白羽頻揮閑士坐,烏紗半墜醉翁眠。游夢揮戈能斷日,覺來持管莫窺天??靶s華枕中客,對蓮余做世外仙。
【第16句】: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第17句】:江南風景秀最憶在碧蓮娥娜似仙子清風送香遠。
【第18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低頭弄蓮葉,蓮子清如水。
【第19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關于蘇軾寫西湖的詩句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蘇軾寫西湖的詩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于蘇軾寫西湖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夜泛西湖》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開西湖》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望湖樓醉書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
胡不屏騎従,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
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延緣。
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詩人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他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示在其文學詩作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他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他對社會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他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于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于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示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他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詩作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夾阻風》等。他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他對沉浮榮辱持有冷靜、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詩中有充分的體現。他在逆境中的詩篇當然含有痛苦、憤懣、消沉的一面,但他更多的.詩則表示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
他學博才高,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范,縱意所如,觸手成春。而且蘇詩的表示能力是驚人的,在他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他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峰。就風格個性的突出、鮮明而言,王、黃、陳三家也許比他詩更引人注目。然而論創作成就,則他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在題材的廣泛、形式的多樣和情思內蘊的深厚這幾個維度上,蘇詩都是出類拔萃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較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都不把某一種風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這樣,他雖然在創造宋詩生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詩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這兩個主要缺點。所以他在總體成就上實現了對同時代詩人的超越,成為最受后代廣大讀者歡迎的宋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