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三獻”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48句帶“三獻”的詩句,其中“三獻”開頭的詩句12句,“三獻”結尾的詩句18句,“三獻”在中間的詩句18句,供您參考。
“三獻”開頭的詩句【第1句】:三獻荊山時未識,一鳴齊鳥眾方驚。——出自陳師道《何復教授以事待理》
【第2句】:竟如卞和璧,三獻足已傷。——出自李呂《答官仲儒》
【第3句】:三獻有人懷楚璞,濫吹何事試齊竽。——出自黃公度《庚午秋觀進士入試》
【第4句】: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出自王禹偁《南郊大禮詩》
【第5句】:三獻猶垂卞和淚,幾人先著祖生鞭。——出自楊億《黃覺東游》
【第6句】:三獻寢不報,遲遲空手回。——出自唐·白居易《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第7句】:自衒亦可丑,三獻機轉深。——出自胡仲弓《感古十首》
【第8句】:九成陳夏樂,三獻奉殷罍。——出自唐·嚴維《奉和皇甫大夫祈雨應時雨降》
【第9句】:三獻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卻笑螳螂。——出自王洋《和江如晦》
【第10句】:八音調鳳歷,三獻奉鸞觴。——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享先蠶樂章·絜誠》
【第11句】: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出自唐·盧綸《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第12句】:三獻無功玉有瑕,更攜書劍客天涯。——出自唐·許渾《別劉秀才》
“三獻”結尾的詩句【第1句】:抱璞已三獻,驚人當一鳴。——出自曾鞏《李氏素風堂》
【第2句】: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出自唐·韓愈《孟生詩》
【第3句】:清心期識璞三獻,過眼敢迷目五色。——出自喻良能《試院一首》
【第4句】:荊山和氏方三獻,太學何生且一歸。——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楊驥秀才歸鄱陽》
【第5句】:昔人抱璞經三獻,今子排云叫九關。——出自劉克莊《送赴省諸友·何德明》
【第6句】:早知抱璞煩三獻,底用操觚角一名。——出自劉克莊《八和》
【第7句】:和氏浪三獻,一身已再辱。——出自陳造《感事十詩上李侍郎》
【第8句】:荊山玉璞空三獻,梁苑風塵已十年。——出自楊億《送章頴歸鄉》
【第9句】:從來美玉勞三獻,豈比巾箱襲磇硄。——出自周必大《永新賀升卿攜中原六圖相過其論古名將出師道路形勢可指諸掌為賦此》
【第10句】:懷珍空自經三獻,受用何嘗得五車。——出自趙希逢《和禱富沙》
【第11句】: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出自司馬光《送高陟歸金陵》
【第12句】:全身幸免誅三獻,避世何勞賦五噫。——出自張耒《贈別何道士》
【第13句】:陳觴薦俎歌三獻,拊石摐金會七盤。——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
【第14句】:卜夜容三獻,微歡極一時。——出自宋·劉子翬《南歌子》
【第15句】:畏刖不三獻,荊璞徒自戢。——出自王奕《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
【第16句】: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出自唐·張子容《璧池望秋月》
【第17句】:抱璞曾三獻,悲秋忽二毛。——出自楊億《章琮赴廣州東莞簿》
【第18句】:咄哉和氏璞,底事待三獻。——出自王之道《九江解舟順風追和張文潛》
“三獻”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敬薪誠火來燔黃,須臾樂作三獻嘗。——出自釋寶曇《和史魏公燔黃》
【第2句】:質明三獻雖終禮,祈壽千年別上杯。——出自唐·周墀《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詔祭岳見寄》
【第3句】: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出自李白《古風》
【第4句】:祖庭三獻罷,嚴衛百靈朝。——出自唐·李端《代宗挽歌》
【第5句】:豆觴三獻禮經事,霜露四時人子心。——出自劉子翚《劉處士墳山禮亭》
【第6句】:卞和三獻已兩刖,被褐會當逢一剖。——出自李處權《次韻劉端禮兼簡王民瞻郭進道》
【第7句】:短歌三獻曲,長夜九泉臺。——出自唐·駱賓王《丹陽刺史挽詞三首》
【第8句】: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出自唐·劉長卿《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第9句】:南國大沽三獻玉,西京催駕一封軺。——出自宋祁《送袁進士赴舉》
【第10句】:醁亞蠻觥奉君壽,玉山三獻春紅透。——出自唐·陳陶《將進酒》
【第11句】:曠野嗟嗟三獻玉,權門詡詡四知金。——出自方回《閑書二首》
【第12句】:謾懷三獻玉,肯愛四知金。——出自戴復古《史賢良入蜀有錦江詩卷陳誼甚高》
【第13句】: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出自唐·賈島《古意》
【第14句】:幸觀三獻罷,共荷百朋時。——出自宋祁《觀太學釋奠》
【第15句】:豈意誤將三獻玉,翻來輕博一丸泥。——出自王令《謝幾道見示佳什因次元韻二首》
【第16句】:老去誰憐三獻玉,生來不受四知金。——出自丘葵《次韻寄蘇仲質》
【第17句】:良寶絕見棄,虛持三獻君。——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三十六》
【第18句】:自重肯悲三獻玉,不欺常慎四知金。——出自曾鞏《送程殿丞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