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輝煌小報短句合集200句
中國輝煌歷史手抄報
昔蛇踏痕風破壁,龍馬欲躍歌今朝。一個永久的信念;在黨的政策的指引下,輝煌時不留戀輝煌,在默默中積蓄力量依舊在發展的航線上成長、壯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輝煌歷史手抄報,歡迎閱讀。
中國輝煌歷史手抄報1
中國輝煌歷史手抄報2
中國輝煌歷史手抄報3
【拓展延伸】
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
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戰國時期最為顯赫的大將,征戰沙場三十余載,六國軍隊只要聽說是是他帶兵來戰嚇的望風而栗。史書上有確切的記載:所有的國 家都不敢與秦戰,后面加了一個注釋,就是因為秦人有此將軍!一個將領到了這樣的一種地步,這在戰爭史上是很少見的。他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他 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范------戰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領兵打仗無數,共殲滅六國軍隊一百 余萬。攻六國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跡是在那個戰火連天的歲月,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各種歷史資料表明的確一次也沒敗過)并且經常以少勝多。既是高超的 戰術家又是高明的戰略家。其指揮的戰爭的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后世鮮有能比者!
何謂春秋,就是戰爭,政治等國家大事都發生 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襲魏國河內,開創冬戰先例,在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次運用步兵大規模攻城戰。白起指揮長平之戰,全殲趙軍。殺趙軍四十余萬(又說共 六十余萬,坑殺降卒四十余萬),長平之戰既是中國走向統一,改寫歷史的關鍵戰役,也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殘酷、最壯烈的重大戰役,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徹底的 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是中國大規模地圍殲戰法先例。
長平之戰是一場兩國的生死大 戰,當時的戰爭規模,在古代戰爭史上是很罕見的,在戰國時代是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就是秦趙兩國調集的兵力,從史書上來看加起來應該有100萬左右,在當 時那個年代,兩千多年前,這是相當相當可怕的一個統計數字,100多萬。所以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誰都輸不起,包括強秦也輸不起。實際上這就是戰國晚期的時 候,決定是由誰來統一中國的一場戰爭。 而在這場戰爭當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男一號。
在當時那個戰爭年代下,白起 打的是殲滅戰,他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這一條,是當時最有效率的一條原則。因為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在戰國人口不多,恢復緩慢的時期,人力資源要 比國土資源更加寶貴。在當時那個年代,每年的都要爆發戰爭,所有的諸侯國的國君,大家都在爭斗,如果說在一場戰爭當中,你俘虜了大量的士兵,好, 戰爭到此結束,而你把他們放了,他回到他的國家以后,下一次戰爭他們仍然是戰士,戰爭永遠都會進行,戰爭會一場接著一場地打下去。
長平之戰若不殺降,這四十五萬趙軍回頭又是一支大軍,秦軍等于白打。白起為國家計——殺!
百年后的項羽,同樣坑殺三十萬秦軍降卒,為什么人們把白起當作殺人魔,而對項羽抱以同情呢?難道僅僅因為他比白起癡情?
長平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壯舉,只不過完成這次壯舉的是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視的`奉行法家治國(依法治國)的秦國!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因為感慨李牧一代良將沒有好下場、扼腕嘆息而盲目將感情趨向戰敗的趙國;更不能因為白起每戰不留降卒而侮蔑扭曲把憎惡強加給秦國。
秦國自然不是無懈可擊,否則也不會二世而亡,但是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是不是該公正客觀一點,而非一句“暴秦”“殺人魔王白起”一概而論。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戰神,卻不理權謀,配不上“梟雄”二字。至于英雄,那歷來都是送給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殺敵太多,也被這些“仁義道義” 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稱作是殺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學家認為,白起根本就不配稱作是一個名將。但是我們都知道,實際上白起在世界軍事史上,都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為戰爭生的“戰神”!
