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出處】唐·劉禹錫《蜀先主廟》。
【意思翻譯】 蜀國先主劉備英雄氣概充塞天地,千秋之后仍豪氣凜凜令人敬肅不已。
【全詩】
《蜀先主廟》
.[唐].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全詩賞析】
這首詩是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夔州瞻仰了蜀先主劉備的祠廟后作。詩意既頌揚了劉備的雄才大略,建立蜀國的歷史功績; 也批判了劉禪的平庸無能,終至國亡家破。詩題雖標明是 《蜀先主廟》,但內容并未提涉到廟,而是以略景重情的手法,評論蜀國興衰成敗的原因,發揮個人的感慨。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其結構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前兩聯著力推崇劉備創業的功績; 第二層后兩聯批判劉禪的無能與無恥。首聯以“天下英雄氣”肯定劉備是氣薄云霄的英雄人物,雖歷千秋萬載,仍使人感到凜凜如生。頷聯承受“天下英雄氣”的意旨,暢書劉備建立蜀國,與魏、吳三分天下“勢分三足鼎”的杰出功績,緊接著更進一層“業復五銖錢”,即只有恢復漢室才是劉備的最高理想。為什么劉備能取得這樣的豐功偉績呢?詩人在頸聯筆力一轉,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得相能開國”,贊譽劉備有識人之明,得到諸葛亮的輔佐,君臣同心協力建立了蜀國。但結果是劉備不但恢復漢室的大志未酬,連蜀國基業也被滅亡,這又是什么原因呢?詩人筆鋒再一轉,“生兒不象賢”,蜀國江山是斷送在平庸無能的后主劉禪手中。如果說“得相能開國”是創業的經驗,“生兒不象賢”則是亡國的教訓。詩人以一反一正的對比手法,吟出了感慨的心聲。尾聯“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詩人以含蓄、蒼涼的用筆,從側面寫出亡國之君在迢迢千里外欣賞故里亡國之音,這是多么凄涼又辛辣的諷刺! 然而劉禪卻厚顏無恥“樂不思蜀”,像劉禪這種毫無氣節、昏憒無能的人掌國,無怪乎蜀國非亡不可。
總的來說,這首詩用意鮮明、脈絡分明、結構緊湊、用字簡練、跌蕩曲折,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