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比喻句子
【第1句】: 寫南水北調的作文
我國是缺水國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02年底南水北調工程啟動。它的建成將極大緩解北方缺水問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西線、中線已破土動工,建成后將解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東等地的用水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過程中,特別重視水質和生態問題。
總體方案:從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后,經過幾十年研究,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
跨流域調水對調水區、受水區的生態環境可能會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響。東、中、西三條線對受水區的有利影響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證,有利于回補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對三條線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響,經研究后認為:采取必要措施后,這些不利影響是可以減輕或避免的,不影響工程決策。
【第2句】: 關于“南水北調”的詩有哪些
《黃河贊 》
莽昆侖,上參天,終年皆白雪滿山。
山中游出一條龍,名曰黃河匯百川。
路回九曲終無悔,壁破千重總向前。
出東麓,走高源,躍壺口,拐大彎。
挾黃沙,下平原,入海口,造良田。
一瀉萬里,濁浪滔天。
每年造地八萬畝,眼見滄海變桑田。
亙古淤積知多少,指看華北大平原。
飲有乳汁耕有地,養育中華作搖籃。
相傳龍馬出黃河,背負河圖以象天。
神龜獻書出洛水,九宮象地作指南。
伏羲則之而演易,畫制八卦曰連山。
再傳成周易,三教同淵源。
黃河正是發祥地,陶冶華夏文明五千年。
炎黃子孫皆自謂,龍之傳人到今天。
殊不知,龍也者,黃河焉。
黃河桀驁不馴時,河水泛濫亦為患。
君不見,天災不可懼,人定能勝天。
治理黃河工程在,南水北調也開端。
政通人和今勝昔,國泰民安更無前。
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中國長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目的是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南水北調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總投資額5000億元人民幣。此工程的規模和難度都超過三峽工程。其領導機構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
南水北調應合理控制,保證在不影響南方生態的情況下滋補北方,現在中線導致漢江流域出現旱情、洞庭湖等諸湖泊驟減;破壞水循環自然平衡,東線水面也連年降低。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北京段正式通水。
2024年7月1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后首次進入加壓輸水模式。
2024年1月8日,南水北調東線臺兒莊泵站開機運行,標志著東線一期工程2024—2024年度供水開始。
【第3句】: 南水北調是成語嗎
文質彬彬, 平步登天 ,有己無人, 一柱擎天 , 名落孫山 , 家貧親老 ,長夜難明,一步登天 , 日暮途窮 , 百不失一,明哲保身, 食指大動 ,山高水長,日月麗天 ,天公地道,大快人心 ,天下一家, 人一己百,有一得一 ,天下第一 , 目中無人 , 人面獸心 , 家道中落 ,天荒地老 ,天無二日,下筆成文,生財有道 , 天下為家, 得未曾有 ,黃道吉日 ,舌橋不下,花前月下,風虎云龍,調嘴學舌, 天女散花 , 言行不一 , 水秀山明 , 天下太平, 日久天長, 山中宰相 ,成算在心 ,落花無言,老大無成, 日月交食,知小謀大 , 龍血玄黃 , 天末涼風 , 安常守分 ,相親相愛 ,大天白日, 望穿秋水,來去分明 , 白日升天,風卷殘云,心安理得, 長繩系日,明白了當,出口傷人, 成敗論人, 道路以目,愛憎分明 ,窮形盡相 ,一手托天 , 日薄西山,明月清風 , 云開見日, 人命關天 ,風趣橫生 ,彬彬有禮,浮一大白,心粗氣浮,一手遮天,天府之國, 身體力行 ,老羆當道,地久天長 ,相驚伯有 ,窮山惡水 , 道殣相望, 人眾勝天 ,分文不名,動魄驚心 , 水落石出 ,花天酒地 , 下里巴人,水漲船高, 當耳邊風 , 國富民安,天保九如 ,禮尚往來 ,心口如一 ,一飛沖天,心小志大 ,道盡途窮 , 長治久安,天平地成 , 高傲自大 大得人心 , 明日黃花 ,如日中天 ,心到神知 南水北調,人定勝天,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