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字詞句教學方法
【第1句】:怎樣進行小學語文字詞句篇的教學
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點,也是重要一環之一,所以,要在小學就要打好基礎。
那么,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授以方法,巧于引導。在學生識字學詞用句上下功夫。
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粗淺認識。 【第1句】:自編歌訣激發興趣小學生的特點是對歌訣記誦感興趣,老師就采用歌訣記憶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尤其是要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去自編歌訣,學生記誦起來也更加容易理解和記憶。我教的是農村小學生,他們對農村的事物熟悉,我就把學習知識的歌訣與他們一起自編唱誦。
例如,一年級小學生記a o e等字母,書上的歌訣是:“嘴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小學生對書上的歌訣不易懂,而且,小學生讀完之后只是記住了型,我就把這首歌訣改了一下,讓學生背誦:“a像小辮腦后拖,雞蛋圓圓ooo,小魚擺尾eee,農村生活真快活。”這樣一改,小學生就把a的形狀與梳著馬尾辮的小姑娘的形象聯系起來了,對照印證強化了記憶。
而歌訣中的雞蛋、小魚是孩子們常見的東西,他們把熟悉的事物與學習的內容結合起來,印象更加深刻。記憶的知識也更加容易和牢固。
此外,還有“i像立正站得好,u像跳繩搖啊搖,---------”所以,老師要結合實際打破書本上現成歌訣的束縛,大膽去自編歌訣。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編歌訣記憶所學知識。【第2句】:授以方法給學生引路在學生學習字詞句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學習內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學習引好路。
學生在采用老師教給的學習方法中受到啟發,會認真去思考、探究。這樣,老師就起到了引導思路的作用。
例如,學生記誦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時,有的學生總是背誦不下來。還有的背誦時句子順序顛倒,還有更多的是背誦時總卡殼,結結巴巴背了上句接不上下句。
針對這種情況,我把詩句先寫到黑板上面:“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讓學生速讀,讀得十分流利后,再去背誦。然后,在學生背誦語句凌亂無序時,再讓學生把詩句的句首四個字寫在紙上:“草---拂----兒---忙----”作為提示,學生看著這四個句首字背誦《村居》全詩,很快學生也不結巴和卡殼了。
背得慢的學困生也有了很大進步。此外,讓學生學習整體認讀音節時也是如此,針對學生記不下來整體認讀音節的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把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分成幾類,例如,(1)z c s zhi chi shi r與 i組成八個音節:zi ci si zhi chi shi ri ;(2)y 、w與組成兩個音節:yu wu ; (3)y 與e 、ue組成兩個音節:ye yue ;(4)y與in un uan ing 組成四個音節:yin yun yuan ying 。
這樣,讓學生分類記誦就很容易記住了。同時,讓學生用整體認讀音節去組詞,強化記憶。
例如,(1)侄子、尺子、日子、次子、獅子、柿子、石子、式子、虱子、院子、魚籽、葉子、椰子; (2)【第40句】:詩詞、只是、知識、事物、云霧、實施、事實、時事、嗚咽;(3)雨夜、魚翅、爺爺、也是、一次、午夜、越野、五岳、支持、因此、音樂、隱約;(4)無疑、一只、一日、四頁、醫院、一元、愿意、音義、字韻、詩韻、雨云、映月 (5)月影、營運、詩詞、四肢、四支、飲食、吟詩、于是、浴室、魚食。學生對老師教給的方法感到比較實用,也對他們是個促進,因為學生對老師的點撥感到很認可,在有了進步時,老師及時鼓勵他們想辦法戰勝困難。
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有這樣,老師教給方法才能引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3句】:教師示范感染學生有時候,老師要給學生做個示范,因為老師的示范作用很大,感染學生,促使學生仿效老師去做。例如,老師想讓學生把一篇文章背誦得一字不差,老師事先要背的很流利,然后在學生練習背誦時,給學生展示一下“背”功,學生看到老師這么大年齡都被松下來了,我們年齡小,記憶力強,所以應該背誦得更加熟練和扎實才行。
老師的行動對學生是個示范,其感染作用不可小覷。此外,老師的示范作用不僅僅在學詞句上,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激勵作用。
讓學生寫日記,這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的,所以,老師也要堅持寫日記。讓學生限時寫作文,老師也要給學生當面現場完成一篇范文,這對學生的感染力也是很大的。
【第4句】:分組競賽激勵學生在學習字詞句的過程中,分組競賽學習激勵的做法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讓學生記憶詞句時,看那組學生積累的詞句多,在用詞句灶具上看哪組學生積累本上的詞語造句精當。
在課堂上看那個小組的學生能夠認真思考和積極發言,研討交流氣氛活躍,學優生對學困生幫助得好,使學困生進步幅度大。這樣,通過分組競賽學習,激勵全班學生,老師和班長對全班進行日評比、周總結,大力表彰有進步的小組和個人。
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使全班學生都有很大進步。
【第2句】:怎樣進行字詞教學
【第1句】:利用部首的形義關系記憶漢字。
首先教給學生幾個常見部首所表示的意義。口部之類:口字旁、舌字旁、言字旁、欠字旁。心部:心字底、豎心旁、變心底。目部:目字旁、見字旁。肉部之類:月肉旁、月肉底、斜肉旁、自字頭、頁字旁。手部之類、足部之類等等。
然后讓學生在識字中運用,如:教學牢字時,學生說:我是這樣記'牢’的:一個人像一頭牛一樣呆在房子里,這就是坐牢。
