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出處】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意思翻譯】琴聲忽縱忽收,就象空山中的鳥群散而復聚; 琴聲低沉時好似烏 云蔽天; 琴聲清朗又如同晴天日出。嘶啞幽咽的曲調,若深夜中離群 的雛燕在酸楚地哀鳴。嘶酸的音調,正是胡兒戀母聲的繼續。借用有形 的事物,來比喻無形的聲音,想象豐富,奇特,大膽,將紛呈的音樂形 象具體而生動地再現出來,反映出董大彈琴技藝的高超、絕妙。
【全詩】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唐].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凈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珠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邊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賞析】
直到“幽音”以下四句,詩人才從正面描寫琴聲,而且運用了許 多形象的比喻?!坝囊簟笔巧畛恋囊?,但一經變調,就忽然“飄灑”起 來。忽而像“長風吹林”,忽而像雨打屋瓦,忽而像掃過樹梢的泉水 颯颯而下,忽而像野鹿跑到堂下發出呦呦的鳴聲。輕快悠揚,變幻 無窮,怎不使聽者心醉入迷呢?
這一段,詩人洋洋灑灑,酣暢淋漓,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董大彈奏 《胡笳弄》的情景。由于董大爐火純青的技藝,蔡女“十八拍”豐富的 琴韻得到充分的體現。詩人對董大的贊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最 后四句,是“兼寄房給事”的。唐朝帝都長安,皇宮面南坐北,禁中左 右兩掖分別為門下、中書兩省。“鳳凰池”指的是中書省,青瑣門是 門下省的闕門。給事中正是門下省之要職。詩沒有提人而人在其 中,而且暗示其密邇宮廷,官位令人羨艷。最后,詩以贊語作結。房 琯不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脫略。這樣的高人,正日夜盼望著 你抱琴而去呢!這里也暗示董庭蘭得遇知音,可幸可羨。而李頎對 董彈《胡笳弄》的欣賞,以及所作的傳神的描摹,自然也非知音莫 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