戰國名將中,吳國伍子胥、孫武,魏國吳起、龐涓,齊國孫臏,燕國樂毅,無不 是先拜師修習,成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儀的國家“拜將”,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賞識——這是戰國良好的雙向選擇人才的氛圍,所謂“百家爭鳴,擇優而適”。而 這些“名將”大多在退隱或失勢后著書立說,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論與實踐流傳后世。
然而真正的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王翦、李牧,則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兵家學習,是純粹的“行伍出身”,從小兵開始,在殺戮與拼殺中憑借戰功名留后世。
秦趙在戰國中最血性好戰,尤其是秦國,因為徹底執行法家軍功制度,所以大將都是在戰爭中誕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沒有功勞,仍是老兵一個,不可封爵。在這種的環境下,才誕生了白起之類從基層將領一步一步憑戰功走向輝煌的一代戰神!
輝煌中國作文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中國這只雄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新中國成立的隆隆炮聲中,中國,這個大國,日益彰顯出輝煌。
中華上下5000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歷史上延綿不絕。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讓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使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領導者,至此,中國就像初晨的日光冉冉上升。
時代的日新月異,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不斷創造新輝煌,站在時代的高起點。在黨的引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取得顯著成就,許多窮鄉僻壤之地重現生機,經濟指數提高,人民滿臉笑容。全面小康,向貧困發起總攻,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吃飽穿暖已不是問題。
俗話說:“要致富,先建路。”路,是走出去,引進來的關鍵,沒有路的引導,就像沒了信仰,不知所措。在近幾年中,小路連連,大路成網,鐵路公路發展迅猛,阡陌交通,川流不息。一條條公路,像地球的動脈,日夜跳動,連接著四面八方的人民。中國的'鐵路快而舒適,以至于其他各國的人民聞之而來。也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枚硬幣直立放在車內,它竟平穩得像磁鐵吸住一般,安然不動。
中國是一個講究互利共贏的大國,在改革中雙向開放:引進來,走出去。以合作的態度吸引了各國企業家到中國創業,相互交流,傳播經驗。世界著名的科技產品在各國的合作下,共創新輝煌,提高產品的升級換代,更新數據,在原有的基礎上使之更上一層。外商企業家的到來,蓬勃了市場,創造了生機與活力。
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以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的速度,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轉而發展得一發不可收拾。
從閉門造車到對外開放,中國逐漸成了國際化的大都市,致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共處,相互往來,中國可謂是最具影響力的國家,這不得不讓無數個曾經侵略我國的國家刮目相看,五體投地。曾經的中國已經屬于過去式了,現在中國才是焦點。
輝煌中國!美麗中國!歷經磨難,自強不息,百折不撓,那一聲雞鳴,猶如古剎大廟里的鐘聲,深厚沉遠,震悟大千,傳唱不絕。
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
你知道的中國歷史之最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歡迎閱讀參考。
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1
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1】
【第1句】:古書上關于夏朝時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第2句】: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第3句】: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第4句】: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第5句】: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于132年。
【第6句】: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于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第7句】: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第8句】: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ò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第9句】: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第10句】: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第11句】: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杰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第12句】: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第13句】: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第14句】: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第15句】: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第16句】:商朝文字里關于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第17句】: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第18句】: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第19句】: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第20句】: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2
中國歷史之最的手抄報【2】
【第1句】: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開國皇帝。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漢族。出 秦始皇生于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及閉乒堋9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鋇熱耍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第一個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定都咸陽。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第2句】:漢武帝劉徹(前157―前87),字通,幼名彘,漢朝第七位皇帝,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文學家。漢族。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恒的孫子、漢高帝劉邦的曾孫,太上皇劉太公的玄孫。其母是皇后王汀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謚號“孝武”,后葬于茂陵。《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
漢武帝創造了六個“第一”;第一: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個大力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第六: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正如歷史正劇《漢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成為封建正統地位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并不等于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節始于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封狼居胥。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冠于百王”。
【第3句】: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 李世民(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人,民族英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于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此舉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中國歷史主題手抄報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主題手抄報怎么做吧!
【第1句】: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于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后,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后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于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78年后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2句】:中國朝代記憶口訣
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
秦后西東漢,三國西東晉。
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
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
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