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菊花的優美句子斷落古詩
【第1句】: 描寫菊花的優美句子詩句
描寫菊花的優美句子詩句
【第1句】: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看!那花兒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彩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那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葉經霜,已變得發紫了,誰能夠想得到呀,這秋天的山溝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贊嘆!
【第2句】: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第3句】:一進公園大門,我便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里:噴水池前,兩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東邊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黃如金。陽光之下,黃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噴池邊沿,開滿了閑雅灑脫多姿華麗的懸崖菊。株株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們肩并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第4句】:輕風吹來,一陣清香撲鼻。舉目一望,啊,是山菊花開了!
【第5句】:沿石梯向山上走去,兩邊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菊花,在綠樹藍天的襯托下,紅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瑩的珍珠,黃的似點點金星。它們有的三五朵開在一齊,競相爭艷,像是幾個穿著不一樣顏色衣服的好兄弟姐妹呆在一齊做游戲;有的躲在芭蕉樹后,探出個小腦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第6句】: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菊城吟王如亭
【第7句】:野菊花綠色的莖又細又長。莖上的葉子很個性,好似一把綠色的小鋸子,它好像是由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來的。莖的頂上總是托著一朵或幾朵小黃花。花蕊是橢圓形的,黃里帶點兒綠色。細細長長的花瓣均勻地圍在花蕊周圍。每當花苞開放,一股濃郁的清香頓時散發出來。
【第8句】:畫菊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第9句】:◆登上鐘姿山,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滿園的菊花,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嬌媚。整體看來,就像一塊花地毯。
【第10句】:除夕之夜,嗬!菊花開了,綻出了第一朵,黃澄澄的,仿佛是一束焰火,在年夜中爆開,金燦燦的。無數道絲狀的花瓣,打著卷兒,擰著勁,從花頂上抽出,散發出淡淡的芬芳。
【第11句】: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
【第12句】:八月菊的葉子是橢圓形的,邊緣還長著許多小齒,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鋸子。葉子有大有小,參差不齊。有的葉子還垂下來。我想,大概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積蓄更豐富的養料吧。
【第13句】:秋天來了,樹葉兒慢慢地黃了,花草逐漸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卻迎著秋風怒放。這兒一簇,那兒一叢,競相開放,姹紫嫣紅,流光溢彩,爭妍斗奇。紅的像一團火,黃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銀絲。在花叢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層趕著一層,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陽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極了!
【第2句】: 寫菊花的優美句子
菊花 深秋,樹木凋得慢,空氣來得燥,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就在這個悲涼的季節,菊花卻在秋風中,怒放。原來我們的小區里樹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平時看慣了美景的我,兩眼充滿了饑渴,在小區中尋覓綠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錯和光禿禿的樹枝和病懨懨的面容。
這時候我驚奇地發現高雅淡潔的銀針還孤獨地展現它的風姿。一天早上,天氣奇寒,菊花銀針變得很醒目,裊裊婷婷地站著,那樣得仙風道骨,氣韻翩然。
我心想:這么冷的天,連我這么大的人都抵擋不住寒風的襲擊,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這般風寒。我明白了菊花能與清寒相伴,這種美就是——驚艷。
這種美只屬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長,白白的、細細的,長得密密麻麻的,粗壯的莖,美麗的花朵加上綠葉的陪襯,顯得清純脫俗。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殘留著露珠,顯得更加單純。
露珠在花瓣上滾動,如同珠寶、鉆石點綴在上面,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顯得圣潔,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潔白的花瓣與明月遙遙相對,農人心魄。
菊花的花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給人一種團結的感覺。那么多片花瓣緊緊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
正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才能讓它們百折不撓,不畏懼秋風的寒冷,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菊花的毅力也讓我佩服不已,在凜冽的寒風中,它仍然堅強地站著,并沒有被狂風暴雨嚇倒。
也許時落枝黃的秋天,是在為菊花作鋪墊,菊花在寒風中微微顫動,這種顫動讓整個天空搖撼,同時也讓我為之一震。 ?si=2 古今吟菊的詩詞歌賦,可謂琳瑯滿目,多姿多彩。
有的吟其色,有的贊其姿,有的歌以詠志,有的借景抒懷,美不勝收。在眾多的吟菊詩人中,陶淵明自然獨占鰲頭。
據載,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擔任彭澤縣令時,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一直過著“擊壤以自歡”的生活。勞動之余,他特喜愛菊花,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
