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聽覺的佳句
【第1句】: 【描寫觸覺,聽覺,視覺,嗅覺的段落要求300字以上,不要分開,
走過路邊的小攤,他的目光被一只棕色的小葫蘆吸引了.停下腳步,伸手拿起那個小葫蘆,很輕,上面是鏤空的花紋,是簡易的龍鳳圖,摸上去凹凸有致.葫蘆身上還有四個字“出入平安”,底部掛著十厘米左右的穗子,是個平安符.他有端詳了一會,拿到鼻子下嗅了嗅,很清香的樟木味道,很明顯是剛加工好不就的,那是原本的木頭味道,不摻加任何人造香料的味道.他很開心的拿在手里把玩,有清脆的鈴鐺聲傳出來,原來葫蘆里面是空的,兩個圓的葫蘆瓣中間是可以打開的,他小心的拔開,里面是一串小巧的鈴鐺,一搖動,發出動人清脆的聲響.他開心的買下了這個小葫蘆.。
【第2句】: 古詩詞中從嗅覺,聽覺,觸覺,角度進行描寫的句子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
雨本無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變大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方法。
銀瓶乍破水漿進,鐵騎突出刀槍鳴
以銀瓶乍破和鐵騎刀槍之聲,描繪視覺形象,引起人們的聽覺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力量。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余暉可感可觸、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涌”字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在夕陽紅光映照之下,白雪覆蓋的東山如銀濤涌出的奇麗景象。
【第3句】: 古詩文中有許多調動視覺和聽覺描寫風景之美的千古名句
1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李白《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4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7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本人比較喜歡的5首詩和3個名句。。。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