再如算:用眼和手打竹子做的算盤。捉:跨足又伸手。
躍:用足跳躍,敵人逃之夭夭。并:打開門并讓外面的人進屋。
【第2句】:利用形聲字的形聲關系識字。
有犬它是狼;有水它是浪;有女它是娘;有米它是糧。伸出手來支援;纏上絞絲太緩慢;冬來日出好溫暖。日出天就晴;張目是眼睛;如果有了米,吃了有精神。
【第3句】:采用猜謎語的方法
初學字詞如果采用生硬的說教,孩子們會不容易接受。比如:我在教六這個字時,我會說: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孩子們會說這是六,在教碧綠的碧時,我會說:王大媽,白皮膚,一坐坐在石頭上。孩子們會說這是碧,還有在教照耀的照時,我會說: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四口人,滴了四滴血。孩子們會說是照字。我發現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孩子們的識字量增加了,同時也覺得枯燥無味的字詞教學更有趣了。
【第4句】: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對字的部件進行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目的是指導學生利用學過的舊字來學習新字,降低識字的難度。如公+木=松,用加一加的辦法使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公、松兩個生字。這是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也需要老師去細心研讀教材才不會遺漏。
【第5句】:在日常教學中教,在日常生活中學
字詞教學應從低年級抓起。小學低年級段的識字,一個是教師在課堂上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如,利用字形的特點識記字(象形字),用交換部首法識記字(形聲字),利用偏旁進行歸類識字,用熟字帶生字等,但低年級學生獨立識字能力差,離開了課堂,對于學過的一些字,就會出現認錯,甚至是寫錯,所以另一個方法是教孩子們在生活中識字,如自己各科書本封皮上的字,街道上的廣告牌,商店的招牌,玩具的說明書,服裝的商標,有了生動活潑的具體識字環境,孩子們對識記的字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讀書,看報,看電視時也要教給孩子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孩子們不但記住字形而且能基本理解字義。
【第6句】:重視字詞教學的多種形式。例如詞的教學,其重要的任務是通過詞去把握概念與事物的聯系,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掌握詞語,其心理加工過程,更近于原型加工的方式。如家具,學生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床這個具體的實物,而不是家具的定義;鳥,學生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麻雀,而不是雞這個非典型的鳥。兒童常常是通過成人指出的最好的例子,或從原型中學習真實世界的概念的,所以,從學生對詞的心理加工的真實過程來看,使用原型進行加工,似乎要先于或優于詞語之間抽象的比較分析。另外,也可以通過假設檢驗的方法,對詞給予充分的認識。例如:椅子這個詞,列出哪些現象(如椅子是用來坐的,不同的椅子可能是不同身份的象征,不同的椅子適應于不同的工作,等等)能夠把這個詞所代表的概念與現實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椅子聯系起來;或者反過來,假設一些現象,讓學生去發現一個與這些現象相適合的概念,能夠滿足這個概念的詞都有哪些。以上是我在字詞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對大家
【第3句】: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從教以來我一直教小學語文,如何提高字詞教學有效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所說的字詞教學,不應該僅僅只是識字教學,而應該是貫穿各年段的語文教學之中,在識字、閱讀、習作中,都能體現字詞教學.課程標準中對字詞教學提出了多維目標要求,先是喜歡識字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養成主動識字的學習習慣,再是獨立識字的能力,理解詞句、積累詞句的能力,運用詞語表情達意的能力等等.字詞教學,體現的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教學.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最佳動力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有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不感興趣,就不想學習,即使勉強的學習也會感到是沉重的負擔.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成了提高字詞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段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能更好地,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在教學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下面談談我的一點淺見:【第1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最佳動力.日常生活是一個廣闊而充滿活力的學習漢字的天地,作為低年段的老師應鼓勵學生養成通過多途徑識字的良好習慣,課內教學引伸到課外,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漢字,從具體的情境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養成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在街道上,只要見到不認識的漢字,就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去自覺識字的習慣.