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表達思念親人的句子是
【第1句】: 《逢入京使》表達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的句子是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作品原文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白話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的淚沾濕雙袖模糊面容。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托你給我的家人報個平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根據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此詩作于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上任途中。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
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第2句】: 中秋節思念親人的詩句.注意
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⑶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