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陽。”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陽。
【出處】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意思翻譯】二月里黃鸝在上林飛翔歌吟,拂曉時紫禁城春濃樹木陰陰。
【全詩】
《贈闕下裴舍人》
.[唐].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陽。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
【注釋】 ①闕下: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處。②上林:即上林苑。漢武帝時根據日苑擴充修建的御苑。周圍二百多里,苑內放養禽獸,供皇帝射獵,并建宮、觀、館數十處。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界。此處泛指宮苑。③長樂:即長樂宮。西漢主要宮殿之一,在長安城內。這里借指唐代長安的宮殿。龍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個小湖,后王邸改為興慶宮,玄宗常在此聽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④華簪:古人戴帽,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連帽穿結于發髻上。有裝飾的簪,就是華簪。
【賞析】
前兩聯并未切入正題,像不經意地描繪了一幅艷麗的宮苑春景圖:早 春二月,上林苑里黃鸝成群飛鳴;紫禁城中春意盎然,樹木蔥蘢,淡淡春 陰。長樂宮的鐘聲緩緩,龍池邊千萬株楊柳蒼翠欲滴。實際上這四句寫 的都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詩人的目的是在“景語”中烘托出裴舍人的 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隨御輦,侍從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員看不 到的宮苑景色。雖沒有一個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句句都在恭維裴舍人, 為后四句請求其引薦,留下了伏筆又不露痕跡,可見手法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