所以我在教學中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識字,如街道上的廣告牌,商店的招牌,玩具的說明書,服裝的商標.在讀書,看電視時也要鼓勵學生識字,在具體的語境中,孩子們識字的印象會更深刻寫,不但記住字形而且能基本理解字義.對于自主識字的學生老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鼓勵,以點帶面,以便帶動其他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收集學生的識字成果,在班級創立一個展示平臺,兩周為一個周期以比賽的形式展示學生的成果.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舞臺,還激發了學生濃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成從不同渠道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第2句】:創設多樣化的字詞教學形式,體驗字詞學習的趣味性在現代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自我主動學習的愿望.教師在課堂上要轉變角色,積極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搭設平臺,創設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豐富字詞教學的課堂,讓學生體驗字詞學習的趣味性.【第1句】:游戲化學習掌握字詞.低年級語文字詞教學游戲化,可營造一種其樂融融氛圍,使學生在自然而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有益于開發孩子的智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如在教學中我們可通過找朋友、我來當小小醫生、字型小魔術、編字謎等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字詞,這游戲可根據所教授的課文內容或生字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去設計.如,在學習“碧”字的時候,可通過編字謎“王白坐在石頭”讓學生通過猜謎去識字、去記憶字形.對于形聲字、形近字的學習,可通過“找朋友”讓學生通過給生字找拼音朋友、詞語朋友、反義詞朋友、近義詞朋友、形近字朋友、同音字朋友,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在教學字形較繁瑣的生字時,可通過“字型小魔術”利用學生學過的漢字通過加、減、換、添一筆、減一筆等方法幫助學生記住生字的字形;而易讀錯、寫錯的字、多音字可讓學生來當小小醫生,進行判斷簡析,加深印象.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特點,或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創設出更多的幫助學生學習字詞的方法,提高字詞教學的有效性.【第2句】:運用評價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字詞.學生的成長其實是學生的自我主動成長,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節,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有效教育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搭設一個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評價平臺,促進其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主動成長.如在教學中可利用比賽、分小組學習、一幫一等形式,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相互幫扶的空間,再通過評比展示學習成果,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第3句】:抓住關鍵詞,體會字詞的表情達意在低年級字詞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學習了解字詞句意思的方法,在閱讀中理解、積累詞語.要想積累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是基礎,而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是了解課文中字詞句意思的基本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詞,即段落中的句子、句子中的詞、詞中的字,采用多種方法引導深入理解詞,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如:在教《翠鳥》這一課時,文中有一句“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老師將“蹬開”換成“離開”行嗎?為什么?通過聯系上下文讓學生明白“蹬開”比“離開”更加準確,更能體現翠鳥離開葦稈時的動作、神態、速度生動傳神描繪.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句子,在句子中理解詞,以至于字,既讀準了字音又了解了字義.這樣由詞到句,有句到段、到篇,層層深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句】:強化詞語學習、積累、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的字詞教學不能停留在字詞的意思理解水平上,還應體現在學生積累詞句的能力、運用詞語表情達意的能力的。
【第4句】:四年級上四字詞語復習課教學設計
《四字詞語的復習》教學案例 【第1句】:教學背景: 四字詞語是詞語教學中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語和非成語也叫固定詞組或自由詞組。