陶淵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強,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他家位于廬山下的栗里村。
每到秋來時節,南山坡上,到處綻開野菊,競艷爭芳。他十分欣賞這“秋菊有佳色”,甚至還采摘花瓣,帶回家中釀制菊花酒,常常一個人自斟自飲。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盡自己自由舒適的生活情態。那其中《和郭主簿》一首中寫到: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杰。
詩人高度贊賞“霜下杰”,以這菊花的品格和氣質自勵,后人因陶淵明有此不慕榮利,志存隱逸的品格,尊稱他為靖節先生。 菊迷陶淵明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在重陽節窮得沒有酒喝,只好在園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來吃,這時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來了,這故事就叫“白衣送酒 ”。
陶淵明每日每夜都勞作于山間野地,他用斧頭斬去雜草,斬去心中萬般苦悶,這才驚覺,自己原本是南山的兒子,菊花的朋友。他耳不聞是非,于是省氣;口不評是非,于是省心。
這才有了《歸園田居》《桃花源記》。 【菊花名稱的由來】 歷代人們愛菊賞菊,不僅贊其實用和姿態美,更喜愛其不畏寒霜的特性。
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菊花名稱的由來。 《禮記·月令》篇中這樣記載,“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
它的意思是說,菊花開放的時間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是作“窮”字講,是說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結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來確定的。
因為九月是陽,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個意思,后來“重陽節”賞菊這個習慣由此而產生。“菊”字也寫作“鞠”。
“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兩手捧一把米的形象。
菊花的頭狀花序生得十分緊湊,活像抱著一個團兒似的。人們發現菊花花瓣緊湊團結一氣的特點,所以叫作“菊”。
知道菊花名稱的由來后,我們再回到賞菊品文中來,自從陶淵明對菊花給予了特別的關愛之后,歷代文人便對菊花的高風亮節、高尚情操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贊譽。光是在《紅樓夢》一書里,我們就可欣賞到10多首吟詠之作。
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吟菊》詩: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愿,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三首吟菊詩是園中姐妹吟菊詩之冠,而“魁奪菊花詩”這一首更是三首之冠。“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花美,人美,景美,情美,構思巧妙,合諸美于句中。“滿紙自憐題素愿”,寫出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狀;“片言誰解訴秋心”,道出自己一懷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悶,最后,又將同菊花關系最深的陶淵明拉出來,歌詠菊花的亮節高風,也把自己的高潔品格顯示出來。
【從菊花詩看“紅樓女子”】 將女人比作花是自然的事,但若將女人與菊花對上號,可就不一般。自古菊的疏野淡泊、獨標傲世、頑強清高多與陶淵明、李白、屈原、黃巢等豁達豪邁、錚錚傲世的一類人士所托,而曹雪芹筆下。
【第3句】: 關于菊花的美文、詩歌、好句、好段
黃巢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一處開。
黃巢 《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
元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鄭谷 《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范曾大 《重陽后菊花三首》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 《重陽后菊花三首》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后,勢利交親不到門。
劉克莊《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鄭思肖《寒菊》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朱淑真《黃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第4句】: 描寫菊花的優美詩句大全
大廳中間有兩座寶塔形的花臺,共有三層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態,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兒上短下長如同無數小手伸出的“千手觀音”,有的像螃蟹那樣張牙舞爪的“蟹菊”,還有小球似的“紫繡球”……最惹人喜愛的還是“羞人答答”,片片細長的花瓣一齊一垂,真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姑娘那樣低著頭。
菊花,花中隱士者也。她有松樹般的風格,有著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來,曾被世人所贊許。它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著。它的枝干挺拔直立,葉片郁郁蒼蒼,足能給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給人一種團結的感覺。那么多片花瓣緊緊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才能讓它們百折不撓,不畏懼秋風的寒冷,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菊花的毅力也讓我佩服不已,在凜冽的寒風中,它仍然堅強地站著,并沒有被狂風暴雨嚇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看!那花兒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彩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那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葉經霜,已變得發紫了,誰能夠想得到呀,這秋天的山溝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贊嘆!
