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古意盧照鄰 名句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唐初詩人,一生命途多舛,最后投水自盡,長于駢文的創作,詩作多以歌行體為主,意境清迥,被楊炯稱譽為“人間才杰”,代表作《長安古意》。
【第1句】: 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出自唐·盧照鄰《釋疾文并序》。行走一寸,就像走了千里;邁步咫尺,就像是翻山渡河。此喻指行動的艱難。
【第2句】: 百金孰為重,一諾良匪輕。
出自唐·盧照鄰《詠史》。白金怎么能夠說不重呢》但是與諾言相比,就顯得很輕了。
【第3句】: 下筆則煙飛云動,落紙則鸞回鳳驚。
出自唐·盧照鄰《釋疾文·粵若》。此乃以夸張修辭手法寫文采飛動的文章所顯現的奇特效果,其意在強調寫文章應該講究修辭,講究表達的藝術。
【第4句】: 懸日月于胸懷,挫風云于毫翰。
出自唐·盧照鄰《南陽公集序》。毫翰,指筆。此言作家應該心懷大志、胸襟闊大,文章要有豪氣與宏大的氣象。
【第5句】: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如果能夠像比目魚一樣的相親相愛,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能夠像鴛鴦一樣忠貞不渝,即便是神仙我也不羨慕。
【第6句】: 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
出自唐·盧照鄰《結客少年場行》。為報警而點燃的烽火就像月亮一樣照耀四野,拂曉戰氣如同虹氣懸于空中。
【第7句】: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一詩。所謂“比目”指的就是比目魚,傳說中多會成對并游。這句話大意為,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像比目魚一樣并游,即便是死我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愛的人能像鴛鴦一樣相互廝守,即便是做凡人我也不想去做神仙。在這句話中,作者流露出了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之意。
【第8句】: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揚子:指揚雄。揚雄的居所非常孤寂,他整日整年與一大堆書籍為伴。這是贊美揚雄不甘寂寞、勤奮苦讀的精神。這句話也表明人們要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就要甘于忍受寂寞、冷清的生活,不能貪圖享樂,不能追慕繁華。
【第9句】: 窮而思達,人之情也;卑而應高,物之理也。
出自唐·盧照鄰《同崔少監作雙槿樹賦》。窮,不得意。達,成功、得意。不得意時想著得意,這是人之常情;低處應和高山之音,這是事物的常理。此以低谷回音為喻,說明“人往高處走”、積極要求進步的合理性。
【第10句】: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陌:泛指道路。詎:同“豈”。樓閣上的仕女互相對望不知道對方是誰,在路上碰見相逢豈會知曉對方?《長安古意》這首長詩描繪了當時京都長安的現實生活場景。這兩句詩是說長安仕女如云以致對面相見也互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