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半途而廢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半途而廢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半途而廢 成語發音: bàn tú ér fèi 成語解釋: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成語繁體: 半途而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比喻做事有始無終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近義詞: 功虧一簣  有始無終  查看更多半途而廢的近義詞>> 反義詞: 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  查看更多半途而廢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如果就此請假回國,這里的事半途而廢,將來保舉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