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這里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仿佛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么精神。
【第5句】: 描寫菊花的優美句子
瞧!那一朵粉紅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緊緊簇擁在一起,遠遠望去,既像一個小絨球,又像一個大家族圍坐在一起商議什么事情。再瞧那兒,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聽秋風老師為她們講故事呢!看她們一個個揚著腦袋,挺著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風老師的表揚吧!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這里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仿佛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么精神。 登上鐘姿山,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滿園的菊花,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嬌媚。整體看來,就像一塊花地毯。 我不僅喜歡菊花的美麗,更喜歡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惟獨菊花開的轟轟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風里,昂首挺胸向秋風挑戰。陳毅爺爺曾這樣寫詩贊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 的確,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努力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在九月重陽的菊花就是一個素衣飄飄的俠女,仗一把劍,帶一把琴,立于秋天的夜里。那時候,一彎弦月就掛在天上,朦朧的月色下,
菊花隨風舞劍,或者彈琴,把一縷縷秋思揮灑在淡藍的晚風里。菊花是知道的,關山邊塞的路上,還有游子在登高眺望,閨房里的女子正用絲線編織濃密的相似。這樣的夜晚,菊花總是把劍影與琴音,把冷月與詩魂,傳遞給一大群多愁善感的文人。
到了秋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惟獨菊花開的轟轟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風里,昂首挺胸向秋風挑戰。陳毅爺爺曾這樣寫詩贊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 的確,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努力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
【第6句】: 描寫菊花柔美的詩句句子
元稹《菊花》:
⑴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黃巢《題菊花》:
⑵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菊花》:
⑶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鄭谷《菊》:
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范曾大《重陽后菊花三首》:
⑸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后菊花三首》):
⑹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后,勢利交親不到門。
劉克莊《菊》):
⑺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鄭思肖《寒菊》):
⑻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⑼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朱淑真《黃花》:
⑽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第7句】: 描寫菊花的古詩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云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第8句】: 描寫菊花的句子
深秋,樹木凋得慢,空氣來得燥,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就在這個悲涼的季節,菊花卻在秋風中,怒放。原來我們的小區里樹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平時看慣了美景的我,兩眼充滿了饑渴,在小區中尋覓綠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錯和光禿禿的樹枝和病懨懨的面容。
菊花的顏色五彩繽紛,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黃的賽金. 這時候我驚奇地發現高雅淡潔的銀針還孤獨地展現它的風姿。一天早上,天氣奇寒,菊花銀針變得很醒目,裊裊婷婷地站著,那樣得仙風道骨,氣韻翩然。
我心想:這么冷的天,連我這么大的人都抵擋不住寒風的襲擊,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這般風寒。我明白了菊花能與清寒相伴,這種美就是——驚艷。
這種美只屬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長,白白的、細細的,長得密密麻麻的,粗壯的莖,美麗的花朵加上綠葉的陪襯,顯得清純脫俗。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殘留著露珠,顯得更加單純。
露珠在花瓣上滾動,如同珠寶、鉆石點綴在上面,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顯得圣潔,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潔白的花瓣與明月遙遙相對,農人心魄。
菊花的花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給人一種團結的感覺。那么多片花瓣緊緊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
正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才能讓它們百折不撓,不畏懼秋風的寒冷,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菊花的毅力也讓我佩服不已,在凜冽的寒風中,它仍然堅強地站著,并沒有被狂風暴雨嚇倒。
也許時落枝黃的秋天,是在為菊花作鋪墊,菊花在寒風中微微顫動,這種顫動讓整個天空搖撼,同時也讓我為之一震。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詠菊(三首) 菊花,花中隱士者也。
她有松樹般的風格,有著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來,曾被世人所贊許。
它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著。它的枝干挺拔直立,葉片郁郁蒼蒼,足能給人美的享受。
春蘭兮秋菊,傳葩兮代苞……”(屈原《九歌.禮魂》)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藥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云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
【第9句】: 描寫菊花的古詩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馀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