四字詞語也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它被大量運用說話、文章里。
對于中低段孩子來說四字詞語的學習和熟練運用可以提高孩子語言的運用能力,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課標要求第二學段學生累計識字2500個,其中會寫1600個,可見字詞教學對于中低段的孩子來說也尤為重要。 【第2句】:實施過程 片段一:創設情境 【第1句】:同學們這學期已接近尾聲,近期的復習任務也比較重,老師想給大家放個假,帶領大家一起去一個神秘的王國旅行,到了王國,除了旅行外,還要進行才藝比拼,有信心嗎?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將孩子的思想集中到課堂。
然后告訴他們要想到神秘的王國需要突破重重關卡,之后開始闖關。閱讀一段話發現問題,將其帶入正題!孩子們個個興趣高漲! 片段二:復習回顧 詞語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瑰寶。
這學期我們已學了不少成語,平常也積累了一些,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去歸類、整理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完成復習回顧部分。
大家可要努力啦!(小組內交流收集的四字詞語)同學們爭先恐后,都想表現自己。 片段三:歸類復習 教學活動1 走進詞語動物園 (1) 把動物請進四字詞語。
(2) 走進詞語植物園,欣賞圖片,說詞語。 (3) 上詞語數字島,填上數字。
看誰說得快! 教學活動2 我的發現 (1)分角色,學生齊讀以下五組四字詞語: 層林盡染 爭奇斗艷 瓜果飄香 五顏六色 百花齊放 鳥語花香 興高采烈 眉開眼笑 目瞪口呆 心花怒放 興高采烈 情不自禁 遠近聞名 爭先恐后 異口同聲 【第2句】:思考:你從這五組四字詞中發現了什么? 第一組:描寫秋天的四字詞語; 第二組:描寫花的四字詞語; 第三組:描寫人物神態的四字詞語; 第四組:描寫人物心情的四字詞語; 第五組:寫帶有反義詞的四字詞語。 教學活動3 實力大比拼 (1) 我會補充四字詞語。
(2)根據意思說四字詞語。 安排一個個闖關游戲,將枯燥的詞語復習課上的饒有興趣,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了知識,既輕松,又完成了任務。
片段【第4句】:運用 過渡語:學以致用,溫故而知新。成語來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學以致用才能讓我們祖國的文化發揚光大。
我們來完成一個練習,看看大家運用得怎么樣? 【第1句】:比較句子,說說哪句好,為什么? 風箏飛走了,我們很害怕,到處找呀、叫呀。我們都哭了,低著頭坐在田埂上。
風箏飛走了,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我們都哭了,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第2句】:運用四字詞把文章修改地更美。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我們來到郊外玩。
看到很多顏色的花,我們很想快點兒摘。正在這時,一只身上有黑、白兩色的蜜蜂飛來,我們很害怕都說不摘了,低著頭回家了。
【第3句】:交流匯報。 承接上邊的闖關游戲,將自己積累的,歸類的詞語加以運用。
既復習了詞語,又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后反思: 《四字詞語》是我嘗試的一堂詞語復習課。四字詞語包括成語和非成語,也叫固定詞組或自由詞組.四字詞組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
它被大量運用于說話、文章里。自由四字詞組不同于固定詞組,它們是可以隨意拆散,隨意組合的。
學生從平常交談和課文中接觸到許四字詞語,他們平時積累的四字詞語多,但是都很凌亂,我想把他們進行歸類,因此我有了上一堂成語復習課的想法。在上完這堂復習課之后,我對這節課認真做了反思: 【第1句】:注重復習方法的滲透和歸納 一堂復習課不可能讓學生牢牢掌握住四字詞語知識,與其一味強求量的落實,不如講求方法的指導。
學生只有掌握了它的一般規律,才可能在課外時間開展有效的復習,才可能有量上的實質提高。因此,我在《漫游四字詞語王國》這堂復習課中,著重教學生學會進行四字詞語的歸類,引導學生從歸納總結出含有反義詞的四字詞語、數字四字詞語、動物四字詞語,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框架,知道四字詞語的大致分類。
【第2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做對十道題更為重要。我也很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比如:“哪些同學知道這些成語呢?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不過在說之前老師有要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做到三到:眼到,要認真看;耳到,認真聽別人說;手到,把成語補充完整。
明白了沒有?也就是邊看,邊聽,邊寫。”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
【第3句】: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課堂上,我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因為老師激勵的話語,熱切的目光,課堂的生命,滋潤著孩子的心靈,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我就運用巧妙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使學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學習。課堂上,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就是一種啟動思維的“催化劑”,會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讓學生閃現出“我要學習,我要思考”的火花。
