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出處】唐·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意思翻譯】 松林間明月朗照,生出夜晚 的涼意,松風和泉水清幽的聲音全能聽 到。生:生發,產生。寫出了山 中的月夜,涼美怡人。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山林月夜涼 爽幽靜,風聲水聲等交響悅耳。[例]四 周群山如墨,近處松濤、竹韻、水聲隱約 可聞。“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正是 今夜月色的寫照。(皓如《獅山箋》)
【全詩】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注釋】 ①暝:昏暗的樣子。②煙鳥:暮煙中的歸鳥。③蘿徑:蘿是蔓延的藤。徑,就是小路。
【全詩鑒賞】
此詩的中心在一“期” 字。詩人夜宿僧舍等待友人,只看到時間一刻刻的過去,而所期待的人,終不見來。與人相約,久等不至,不免有些心生惆悵,然而詩人等待友人不至,并不心焦,并不抱怨,還自抱琴耐心靜候,這是多么的閑適呵!
詩人開篇就寫傍晚,是顧到題目的 “宿” 字。“松月”、“風泉” 是寫在將晚時所見所聞的風景。再用 “歸樵”、“棲鳥”,時間又進一層,并以此陪襯丁大。用一 “欲” 字,猶有未盡歸意,還是希望他能如期而來,結果還是相信他“期宿來”,所以仍舊抱琴去等。不明言不來,而不來的意思已寫得十分透徹了。
這首詩可與 《尋西山隱者不遇》 那一首相對照,尋而不遇,仍然得盡其興;期而不至,也是自得其樂。《尋西山隱者不遇》 詩中 “何必待之子”,是不遇之后自慰的話; 本詩中 “之子期宿來”,是不來之前自信的話。兩者都脫盡火氣,一點不露抱怨聲,可見詩人閑靜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