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出處】唐·李白《勞勞亭》。
【意思翻譯】勞勞亭是古 人送別之所,詩人以勞勞亭為題,表達了人間離別之苦。開筆兩句因地 起意,破題而入,指出勞勞亭是令人傷心的地方,既而見柳條未綠,送 別時無枝可折,引起詩人奇思巧想,揮筆賦予春風以人的感情。春風深 知人間離別之苦,不愿看到折柳送別的場面,而故意不讓它發綠。這種 移情于景,托物言情的手法,正是詩人妙筆之所在。。
【全詩】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賞析】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一步,透過一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還不是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后兩句。在上兩句詩里,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已經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么話好講,沒有進一步盤旋的余地了。如果后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過筆鋒,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