【第4句】:注重與生活的聯系 語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應該是生活中的語文,而不能脫離生活。這節復習課中,我也特別注意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我告訴學生:希望他們能當生活的有心人。
【第5句】:注重運用 在孩子知道。
【第5句】:怎樣有效地進行字詞教學
小學低年級是進行字詞教學的重要階段,字詞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閱讀情況,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提高字詞教學的實效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字詞學習的。正面示范。
學生大部分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如果一個字在最開始的時候寫錯了,想讓他們糾正過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管你糾正多少次,下次他寫的時候,還是按照那個錯誤的寫法來寫。
所以我們在一開始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教給學生每個字的正確寫法。例如:學生“已”、“己”不分的現象是很嚴重的,在教這兩個字的時候,我是這樣讓學生區分的:半出口的是“已”,不出口的是“己”。
學生在寫這兩個字的時候,我也注意觀察他們,是不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記憶和書寫的。我們老師平時在寫字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寫規范字,因為學生時時刻刻會觀察我們寫的字,如果我們都寫錯了,他們自然就跟著寫錯了。
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學生在平時容易寫錯的字都是有一定特點的,我們只要抓住這些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他們寫字的錯誤率就會低很多。
我們可以將學生容易寫錯的字分類進行教學,例如:形聲字容易混淆的,我們可以一組一組地出示,讓學生區分它們,找到它們的不同之處,重點指導。“較、交、絞、校”等幾個字,他們就是最容易出錯的。
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學生:“較”是“比較”的“較”,“交”是“交作業”的“交”,“絞”是“絞刑”的“絞”,“校”是“學校”的“校”。不僅僅是這樣用“換一換”的方法記憶這些生字,而且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熟記這些生字,知道它們的具體含義,他們在寫的時候,就不會總是出錯了。
及時鞏固。小學生記憶生字的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也快。
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這個特點,對學生進行鞏固教學。對于學過的生字,我們應該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復習,不能讓他們有“回生”的現象。
孩子在第一遍學習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個字的讀音和寫法,我們應該在以后的不斷復習中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讓他們在復習的時候,達到完全掌握的目的。鞏固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千萬不要就字認字,有些老師認為,只要孩子們認識了字就可以了,這樣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讓孩子把學到的生字運用到課文中,讓他們在讀韻文的過程中,熟記每個字的字音和字形,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明白每個字的具體含義。
加強描紅訓練。很多老師是不注重孩子的描紅練習的,他們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描紅的過程中,學生在一筆一筆地描紅中,不僅再一次加深對這個生字字形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認真和細心的態度。我們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語文能力。
如果學生可以在描紅的過程中,認真地寫每一個字,那么他們的寫字水平就會不斷提高。如果學生自己寫,可能不會留意字的筆畫和結構,但是在這樣的描紅中,他們就可以一點一點掌握字的結構特點,在以后寫字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個字的正確結構。
描紅可以培養學生的很多品質,我們應該重視的。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學習的效果才會好。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識字的時候,應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字詞。
例如:我們在學習“鳥”和“烏”這兩個字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寫錯,如果我們這樣說,學生就可以記憶很深刻的。“鳥”字里面的那個“點”就相當于鳥的眼睛,如果你不寫這個點,這只鳥就沒有眼睛了,它會多傷心啊!這樣說,孩子們在寫這個字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忘記寫這個點了。
還有我們在教學“鼠”字的時候,可以這樣:“鼠”的上面相當于老鼠的頭,“鼠”的下面相當于老鼠的四條腿,最后一筆相當于老鼠的尾巴。這樣說的時候,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記憶會非常深刻的。
在閱讀理解中咬文嚼字。字詞的教學,離不開課文的。
我們應該在課文中,加強學生對字詞含義的理解。在學習一篇課文的時候,我們應該抓住關鍵詞,對學生進行教學。
在課文中,我們應該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字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讓他們知道,不同的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時候,里面有“五光十色”這個詞,我們就應該結合課文,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五光十色”。
當學生理解了之后,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想想,我們身邊的什么事物也是“五光十色”的,讓他們用這個詞再說幾句話,這樣學生對這個詞的含義就真正理解了,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字詞的學習,如果僅僅靠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生的識字量是很有限的,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讓他們在生活中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生活中,到處都有漢字,孩子們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學習漢字。
例如:通過認識別人的名字來識字。很多孩子在認識生字的時候,都是離不開生活的,他們在平時學習生字的時候,我們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指導他們。
當他們在和小朋友交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他們:你問問這個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們的名字是怎么寫的,你可以讓這個小朋友教教你。這樣。
【第6句】:怎樣進行字詞教學
【第1句】:利用部首的形義關系記憶漢字。
首先教給學生幾個常見部首所表示的意義。口部之類:口字旁、舌字旁、言字旁、欠字旁。
心部:心字底、豎心旁、變心底。目部:目字旁、見字旁。
肉部之類:月肉旁、月肉底、斜肉旁、自字頭、頁字旁。手部之類、足部之類等等。
然后讓學生在識字中運用,如:教學牢字時,學生說:我是這樣記'牢’的:一個人像一頭牛一樣呆在房子里,這就是坐牢。再如算:用眼和手打竹子做的算盤。
捉:跨足又伸手。躍:用足跳躍,敵人逃之夭夭。
并:打開門并讓外面的人進屋。【第2句】:利用形聲字的形聲關系識字。
有犬它是狼;有水它是浪;有女它是娘;有米它是糧。伸出手來支援;纏上絞絲太緩慢;冬來日出好溫暖。
日出天就晴;張目是眼睛;如果有了米,吃了有精神。【第3句】: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初學字詞如果采用生硬的說教,孩子們會不容易接受。
比如:我在教六這個字時,我會說: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孩子們會說這是六,在教碧綠的碧時,我會說:王大媽,白皮膚,一坐坐在石頭上。
孩子們會說這是碧,還有在教照耀的照時,我會說: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四口人,滴了四滴血。孩子們會說是照字。
我發現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孩子們的識字量增加了,同時也覺得枯燥無味的字詞教學更有趣了。【第4句】: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對字的部件進行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目的是指導學生利用學過的舊字來學習新字,降低識字的難度。如公+木=松,用加一加的辦法使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公、松兩個生字。
這是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也需要老師去細心研讀教材才不會遺漏。【第5句】:在日常教學中教,在日常生活中學字詞教學應從低年級抓起。
小學低年級段的識字,一個是教師在課堂上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如,利用字形的特點識記字(象形字),用交換部首法識記字(形聲字),利用偏旁進行歸類識字,用熟字帶生字等,但低年級學生獨立識字能力差,離開了課堂,對于學過的一些字,就會出現認錯,甚至是寫錯,所以另一個方法是教孩子們在生活中識字,如自己各科書本封皮上的字,街道上的廣告牌,商店的招牌,玩具的說明書,服裝的商標,有了生動活潑的具體識字環境,孩子們對識記的字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讀書,看報,看電視時也要教給孩子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孩子們不但記住字形而且能基本理解字義。
【第6句】:重視字詞教學的多種形式。例如詞的教學,其重要的任務是通過詞去把握概念與事物的聯系,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掌握詞語,其心理加工過程,更近于原型加工的方式。如家具,學生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床這個具體的實物,而不是家具的定義;鳥,學生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麻雀,而不是雞這個非典型的鳥。
兒童常常是通過成人指出的最好的例子,或從原型中學習真實世界的概念的,所以,從學生對詞的心理加工的真實過程來看,使用原型進行加工,似乎要先于或優于詞語之間抽象的比較分析。另外,也可以通過假設檢驗的方法,對詞給予充分的認識。
例如:椅子這個詞,列出哪些現象(如椅子是用來坐的,不同的椅子可能是不同身份的象征,不同的椅子適應于不同的工作,等等)能夠把這個詞所代表的概念與現實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椅子聯系起來;或者反過來,假設一些現象,讓學生去發現一個與這些現象相適合的概念,能夠滿足這個概念的詞都有哪些。以上是我在字詞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